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动议组织的,以全球变化研究为中心的重大的前沿性国际科学计划。经过两年的可行性研究,IGBP的提案已在去年的ICSU第二十一届全会上获得通过。并成立了一个由十九人组成的地圈、生物圈特别委员会、负责IGBP的组织、制定、实施和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地球表面各个圈层,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都相应地要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将频繁出现,人类正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全球环境变化是当前世界地球科学研究的焦点。这一问题的提出,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观测发生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全球尺度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揭示这些变化的内在机制和  相似文献   

3.
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WD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数据中心(WDC——World Data Center)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的科学组织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国科联所认可的程序和标准对有保存和交换价值的地球、空间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管理、交换和服务。同时,又应国科联的要求,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科学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计划)”、“国际岩石圈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等申明要保存的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全球碳源和碳汇之间的不平衡 ,使得研究生物圈碳循环日趋重要。阐述了全球生物圈碳循环的科学问题及我国进行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5):370-372,397
1 首席科学家符淙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太平洋科学协会副主席 ,并在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IGBP)和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 (APN)科学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参与了国际全球变化新领域的开拓工作 ,为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海洋 大气相互作用、全球增暖及其区域影响、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区域环境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等方面完成专著、译著等 6部 ,发表学术论…  相似文献   

6.
德国将生物圈保护区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模范的生物圈保护区体系,成为维护国家生态系统稳定、探索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繁荣地方经济及开展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重要平台。德国的经验体现在:具有深厚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积累;官方及民间深刻理解认识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理念及生物圈保护区价值,并重视相关传播普及工作;国家及地方从政治法律、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支持有力;充分体现生物圈保护区的示范价值;在生物圈保护区的申报和阶段性评估中有所创新。基于德国的经验,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提升MAB及其生物圈保护区的公众认知度;强化国家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模式”的打造;推动生物圈保护区被纳入新时期自然保护地法制化体系进程;制定申报和阶段性评估的国家标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不同国家间差异化的生物圈保护区发展模式,以有助于开创MAB发展新局面,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指出:通过对大气、海洋、冰盖、生物圈、地壳和地球内部各自独立的研究,地球科学已取得传统的进展,近代研究正在阐明连接这些组成部分的动力相互作用,并将它们看作为整个地球系统的不可分割的各部分。现在,全球观测、新的空间技术和定量模式给了我们探测复杂的地球演变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全球变化的能力。作为全球变化计划,本文论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背景、目的、内容和建议性计划。最后概要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执行的全球地学计划,十分显明,这个全球地学计划是全球变化计划(又称作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5):I0001
符淙斌院士,气候学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1983年和1990~1991年在美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并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亚太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该文是作者应邀参加 2 0 0 1年 7月 1 0日~ 1 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科学大会和 7月 1 8日~ 2 7日在荷兰马丝特里特举行的第 6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的报告总结。前一个大会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下的挑战” ,后者的主题是“干旱地球的新水文学”。该文综合了两个大会的主要议题 ,反映出当前水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尺度水循环物理过程间的联系影响。全文主要内容有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问题 ,水文科学发展与水资源安全 ,2 1世纪水文科学的发展机遇与展望。目的是介绍国际水科学研究新的动向、热点问题 ,思考中国水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生物圈计划 (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人类空间计划 (IHDP)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和国际多样性研究计划 (DIVERSITAS)等共同组织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大会于 2 0 0 1年 7月 10— 1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主题是“变化的地球面临挑战”。近 10 0个国家和地区约 2 0 0 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其中中国科学家近 80人 (含台湾 )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约占一半。大会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和特别研讨专题四部分。IGBP主席Moore教授做了“变化的地球面临挑战 :趋向于科学理解全球变化”的大会…  相似文献   

