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头幼小的骆驼问它的妈妈:"我们的脚掌为何这样大呢?"妈妈转过身,说:"上帝这样创造我们,有一个很特殊的原因."妈妈解释道,"大大的脚掌可以使我们不陷入沙子中." "哦!那我们的睫毛为何这样长呢?" "长长的睫毛可以防止沙子吹入眼睛." "那我们的驼峰为何这样高呢?" "高高的驼峰可以贮存油脂,保证我们有充足的能量在炎热的沙漠中长途跋涉."  相似文献   

2.
正@旅行志:我期待一次这样的旅行:我们住在一间安静优美的小屋,在鸟鸣中起床,推窗有花香扑面而来。早餐过后,在阳光温暖的抚摸里,我们骑车踏青或光脚奔跑。累了,我们就躺在绿草的清凉中,看天空湛蓝如洗。入夜,我们一起数繁星点点,聊我们的心事和青春。我们不再疲于奔波,此时,风景不在远方,而在身旁。凉小天:我不期待这样的旅行,却期待这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函数的定义域可能是空集吗?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事实:我们在期中考试时曾出了这样一道题:“设函数y=1g(kx~2 4x k 3)的定义域为A,当A{x-2≤x≤3}时,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我们发现全校高三438名学生中,竟有231人作出了这样的错误解答:  相似文献   

4.
我们以很大篇幅发表这样资料性的长文,目的是昭示国人:在我们欢庆今日的成功时,切勿忘记我们曾有过的屈辱历史;在我们致力于"地球村"的邻里相睦时,切勿无视这样的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有之,为谋求霸权欲践踏他国主权者有之.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听懂了,堂上作业也做对了,可是课外再做同类题又做不出或者做错。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我们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题做了几大摞,数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相似文献   

6.
班长其人     
数学老师说:"班长的爸妈有这样的孩子,睡觉都会笑的。"语文老师说:"这样的学生,打着灯笼都难找。"同学们说:"有这样的班长,真值得我们自豪!"我们五(2)班的班长在校园里可是小有名气。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人之下,27人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现实:上课伊始,老师告诉学生说: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课的结束,老师对学生强调说: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掌握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天,摆在啄木鸟医生桌子上的病历本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学前一天早上八点,我们来到学校。啄木鸟医生告诉我们说:“这个病句出现的毛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句话’。纠正的方法是,把后半句话补充完整。像上面的这句话的病因是:‘我们’来学校‘干什么’?没写明白。应该这样写才对:在‘我们来学校’后加‘打扫卫生’。全句修改后是这样的:开学前一天早上八点,我们来学校打扫卫生。”经啄木鸟医生这么一讲,大家明白了吗?好,现在就请大家来试一试!病句1我从家往西,10分钟的路。请你填上病因:请你修改过来:病句2我们班在周日春游。请你填上病因:请…  相似文献   

10.
我的人生     
(一) 孟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奥斯特洛夫斯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  相似文献   

11.
马婧 《考试周刊》2013,(23):171-172
<正>一、潜藏于儿童思维的逻辑儿子:妈妈,我为什么要去上学呀?妈妈:为了你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儿子:那为什么要有一份好工作呀?妈妈:为了你以后有更好的生活。这样的对话我们经常听到,也许就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这样一段对话的逻辑是: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所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我们在还不知道需要认真思考人生以前就被这样的观念笼罩,然后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自然环境"中努力地茁壮成长。把这样一种逻辑看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会话茶屋     
过年啦!“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样的话语在过年的时候,们经常会听到并经常会挂在嘴边。同时,人们常常会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对类似这样的事,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若外国的朋友问起我们为什么这样做的话,你能像一个文化使者一样传达我们的春节文化吗?如果不会,就赶快到我们的“会话茶屋”来坐坐吧!erraandSam:Hi,Nancy。HappyNewYear。ncy:HappyNewYear。erra:Hey,Nancy,Ithinkyoumadeamistake.ncy:Idid?erra:Yes.TheChinesecharacteroveryourdoorisupsidedown。You’retheboss.一切听你的。例:You’retheboss.I’lldowhat…  相似文献   

13.
<正>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束全文呢?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不止  相似文献   

14.
(一)过去的情况: 我们数学组过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重业务轻政治。我们全组教师差不多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数学教师与政治教师不同,数学教师的业务是数学,政治教师的业务是政治;如果数学教师学习政治的时间多了就会浪费钻业务的时间。同时我们还有着这样的主张:数学教师只能管数学知识的传授,政治思想教育应由政治教师负责。由于轻视政治,因此反映在我们教学中就严重存在脱离政治的现象。 (2)教学脱离生产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抽象数据的变形,抽象图形的论证,而不问这些数据和图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6.
2008奥运会在提醒我们:加强口语学习迫在眉睫,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培养。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常看到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严阳 《生活教育》2013,(3):38-39
作为教师,恐怕很少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因为如此,就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老师的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太过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给我  相似文献   

18.
浮躁与沉静     
当我们整天忙碌于繁碎的琐事、工作与学习中时,我们往往为生活所累,为生活而暴躁不已。我们总在追问自己:为什么总要重复着这样乏味的事?总是这样忙忙碌碌?自己到底在追求些什么?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困境时,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追求生活的动力。我们此刻需要的是滋润心田的甘泉,需要沉静与思索——为理想为事业为人生而静下心来思索。  相似文献   

19.
汤姆:爸爸,我们新来的那位老师太谦虚了,他还要向我们学生请教呢。爸爸:你为什么这样想呢?汤姆:因为他每天都要在我们学生的练习本上打很多问号。 我们的新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教师节,是我们尽情欢畅的日子,是我们感受幸福的日子,也是我们思索求进的一个新开端。在节日里,首先祝同行们欢畅幸福,平安顺利。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千千万万的同行们,为什么不知疲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