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文阐释了著名诗人余光中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构想——在“中国诗的现代化之后,进入现代诗的中国化”,前者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逻辑起点,后者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归宿,并进而分析了余光中诗论中有关“现代诗的中国化”的特征、途径、步骤及其诗人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是当今中国的先进化,该化之所以先进,是因为有三大化资源作支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是发展该先进化的自身资源;五四以来长期形成的革命化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有效的资源;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化成果则是实现该化优化结构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从理论层面把对“三个为什么”的理解引向深入,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完整准确把握“四个为什么”及其内在关联指明方向。基于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追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确有必要。文本指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大有用武之地;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中国化;因为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时代化;还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坚定信奉者和忠诚实践者。全面分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原因,需从以上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开拓者,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伟大任务。毛泽东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榜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艰辛探索,讲了很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新话。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对于我们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结论。“五个必由之路”坚持战略思维,在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中系统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辩证思维,在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系统思考和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坚持系统思维,在明晰内在逻辑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套设备”;坚持历史思维,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五个必由之路”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研和培训的校本化,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师资队伍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校正在创办以自主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我们以现代教育思想和二期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从学校实施自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自动以来,就处于两难困境之中,在世界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现代化又共时态面临着三对矛盾、先发与后发、现代与后现代、世界一体化与民族化,要走出两难困境,消解矛盾,就必须具备世界视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双重超越”;纵向上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横向上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社会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8.
“化”的误区有三:一曰自误;二曰他误;三曰自误加他误。“化”的涵义有三:一是编辑既是编辑学学者,又是他学科学者;二是编辑只有学者素养“量”的加深,而不应是“质”的擅变;三是编辑对此事应享有一定的权威。为人作嫁,自己“已婚”,方可服人。“化”的目标,就总体讲,既非一个“点”,也非一条“线”,而应是一个“圆”。化要因时代而异、因职守而异、因任职资格而异、因人而异。化的目标,实际是从业的起点、功业的标尺、敬业的精神、竟业的理想。表现于“两才”和“两力”,即肚才、口才、眼力、手(笔)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教育必须把国家的利益作为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利益;政府必须坚持教育利益的“国民化”,而不是以狭隘的体制性利益、地方性利益、本位性利益或利己性利益为目的,去引导、举办、管理教育。高教办学体制多元化是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的必然抉择。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要大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的体制压力,并为此支付出巨额的体制成本。明智的政府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有力的手,但是坚持对民办教育实行体制性歧视的政策,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阻力了。只有牢牢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制度。没有这个关键前提。就不可能有一个前瞻性、全局性的、公平和谐的真正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现代教育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狐狸丑化与妖化描写,特别是唐朝之后,狐狸被描写成蛊惑人心、引诱男女、破坏道德伦理的妖魔鬼怪。狐狸妖化描写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强烈宗教精神的传统儒学思想和道教观念对人性道德的影响;唐以后佛、道相互诬蔑和相互争斗的推动;对胡佛的嘲弄;唐代文艺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