11.
居世界前列的我国“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全球范围内突出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地球各层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整体,同时,环境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为此,国际学术界认为应把环境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于80年代后期制订了国际地圈-生物圈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并于90年代初将“过去全球变化”(PAGES)列为5个核心项目之一,国际地科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一道制订了“地球过程与全球变化”的研究规划。围绕这一主题,世界各国依据本国实际,发挥地区优势,选择适当突破口(如冰岩芯记录,深海沉积等),纷纷确定本国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德国研究技术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开展的生态学合作研究计划(Co-operative Ec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简称 CERP)的第一期工作,经过三年协同合作,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的各项目标,已于1990年底结束。CERP计划不只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一次为改善全球环境而开展的,具有初始性意义的大型国际合作的实践,也是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迄今所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项多边合作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以下8个课题:海南岛霸王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广东小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与应用;巢瑚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健康危机和粮食安全等问题通常会超越国家间的地理边界,是典型的全球性挑战。随着不同挑战的日益加剧,设立全球科学研究基金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和加强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是我国“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为推进这一举措落实,本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针对全球挑战的科研基金资助经验和广泛调研研讨的基础上,从人才项目、研究项目和大科学装置项目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的建议,并探讨了相应的遴选、评估和管理机制,以期促进我国科研资助体系的创新发展,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挑战研究中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国际日地能量计划(STEP:1990—1995)的由来、生产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科学构想和目标、组成部分、飞船计划和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关系。我国在实施STEP计划方面的已有基础和预期能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科学成果的一些领域,也予以提及。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是由各国政府及非官方国际组织间合作进行的一项生态学研究计划。其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努力,研究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观察研究人为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本身带来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与保护生物圈资源,改善全球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该计划自开展以来,已有八年的历史,目前已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阶段转入广泛开展工作阶段。据统计,现在已有九十四个国家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进行了十四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德国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及其主要抓手——生物圈保护区作为一条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德国的举措包括:阐明该国有关MAB国际化的立场,即着重发展伙伴关系、强调对外发展援助具有实效性,以及确保行动路线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联邦多机构协同机制,集聚外交、财政、智力和技术等资源支持他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面向全球,尤其是优先关注非洲。德国的案例显示,该国利用MAB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力来自MAB自身所具有的机制上的灵活性,以及MAB核心使命符合并便于统筹该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基于德国的经验,同时考虑中国当前在国际合作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深入认识MAB在品牌、议题和机制上的优势;将MAB纳入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动员国家多部门的力量,尤其是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MAB国际化事业,并积极促成涵盖政策制定者、科学研究者、金融提供者和民生服务者等多方力量支撑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MAB在中国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科技优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化中德两国在MAB领域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从长远上来看,中国MAB的国际化战略宜以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帮助凝聚全球共识,并借助MAB这一广泛且具有灵活性的平台加强南北合作及南南合作,为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共性议题作出贡献;而且在中国当前面临的充满巨大挑战的国际环境下,还可通过加强面向欧洲等区域的合作,协助打开中国国际合作新局面,进一步支撑国家整体外交。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第九届会议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2和23届会议选举的30个理事会会员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部分会员国派出了观察员参加会议。联合国系统的一些国际组织及其他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对2012—2016年全球灾害科学研究成果及影响力进行分析,尤其是通过考察分析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主要参与灾害科学研究国家的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联系及灾害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揭示灾害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研究发现,2012—2016年全球灾害科学领域共发表论文27 000多篇(占全球学术论文总量的0.22%),并与全球整体学术论文分布一致,且与防灾(prevention)和备灾(preparedness)相关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多,与灾害恢复(recovery)相关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从研究主题和内容看,基于地球物理的研究最为深入,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研究重点是本地区发生的主要灾害。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会议上,18个国家的23个新保护区被列入"人与生物圈计划"全球网络,萨尔瓦多、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各自拥有了自己的首批保护区。但是,德国的Bayerischer Wald保护区被除名,因为它不再符合1995年通过的标准。至此,"人与生物圈计划"网络将在105个国家拥有共计529个保护区。对科学家来说,生物圈保护区是绝好的科研试验室;对普通人来说,生物圈保护区则是绝美的旅游地,充满野性,天然去雕琢,提供了与普通的旅游地全然不同的另类体验。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