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3.
肖川 《辽宁教育》2007,(9):17-18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对学生毫不吝啬我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4.
打造教育的亲和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就是对学生毫不吝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就是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的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耐心地等待,就是对学生毫不吝啬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就是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肖川 《青年教师》2007,(7):49-50
教育的亲和力,就是学校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能够带给教师和学生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之中。从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而言,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浸润心田,就是循循善诱,就是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  相似文献   

7.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所以,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幸福。而幸福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幸福,让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享受到幸福,同时也让施教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要努力创造幸福资源,使我们的教育充满幸福感。而课程则恰恰是通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师生间的连接体。教师通过课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课程而走向幸福。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育中实现幸福,关键是是否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奥秘是藏在教师的评价里的。数学较其他学科丽言.更注重理性思考.若数学教师的评价语言干涩乏味.那么对严谨的数学课堂无疑就是雪上加霜。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充满感性的年龄段.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能在课堂评价语青上多做些努力与突破.让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谈谈教师的语言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学生随意而发的语言,我们教师不能随意处理,教师要合理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思路,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用充满智慧和灵活多变的语言,学生才会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语言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善于用自己的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进行积极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奥秘是藏在教师的评价里。”我笃信这点。数学科较其它学科来说,它更注重理性思考,若数学教师的评价语言干涩乏味,那么对严谨的数学课堂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而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他们不同于成年人,正处在充满感性的年龄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在课堂评价语言上多做些努力与突破,让教师充满魅力评价语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飞扬。如何让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笔者略作如下归类,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规范地运用评价语言,对优化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13.
苗晓丽 《教书育人》2013,(12):21-22
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世界,教师就是诗人、作家,表达出来的语言都是优美动听的,能够加倍地传情达意。但是,学校中会有部分学生不仅文化课成绩落后,在行为方面、审美情趣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有的学生对教师甚至口吐脏话,对学校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嗤之以鼻。从小养成冷漠、自私、任性等性格。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他们进行美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更多和更好的情感世界,让课堂到处充满着情商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徐秀清 《教师》2015,(9):2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刚刚进入校园学习的小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熟练的课堂语言传授小学生文化知识,会很快地将他们带入学习当中.现今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众多教育工作者还在努力探索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难免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语言活力不足,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帮助小学生运用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从心底热爱这门学科,让语文课堂充满欢乐,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我们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教师批评的语言对批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批评的语言既充满教育智慧,又体现人文关怀。一、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批评的语言一定要言之有情、言之有爱,像春雨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听后能从中体会到教师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教师批评的语言对批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批评的语言既充满教育智慧,又体现人文关怀。一、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批评的语言一定要言之有情、言之有爱,像春雨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听后能从中体...  相似文献   

17.
袁莉 《新疆教育》2012,(16):198-198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幽默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人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体态表现,诸如表情、手势、眼色、姿态等。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会感染学生,教师丰富而有个人特色的体态语言,不仅给学生以外在美的观感,而且能有效的表达教师丰富而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魅力,有力的吸引和感染学生。体态语言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我们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课堂评价性语言,能够使用充满了艺术性的语言提高课堂评价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能够使用充满了客观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了学习语文的活力。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感情,从而认真地进行语文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20.
肖安  龙劲 《教师》2010,(5):79-81
作为英语教师,在每天的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语言生动、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阅读文章.研究它们.使这些阅读材料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应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建议各位英语教师从阅读技巧、阅读动机、阅读中的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来丰富自己的阅读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