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美学的语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最初的接纳期,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融合期,始终是在西方语境下发展的,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学大讨论中其学科体系才真正确立.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应该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这种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而建构起来的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既是西方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亲和力的美学形态.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为指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实践美学流派.实践美学的缺点和不足告诉我们,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伦理型、直觉感悟整体性、天人合一和谐性的特色,吸取西方美学的美真统一科学型、理性分析逻辑性、天人相分二元性的优长,克服它们的不足和缺点,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新实践美学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与中国人的“互倚型自我”。前者的主要特征是理性、自由和个体性,后者的主要特征是依赖他人。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审美兴趣乃是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详细描述和评论西方美学史作为独立型自我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吸取西方美学思想之精华,亦即对独立型自我的尊重,以充实我们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西方美学”主要是指欧洲各国以及美国、俄国的美学。美学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始 ,到 175 0年由“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用“Aesthetica”这一名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再到之后的歌德、康德、席勒直至黑格尔这一美学的集大成者 ,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而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的美学观点和见解更是层出不穷 ,丰富多彩。其中部分美学思想蕴涵的教育思想也是颇值得探讨的。   (一 )个性教育思想  西方美学史上盛行于 11至 14世纪的经院美学后期 ,有一位著名的奥古斯丁主义者邓斯·斯各特 ,他在自己的美学思想中提出了“此一性”这个概念 …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社会中,西方美学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再现”美学,而这背后是文化与历史的支撑,其包含两个阶段———“模仿”与狭义“再现”。而到了现代,主要表征为一种广义“表现”潮流。再现到表现的转变,有其文化与历史的动因,并且这种转变展望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和谐美,它是一种更高层次表现与再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同时也是一种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音乐艺术是人类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文化特色。中西方的音乐艺术由于受到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历史、社会背景、文化趋向的影响,使得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音乐美学特征。也正因如此,中西方的音乐美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中西方音乐的美学特征,对比研究两者在美学特征以及文学思想上的差异,并提出了如何发展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的思路,在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要注意引用与借鉴西方音乐美学特征来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西方现代学术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方法,中国现代学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格局和风貌。由于受西方现代学术的影响过于深重,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学术语境的倒错和中国学术话语的丧失。这个负面的影响在今天已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说在学术与政治过于密切的时代中,主要牺牲的是“学术本身的独立性”,那么在学术环境相对自由或半自律的状态中,如果没有一种独立的中国学术语境和话语,那么它在理论实践中必然要牺牲掉“中国学术的学术独立性”。一种中国学术的“学术独立”是如何可能的,就是对现代中国学术理念及其精神的真正继承和发扬光大。在《澄明美学》中提出的“非主流美学”观念及其研究方法,就是在中国美学领域中从事“当代学术独立”和“中国美学学术独立”的一种双重试验。  相似文献   

7.
回眸自王国维以来的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神学美学的叙述在三次美学热中的缺席耐人寻味。通过对百年汉语美学历程的反思与追溯,初步揭示神学美学在汉语学界缺席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困境,进一步探讨神学美学在当今汉语美学语境中生成的现实与前景,并认为神学美学将会成为汉语美学叙事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美学受儒家诗教的影响,总是把审美与道德纠缠在一起。20世纪上半地,中国学从西方引进美学,形成了支撑美学学科的独立原则:“超功利性”和“形象的直觉”。这两个原则不仅支撑了中国独立的美学学科,把美从道德的纠缠下解放出来,而且承担了新化运动“借思想化以解决问题”的启蒙使命。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与西方美学的后现代主义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美学由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过程中,海德格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标志着现代美学的完成和后现代美学的开始。正因为如此,美学的后现代主义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以更为激进的方式扭转了现代精神价值,把人类的思想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并以此形成后现代时期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普遍倾向,从而确定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美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严格讲,这里所谓当代美学,只是一个设定概念,其内容主要指当代西方美学。何以如此,原因有二:就目前而言,尚未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美学形态,国际美学的中心仍在西方。其二,东方美学特别是中国美学,并不缺少与西方美学并驾齐驱的范畴和体系,但是,至今我们对这个古老的美学形态的挖掘、研究十分不够,我们还拿不出真正的吞吐世界文化精华的当代美学贡献于世界。因此,当我们尝试描述当代美学的基本走向时,不得不把着重点放在当代西方美学上面。当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思潮迭起,各领风骚,标新立异。用(?)·提基拉的话说,就是“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因此把握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众多流派的基本走向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西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就在它与人之间的现实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形成美学第一定律。不能确认或否认这个美学第一定律,构成了西方现代美学的最大失误。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精神中的主要构成部分。西方文明基本价值体系的构建,也是基于基督教精神。可见,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领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西方音乐美学。因为基督教文化是西方音乐美学创作的源泉,奠定了西方音乐的审美意象,是西方音乐发生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英 《文教资料》2006,(31):155-156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和提倡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追述这一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来龙去脉。同时简述它在中国理论界引起的论争。由此认为美学可以在形而上的层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言释义学不仅是现代西方美学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倾向,也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西方美学的语言释义学是依据本身的发展规律及方向由古代、近代向现代发展的。其不同阶段的演进是在特定的整体文化背景下,由其内在逻辑结构所制约,在其发展动力推动下完成的.语言释义学随着科学文化的革命不仅推动了西方美学由近代向现代的巨大历史转折,而且成为其根本的思想倾向和显著标志,并体现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基本精神,其在本本论、方法论上的革命已影响到当代西方文化的一切方面,并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得到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参照系,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必然的结论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不能象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以艺术生产论否定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色就在于,发扬中国“向内求善”审美观念的长处,充分发挥审美和艺术的以情动人,美善结合,整体中和的特点,避免片面性,全面推动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术”与“美学”等词从内涵模糊、外延交错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过程正是汉语语境中羡学视野的现代确立过程;也是从美学的观念引进到学科对象与方法的成型再到方法多元化的论域成熟的过程。具体来说是王国雏、蔡元培、宗白华、朱光潜等学者建构哲学美学、社会美学、艺术美学与心理羡学等维度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关学视野。  相似文献   

17.
邹玲平 《教师》2010,(2):124-125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美学观。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美学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方美学固守人类中心主义,力倡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恶化,美学也因此渐入困境。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和人的关系,自古重视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推崇和肯定,也承载了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刚美”就是一种刚烈、劲健之美。通过对“酒神精神”这一西方美学范畴的历史渊源、基本审美特质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可以看出“酒神精神”这种强力意志实际上表现了一种高亢昂扬的矛盾冲突的美,它要求进取、奋发和超越,显示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精神意志与审美客体剧烈冲突,并力求通过这种冲突而通向更高的审美境界,从而体现了西方美学的刚美意韵,因此,“酒神精神”概念就是一个刚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对西方传统美学之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攻击,是现代美学反传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英美分析派美学产生的外律性表现为社会动荡、自然科学革命冲击与诸种文化交汇;自律性则表现为,对现代派艺术作出理论反应和对传统美学否定中的继承。关于“美”、“开放概念”、“艺术消亡”三个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分析派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人学”是周作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及散文创作的思想基础。西方“人学”观念以翻译形式进入中国,脱离原来的文化语境后,便受制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众多的研究者都将周作人提倡的“人学”定位于对西方“人学”的回应。但在非西方的文化语境中谈论西方“人学”,必定会是一种中国式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