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颐和园》这篇精读课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了游览经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感受公园的美丽,学习课文的写法,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创设情境,紧紧围绕“美丽”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这篇看图学文,包括两幅彩图和一篇课文。图画展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第一幅图是眺望佛香阁所看到的景色,第二幅是颐和园的全景。课文内容是作者按游览顺序描述颐和园的景致。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和叙述的方法。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激发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的热情。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耸立”隐隐约约”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按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是怎  相似文献   

3.
《颐和园》是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优美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以此来启迪学生想象景物之貌,感受景物之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理清顺序,掌握课文脉络 课文是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记叙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以获得对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文的脉络:第一步,弄清作者是按怎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感受颐和园长廊美丽的景色,掌握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师:在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生齐读课题)它可是一座具有皇家气派的园林,里面的宫殿金碧辉煌,树丛葱郁,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课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它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同时,它是体现单元训练项目“写文章要有中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颐和园优美景色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呢 ?其做法是:   一、入境审美   本文构思清晰,画面绚丽,处处溢美。感悟它的美丽,是让学生动心动情的基础,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入境,去感受它的美。 1.看。孩子们在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  相似文献   

6.
一、以法导学理解内容根据《颐和园》课文按游览顺序写景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教师教中授法,以法导学。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很好地理解颐和园主要景点的特点。如:第一课时,老师精讲描写长廊特点的课文。帮助学生总结出学法。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7.
“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了游览颐和园的经过,描绘了颐和园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感情.我们要通过讲读,让学生感知公园的美丽,把握观察的顺序,体会文章的韵味,临摹课文的章法.  相似文献   

8.
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就像一篇作文的开头一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精采的.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会使整个教学进行得顺利、和谐、自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模式。一、概括式对于一些比较长、学生又不易掌握的课,可采取概括式导人,接顺序概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掌握课文。例如教《颐和园》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人:《颐和园》的作者以自己的旅行踪迹为序.依发描写了长廊内外的景物,万青山上的亭台阁榭、万寿山前的景致和昆明湖上的景色。把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园林,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好,现在让…  相似文献   

9.
看图学文的特点是图和文结合得十分紧密,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课文内容,课文准确地叙述了图上的事物;学生在图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又在对文的理解中加深对图的认识。图文相辅相承既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及表达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美丽的公鸡》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看图、说图、读文三步走的方法。一、仔细看图,掌握看图方法看图前要向学生提出看图的目的任务。学生知觉的选择性是受教师提出的目的任务所制约的,他们是随着教师的指引而选…  相似文献   

10.
《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高度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围绕着这个中心 ,课文分三大段来写。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总的印象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第三段(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 ,赞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这样既突出了主要景点 ,又概述了全貌 ,使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与学文,了解 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3.学会本课 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引导看图,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介绍泼水节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只要我们仔细看图,认真读课文,都会解决的。   2.引导学生看图,…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儿童十分喜爱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美丽,转变为每天天不亮就打鸣报晓为人们做事的故事,告诉人们,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本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看图学文”的课型特点,从观察图画入手  相似文献   

14.
王华 《湖南教育》2005,(6):14-14
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来达到理解词语或句子的目的。如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中有两个比喻句不好理解,教师就引导学生一步步看图。首先看图上的花怎样,学生一看就知道花长得美丽、可爱。教师点拨道:小朋友和花都美丽、可爱,所以把小朋友比作花朵,这叫‘打比方’。”通过插图,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难懂的比喻句。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解“一群”这个词时,教师根据意思画了五只白色大雁聚集在一起,学生很快得出“一群”是“好几只”…  相似文献   

15.
理清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颐和园》一课的教学思路山西杨锡祉《颐和园》是六年制第八册语文教材安排的两篇“看图学文”中的一课。课文侧重写景,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并注意观察点的转移;同时还要注意作...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看图学文应当充分利用图博白镇一小庞锡兰对看图学文这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没有利用好文中的图,以致图和文脱离,没有真正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要教好这类课文,必须明确它的由来和目的。人教社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类课文...  相似文献   

17.
《颐和园》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全文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陶冶了爱美的情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学此文时,我认为应该抓住“一线两点”.  相似文献   

18.
《颐和园》一文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伟大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整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优美,自始至终都流露出一个“美”字。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19.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黑兔和小白兔都和谁参加比赛?兔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一篇课文,在不同的课时里,教学的实际要求不同,板书内容也应该各有侧重。《小蝌蚪找妈妈》是看图学文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八个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特点和变化的全过程;能看图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