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6,(12):16-17
盖达尔是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早在苏联时期就享有盛名,而且在历经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名气不衰,常读常新。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要数《铁木儿和他的队伍》、《远方》、《军事秘密》、《天蓝色的杯子》、《鼓手的命运》、《丘克和盖克》等。正如作家本人说的,“儿童是我的心灵,儿童是我的作品的主题……”2004年,盖达尔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俄罗斯青年诗人巴维尔·科尔帕科夫在儿童杂志《篝火》撰文写道:“苏联儿童是在读他的小说中长大的。”最后,诗人在文章的煞尾,激情奔放地号召孩子们:“读一读这些书,陶醉在遥远年代的…  相似文献   

2.
进行宇宙飞行的第一位妇女是苏联的瓦莲奇娜·特雷西科娃。1963年,她乘坐单人宇宙飞船“东方”号飞往太空。第二位妇女也是苏联人,她叫斯贝特拉娜·沙比茨卡雅。去年,她乘“联盟”号上天后,又换乘到宇宙空间站的“礼炮”号上。美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是这次乘坐“挑战者”号飞上太空的萨利。在世界上,她名列第三。以“妇女优先”而闻名的美国,在送妇女进入宇宙空间方面,却比苏联落后了二十年。美国妇女从很早就要求“给予妇女宇宙飞行的机会”。聚集在休斯敦宇宙中心的记者们也再三追问宇宙中心的领导干部们,为什么不让妇女进行宇  相似文献   

3.
卫国战争题材在苏联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不是偶然的。苏联人民取得对法西斯的胜利,是付出了英勇的努力,遭受了巨大的牺牲的。在苏联,实际上没有一个家庭没有受到战争的祸害,没有蒙受到战争的巨大损失和痛苦。对西蒙诺夫来说,卫国战争是他的创作的体裁多样、问题众多的主题。著名苏联诗人凯森·库利耶夫在评价同行的创作时说:“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描写了战争的真实。因此,他的作品是可贵的,在国内外拥有广大的读者。”作为一个描写战争的艺术家,西蒙诺夫给自己确定了如下任务:“我的目的是让读者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既然……胜利使我们付出了巨大  相似文献   

4.
李雪 《大理文化》2008,(2):17-18
想来真是好笑,我是在大哭了一场之后才进的大学校门,一直以为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不会去想念、不会去提起,可现在我的心却常回到那个校园里--那个有我的青春和梦想的地方,无论是四季寒暑的变化,还是花草树木的姿态,都历历在目,叫我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5.
赫鲁晓夫为什么在联大脱鞋敲讲台俊鸣1960年,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怒气冲冲地发表演说的照片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为了向世界各国“更响亮”地申明苏联对一些重大国际事务的立场并给“西方国家一点颜色看看”,赫鲁晓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正当这位苏联领导人讲得起...  相似文献   

6.
苏联人毫不掩饰他们正致力于造就一大批科学和数学“神童”以利于赢得全球霸权。苏联先于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射入空间之后二十年,美国的教育家和军事专家们担心苏联又对他们国家的科学优势进行挑战。这种新挑战表现在中学课堂上,而不是在实验室里。  相似文献   

7.
砚遇情缘     
“艳遇”,令人意乱情迷,激情澎湃,心情回到十八九。“砚遇”让人荡魄销魂、如醉如痴,不知东方之既门……。从来世间多尤物,斧柯深宫有娇娘,冰肌玉肤尽温柔,占米阿雅争相逑,一朝抱得紫云归,晨昏厮磨影相随,案头灯竭犹未尽……。一砚在手,可以任遐想,任邀  相似文献   

8.
苏联《星火》杂志记者与布哈林的遗孀安娜·拉林娜谈斯大林时代被镇压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宠儿”——尼古拉·布哈林“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依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同志:谨向您提出为我的丈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身后在党内恢复名誉的问题……这个申请不只是以我个人的名义提出的,也是遵照布哈林的委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最后一次去参加1937年2-3月举行的全体会议(会议开了数天)的时候,已经预感他再也回不来了。考虑到我当时还年轻,他请求我为他身后平反而斗争……‘你发誓,一定要做到!’我发了誓。违背这个诺言,就是违背我的良心……”  相似文献   

