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专家说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许多教师都认为作为阅读教学"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山脚没有绚丽的风光,第一课时挖掘不出亮点,不太容易出彩.大凡公开课、比武课没人选上第一课时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其实如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所说:"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笔者以为只要教师在题眼、文眼两方面下足功夫,第一课时还是有"潜彩"可挖的.  相似文献   

2.
王红娣 《成才之路》2014,(35):13-13
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抓好朗读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朗读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及朗读训练的主要方式进行探讨。曾几何时,语文教师在无形中达成了一个共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没有意思,公开课不讲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真的很难出彩吗?高林生老师曾经说过"第一课时要抓好字词教学,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深入阅读的准备阶段,上好第一课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第一课时怎样才能上得精彩呢?我认为要注重"三读",即读正确、读框架、读思考。1.读正确。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因为第一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利用校本培训时间重温了新课标,感触颇深.现就课标中阐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理念,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困惑: 工作以来,只要稍稍聚焦一下阅读教学,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各类竞赛课、展示课,甚至名师的观摩课都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但凡语文教师都特别青睐第二课时.有人把语文教学第一、二、三课时分别说成是山脚、山腰和山顶.而语文课上,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第一课时,才能为后面的精读课文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课时堪称阅读教学的"山脚".但因为是"山脚",它关注的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当下阅读教学并不为教师们所重视,成为了阅读教学被遗忘的角落。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注重情境创设,激发阅读期待;准确定位目标,夯实能力训练;重点侧重不同,引发异样精彩;强化规律总结,提升写字效益四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铺好"第一课时"这块垫脚石。  相似文献   

7.
不知何时开始,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怪现象":语文教师上公开课,总对第二课时情有独钟,挖空心思在第二课时上求新求异,忽略了第一课时的亮丽风采。第一课时似乎被淹没在课改的浪潮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只有矗立在风中想你噎噎”用此歌词来形容目前小语老师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处理、态度与感受一点不为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常常被老师们有意无意地逼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只要留心第一课时,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彩.那么随堂课中的第一课时就更不用说了,要么蜻蜓点水应付了事;要么错位越位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细细回味近年来我所教、所听过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包括展示课、研讨课、参赛课),总觉得当前的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存在着许多教学不到位与越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教学如同登山,而第一课时的教学则宛如驻足于山下。由于山下景色不及风光无限的险峰,很多教师常常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相对于第二课时的个性教学而言,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因而常常忽略对第一课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导致第一课时的教学千篇一律。1.多次朗读,兴趣不浓第一课时的教学介于预习初步感知和第二课时精读品悟之间,对于学生已经没有任何的新鲜感,更没有第二课时所带来的深刻体验,加之教师对于第一课时完成"保底工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愿意用第一课时做公开课,因为第一课时基本上都是围绕字词训练展开,难以出彩,很难获得成功。走进常态课堂,第一课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教改中一线教师探讨研究较多的课题。实践中,笔者感到,要走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低效的困惑,就必须回归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本义,遵循阅读活动规律,顺学而导,摒弃诸多偏离本义、花俏无益的教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听过不少观摩课、比赛课,但这些课中以阅读教学第二课时内容居多,鲜见第一课时。原因是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很难“出彩”,更难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水平,自然而然,第二课时就成了公开课、比赛课的首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第一课时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过程,没有打好基础,何谈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入探究?近年来,许多专家、名师对如何上好第一课时进行了一些探讨引领,在一些大赛活动上,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第一课时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经常被大家所忽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此,第一课时教学中出现了"僵化""越位"和"错位"的尴尬局面,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失去应有的重视,甚至窒息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对此通过课题研究,大胆为"第一课时"教学摸索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依据文本"词语组块"、抓住关键大胆取舍、寻找抓手妙理脉络、挖掘问题引发期待。同时,还必须注重几个教学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整合,为语文阋读"第一课时"的教学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预习作业设计: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at needs water?2.Where does water come from?二、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我会画":让学生画一幅水循环图,并在图上用英语标出相关物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周洁 《小学生》2013,(4):72-7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怎样的教学才真正使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到位"?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闪光的金子"》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诱发情感期待读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徐大娟)怎么知道的?有老师的本家吗?怎么记住"徐"字呢?(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大家在探索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中,都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对第二课时教学的探讨中,其实初读也是阅读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初读对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认真审视一下第一课时,你就会发现,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习与探究兴趣的第一步;是带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大家在探索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中,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第二课时教学的探讨中.普遍认为第一课时"没戏好唱",夹着书本走进教室,摊开来就是"课题质疑--学习字词--读通课文--划分段落".这样的教学方法,就算教师不厌倦,学生也早就了如指掌,毫无新鲜感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