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原因,指出大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依托大学生法制教育,从法律认知、观念和信仰三个层次实现法制教育对规则意识的教育作用;通过培养大学生对规则的信仰,使学生在规则意识教育的熏陶下,形成对社会公序良俗、校规校纪的自觉认同与遵守,达到法制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规则意识是社会规则意识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持社会和校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规则意识具有规则认识缺乏全面性、规则知行缺乏同步性、规则遵守轻视正义性、规则维护缺乏主动性的特点。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同时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校规校纪自身的乏力也是重要原因。为此,要完善高校规则教育制度,强化规则的理论教育,拓展学校规则教育的方法,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3.
甘欣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61-61,63
文章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规则意识在个性、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培育方法,包括学校有关方面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要想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健康地协调和发展就应该有完备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和价值标准等社会规则。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儿童的社会规则意识也影响到整个社会规则的建立和遵守,同时,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面临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导性乏力、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缺位、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性地位迷失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弱化等问题,可以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导性地位、拓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载体功能、尊重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地位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作用等渠道进行化解,提高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肩负的重要责任,而初中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更需要养成遵守规则维护公平正义的好习惯,让规则守望公平正义。一、知识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社会规则、讲道德、遵守法律,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竞赛规则的讲授,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竞赛规则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各种体育活动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则,规则即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用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学生即便是大学生,其思想道德还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总能正确理解教师教育的善良目的与意图,有时会误会和反抗教师的合理要求,有的学生还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影响,表现出自由散慢、学习松懈、违反纪律、目无师长、狂妄自大等行为.在体育教学中,以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就成为提高其道德意识自觉性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遵守体育规则的前提下,个人的行为才能得到认可.同样,即使是将来面对社会,也只有在符合并遵守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行为才能被社会认可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廖宏清 《新教师》2019,(8):68-69
规则是指人们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要求.风俗、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都属于规则的范畴,蕴涵着社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法治教育的实质便是在于培养国民的规则意识.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于2017年9月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新教材尤其重视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形成对小学生自由个性和品格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规则意识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规则意识要想真正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化育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需要不断优化规则意识培育环境、丰富规则意识培育内容、创新规则意识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莫秀锋 《山东教育》2009,(10):10-12
规则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帮助儿童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以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的社会性教育,是成人与儿童每日互动中必然涉及的内容。儿童的规则认知、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其社会性适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