9.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来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就血统而言,司徒雷登是纯粹的美国人,但用司徒雷登的话说,自己"是中国人更多于美国人的人"。11岁时,司徒雷登回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在那里他被人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大学期间,受"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影响,他转到神学院立志传教。1904年,司徒雷登结婚后携妻子回到杭州,开始在中国传教。  相似文献   

10.
曲阜寄踪     
王申培 《寻根》2002,(1):76-81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1988年诺贝尔获奖在巴黎共同宣言。  相似文献   

11.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12.
平路青 《寻根》2015,(2):27-32
一伊利亚·列宾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1934年7月31日,《申报》报道了徐悲鸿在苏联举办中国画展后携带列宾等名家名画回国的消息:"徐悲鸿今晚启程返上海。中苏交换作品,现已首次实行。苏联赠华名画十三幅,内有苏联画家雷宾(Repin),沙罗夫(Serov),苏立可夫(sourekov),万拉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发展为五种生产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一种经济结构(即基础)。奴隶制和封建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它们就应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及与其相适应的庞大的上层建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参看罗森塔尔《简明哲学词典》基本经济规律条)。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人民出版社1959年修订第三版)在奴隶制生产方式下说:‘”奴隶占有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农民所经营的,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又在封建制生产方式下说:“封建主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路,总是坎坎坷坷,凸凹不平.在上面酸甜苦辣地走了一阵子,磕磕碰碰之后,我又回到一个单位温暖的怀抱.……  相似文献   

15.
“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别名。不少外国作家常以笔名闻名于世,而他们的原名反而被人们遗忘了。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原名“彼什科夫”。“高尔基”一词在俄文里是“痛苦”之意。高尔基家境贫困,他自幼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不忘记自己的经历,所以取笔名为“...  相似文献   

16.
正假如《彩月和她的情人》举行首映式,我会这样说:"七十一岁辞世的母亲,五岁成了孤儿,在外漂泊三十六年,四十一岁,领着我,回到朝思暮想的大理故乡。我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像母亲一样,属于故乡,属于大理……"一洱海边有很多大青树。有的树根全部裸露在岩壁上,虬蟠在石缝间,将生命的坚韧交给巨石。同时,面海,临水,与海风海浪  相似文献   

17.
“离奇独特是创作的源泉”。这是詹姆士·罗森奎斯特的标准。纽约的艺术黄金季节,人们疯狂地抢购罗森奎斯特的巨画。犹如离别很久又回到舞台上唱主角的演员,罗森奎斯特对艺术生涯的变迁乐此不疲。一如他曾说过的,“人不可垂直向上,艺术家也一样,总是有上有下”。现代流行艺术的发端流行艺术的兴起,被誉为大众艺术的文艺复兴。罗森奎斯特的“复出”基于多种因素。为此,新流行主义突破性的艺术氛围随处可见:画廊、音乐录像封面、室内装潢、平面设计、电视画面,甚至流行原创广告……。流行艺术的走俏是经济繁荣的象征;艺术家被商业利益驱动,成…  相似文献   

18.
李存山 《寻根》2003,(6):21-24
这篇报道的第一句话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建议,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指出“这是上周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从报道所说“会议纪要是保密的”,可知会议并没有发表“宣言”。会议所提出的“建议”或“结论”,当是归纳了参会者在会上的重要发言,“其中有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起了很大的作用”。关于“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直接出自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Dr.HannesAlfven,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在其等离…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姓波波夫,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特写。他是高尔基的好友。列宁对他很尊重,1920年曾给他写信说:“我很愿意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长篇小说《铁流》是他的代表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31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将此书译成中文,由鲁迅亲自校编出版。鲁迅先生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认为绥拉菲莫维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见《鲁迅译文集》第八卷283页)。现将绥拉菲莫维奇的孙女伊斯克拉·波波娃的一篇回忆文章介绍给读者,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风向标。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在世界范围进行政治、军事对抗的同时,还存在强烈的文化对抗——俄语和英语分别成为两大"势力范围"的主流语言和"亲苏""亲美"的风向标之一。一系列有利于俄语境外传播的外部条件,使得在苏联缺乏显性语言推广政策的情况下,俄语在境外的普及取得了巨大成果。苏联解体后,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