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缪建荣 《成才之路》2011,(9):18-I0013
一、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 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良性的师生关系具有和谐性、互动性特征,教师要掌握五方面的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策略,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生、尊生,公平地对待学生;提高教师修养,健全人格;加强沟通、平等交往;实现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只有拥有健康心理、爱生之心、教育敏感,无条件尊重学生,重视沟通艺术,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交流;激发教师爱生热情,形成学生尊师风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本文从童心、爱心、信心三个方面谈了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谈尊师爱生     
在师生关系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爱生".尊师是学生的义务,爱生也是教师的义务.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有什么应享有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8.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交流;激发教师爱生热情,形成学生尊师风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本文从童心、爱心、信心三个方面谈了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晓菊 《甘肃教育》2008,(16):22-2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满足教学需要,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有利于建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谈尊师爱生     
在师生关系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爱生“.尊师是学生的义务,爱生也是教师的义务.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有什么应享有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1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的教育爱。只有通过爱,教育儿童才成为可能。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关心、尊重、要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打破师生隔阂,激发学生成长的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主要有: (1)角色交换法。 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看成集体的一员,是学生的大朋友。遇到事情从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审美特性是教学艺术的源泉之一。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能协调学生间的关系,这本身就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和发挥。因为除了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审美特性外,教师在人际关系中还具有创造性和个别性特征。教师对他与学生间的关系,总是表现在爱生与否,但是如何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大教育家,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本文仅就孔子的师生关系问题做如下简略述评。一孔子的教育实践是长期的、深刻的、生动的。他在爱生忠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等许多方面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修养和条件,堪称后世教师的楷模。孔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考察孔子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完全体现了这种爱生忠诲,任劳任怨的  相似文献   

14.
在爱的基础上施教彭阳县古城完小王思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根本的是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爱,使学生动心、动情,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例如:有一天上午,上第一节课时,有个学生愁眉苦脸,当时我没...  相似文献   

15.
钟焕才 《陕西教育》2008,(10):53-53
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审美持征是教学艺术的源泉之一。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能协调学生间的关系,这本身就是教学艺术表现和发挥。因为除了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审美特征外,教师在其中还具有创造性和个别性特征。教师对他与学生间的关系,总是表现在爱生与否,但是如何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去影响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却各有各的方式和风格,不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基础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关心、欣赏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质量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90后"的孩子,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必须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知师、信师、爱师,才能和学生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知识渊博、胸怀宽广、平易近人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封建社会"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任意赏罚,有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只能绝对服从,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新型多元化师生关系,这是最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关系有多方面的意义,尊师与爱生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会产生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会更加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完善的榜样.而学生受到有威信教师的关怀会更尊敬教师,努力地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仿效教师的品德.  相似文献   

20.
一、关爱学生。培养情感 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正是通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如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的。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语言亲切自然、抑扬顿挫生心灵的门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