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教具装置图本教具可分为两大部分:图1为光线部分,图2为成像部分。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利用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使光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形象化、简单化,光线清晰可见,探究成像规律更为科学、生动和有趣,并在光的色散等演示实验中突破条件限制。本教具具有功能强大、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等特点,能完成现有初中物理所有的光学演示实验。(2)用途本教具可完成光的色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  相似文献   

2.
1仪器装置图(见图1) 2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 ①本演示器既能演示金属的线膨胀现象,又能演示许多非金属固体线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3.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仪器特点及用途 特点:此教具不受风向限制,在风向变化时仍能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结构相对简单,风能利用率高,起动所需的风速低,利于推广。用途:演示利用自然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4.
月相演示仪     
(1)装置图(如图1) (2)特点和用途 在教学中可以直观、快速地演示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情况。在六年级《月相变化》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照演示可以容易地记录下一个月的月相。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使用本教具能大大降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5.
2仪器特点及用途2.1特点①利用光具座改进而成,仍可作为光具座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②各部件可拼装组合,便于讲述照相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③能快速成像,把知识原理与科学应用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实施“STS”教育。  相似文献   

6.
1教具装置图(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①本教具合理应用光学原理,可以演示三种色光的任意合成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一节,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利用光具座,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片、光屏及蜡烛等一套装置来完成的。实验中学生只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或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如果用此套装置观察人、茶杯、房屋、树木、汽车等就比较困难了。此装置只能放在桌子上,使用起来,显得不太方便。而且只实验点燃的蜡烛成像情况,对于学生深入透彻理解凸透镜成像有欠佳之处。因为学生通过直接利用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少,缺乏较多的实验感性知识。为了弥补这个实验的不足,我做了一个简易的…  相似文献   

8.
1 教具装置图(图1) 2 特点和用途 (1)特点 ①直观性强。通过教具的演示,氨基酸缩合的抽象过程变得直观,各个细节也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9.
2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 ①用高亮发光二极管模拟血液循环,演示效果在白天教学中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2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1)特点 ①解决了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且不利于观察的问题;解决了立体空间像点和对应物点关于镜面的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手摇发电机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 能清楚地演示发电的原理,感受到人力转换成电力的过程;知识性、趣味性强;易改,易修,易于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1)特点和用途 ①通过伸缩尺的不同组合,可以演示两线平行、垂直。  相似文献   

13.
“光具座”在中、小学实验室里尚属贵重仪器,配备很少。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光具座”。用这种“简易光具座”完全能满足初中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和分组实验的需要。若用在小学自然第五册11课“凸透镜”的教学中,可完成放大镜、凸透镜成像和作业第2题的教学,较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它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物、透镜、光屏三者必在同一直线上,透镜和光屏保持平行的难题,使操作简单方便。由于有清晰的刻度,又大大提高了实验中不同情况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估计带来的模糊不清。现将具体制作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特点和用途 (1)特点 该模型能从空间上形象地表示氨基酸分子结构的通式,同时还能演示两个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过程。演示现象科学、生动和有趣,使学生容易掌握课本重点难点知识。  相似文献   

15.
1教具装置图(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通过对比,能直观地演示出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使用遥控器可以控制实验面板平稳地升降,使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可靠。(2)用途本教具可用于演示:①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②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相似文献   

16.
1教具装置图(图1) 2特点和用途 该仪器利用物理天平加以改装,就能定量地演示库伦定律。 3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7.
1教具装置图(图1)(1)主件电子发声罐、短橡皮筋(分组实验用)(如图2)。(2)附件有源音箱、三脚架、音频线、长橡皮筋(演示实验用),如图3。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结构简单,制作方便。②操作简便,主体部分既是教具又是学具,与课堂的结合度高,利于教师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1教具装置(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本教具利用“丁达尔现象”,解决了物理光学实验中白天光路不明显的问题。在普通教室环境下即可演示:  相似文献   

19.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①本教具采用低压电源,因而在使用中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②能直观形象地演示跨步电压触电的原理。 ③取材容易、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④操作简便、可见度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①特点 装置透明,实验现象清晰、安全环保、一件教具多种用途、取材广泛、制作简便、操作容易、易于推广,可以实现半自动化连续电解。通过这件教具的实验演示,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的气泡、阴极区溶液颜色的变化等现象,解决了传统电解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