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校文化的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实现其隐性的教育价值,一方面要按照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学校文化的建设规划,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中的养成。也就是说,既要重视宏观上的学校文化建设,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养成过程。养成,既是指学校文化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校文化的积淀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具有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并使之形成一定的理想、信仰、道德和行为方式的功能。目前,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崇,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厘清,操作层面也还有一定的偏差。文章作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关注学校文化的设计和规划、关注学校文化的载体更要关注学校文化软环境的支撑。学校管理者在践行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面对纷繁的社会文化要认真的进行选择、提炼、积淀和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培育和丰满学校的特色文化,才能生成和丰盈学校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不同层次的需要为班级文化建设进行针对性活动提供了依据。班级文化能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和塑造班级学生。小学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建构小学班级文化,从而使班级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需要理论指出,文化是一种功能,是满足人需求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支柱,价值观是他们的精神依托和慰藉,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基于文化需要理论关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构建适宜的校园文化,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终极信仰,并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5.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需要理论指出,文化是一种功能,是满足人需求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支柱,价值观是他们的精神依托和慰藉,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基于文化需要理论关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构建适宜的校园文化,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更有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终极信仰,并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6.
新乡是豫北现代工农业中心与文化重镇,对新乡农村宗教信仰的研究,特别需要置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展开。新时期新乡农村宗教信仰人数剧增,并显示三个突出特征:一是信仰上的多元性和不均衡性,民间宗教广为传布,佛教、道教相对萎缩,伊斯兰教、天主教相对稳定,基督教一元独大;二是家庭式的传承性和空间分布上的地域性;三是结构上的"三多"使农村宗教信仰缺乏高级宗教的品质,不具有动机上的纯洁性,世俗功利性明显。新乡宗教信仰在新形势下,将会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说:"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决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烦嚣尘世而不悲、不畏、不俗、不谄。"相信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读书,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更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格言:拉远教育的长镜头,寻找本源,追寻梦想。把最美妙的种子,播在童年的岁月里,我相信,这些种子里强烈的信仰。我期待,奇迹会发生!——改自梭罗《种子的信仰》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当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徐冬梅老师的"亲近母语"纷纷将儿童的阅读活动不断推入我们的视野时,倪校长便带领着实小的语文团队展开了思索和探寻。如何扎实地推进好阅读的文化建设?如何让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文化育人为核心,以团队建设为依托,对引导广大师生成为"四个自信"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尚品行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反映的是班集体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同。信仰、信念、道德水准的判断方式等。要塑造高尚的品行就要注重下述三方面的建设与养成。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但不一定会拥有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因为学校的文化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学校的所有人有意识、多层次的建设。这些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努力在物质的、制度的、课程的和精神的等文化方面凸现出"美""善""好""上"等更理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造就人",对于班级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学习单位来说也一样。本文就班级隐性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一、班主任在营造隐性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题,需要不断挖掘、研究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片面理解,认为把班级布置得漂亮就可以了。窗明几净的教室固然漂亮,但那只是显性的环境文化建设。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品格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基础,其应然的理论依据在于高校课程建设性质的界定.文章从文化活动、教育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学术活动的视角,层层剖析高校课程建设本质上是学术活动的内涵;尤其是"四种活动"分别具有的灵魂地位、主干地位、枢纽地位和先导地位,使"以人为本"、"学术奠基"的文化品格,因为"适应市场"的文化品格成为题中之义,而更完整、更富生机和活力,建设主体应自觉地预规之.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师德"。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研究的问题。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道德的发展,师德建设既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制定具体措施,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或崇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信仰的民族犹如行尸走肉。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是人类历史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培养和不断强化。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文章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我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公寓,是学生共同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开展人际交往、锻炼自我的重要之地,是思想自由交流、相互影响的良好平台。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强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泽元  王开升 《教育研究》2021,42(3):149-159
师德是我国文化语境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话语,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才能够展开其应有的范畴,构建师德养成之道.在我国传统文化视野中,师德养成的本质是教师的自我立德树人,是一种"为己之学",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最大的师德所在.通过对"德"的文化发掘,可以发现师德之"德"应该由教师的道德转向教师的"德性",师德的养成要高扬本真自我的德性价值,让教师在日常实践和伦常关系中以身体道,通过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自我统整、诗意栖居而涵养自身的知识之道、人生之道和价值之道.指向德性的师德养成之路让教师能够无违本心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高校事业发展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作用.文章阐述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安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四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高校安全...  相似文献   

19.
邯郸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这座城市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毂梁传>中,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形成了灿烂的赵文化,产生了许多成语典故和美好的传说,如"黄梁梦"、"将相和"、"完璧归赵"、"毛遂自荐"、"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邯郸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挖掘、整理历史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功在当今、惠及子孙的事业.需要有一批热爱邯郸和邯郸历史文化的人矢志不渝地探索和不畏艰辛地付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小学的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学校综合资源的优化,更应重视先进而科学的学校文化的引领。学校的文化固生于学校所在之社会和特定的学校,更充盈于特定学校的教育实践。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特定学校的理念和信仰,也都反映特定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行规则,同时也是特定学校中潜移默化、学校成员心照不宣之价值体系。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的栖身之所,是学校运作的润滑剂,是形成特定学校质量的土壤。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舞台,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必备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