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果 《华章》2010,(24)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见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言富有童趣、形式多样,尊重个体差异.如何有效的进行美术活动评价,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日常美术教育活动是基本美术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相对于基本美术教育活动而言 ,日常美术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游戏性 ,它给幼儿的操作以充裕的时间、充足的材料和充分的自主性 ,因而能让幼儿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日常美术教育活动对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提高幼儿从事美术活动的兴趣 ,陶冶幼儿初步的感受美的情趣 ,发展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 ,应将日常美术教育活动看作完整的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筹安排 ,具体规划 ,将其制度化 ,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日常美术教育活动由于在幼儿日常生…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受到美的形象和内容的感染,巧妙地融入德育内容,使它能发挥积极的功能.学前美术教育活动是载体,幼儿需要在美术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而美术活动又以其独体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幼儿内心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教育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色彩、现象,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过程,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展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也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活动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这样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评价时要尊重幼儿的见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言富有童趣、形式多样,尊重个体差异.如何有效的进行美术活动评价,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在探索的基础上,我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收获,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成功的新路标.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在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以成人的标准“像不像”来衡量幼儿作品、教师教学模式概念化等情况,影响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呢?一、教师和家长应转变观念,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孩子的作品从幼儿的心理角度来看,美术活动是幼儿表情达意的需要。幼儿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受和想法,常常想表达出来,但又受到动作表现和语言表达的局限,于是他们就借助符号———…  相似文献   

7.
家长,引领孩子走入美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普遍认为的幼儿美术是指3岁-6岁学龄前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包括绘画,手工等内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及促进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幼儿是美术活动评价的主体,因为幼儿教师之间有着特殊关系,所以幼儿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幼教工作者是否具有正确的评价观,将直接影响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和美术活动的成效。传统美术评价是从幼儿已掌握的技能技法和最终效果等这些较显性的因素中寻找差异,教师往往以好、不好、像与不像、构图的合理、不错评定幼儿的作品,并以此作为标准,评价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调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从注重为幼儿创设创造的氛围、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创作、注重运用多种形式来赞扬幼儿的创造作品等四个方面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阮桂香 《贵州教育》2009,(11):28-29
一、发展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启蒙、产生、发展幼儿对美的审视、探寻。 感受美:幼儿的美感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美术活动能直接用感观看到美并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发现美:人类生存的世界,美的事物很多,幼儿发现美一般依赖客观事物的鲜明特征。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抓住个性特点,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创造、表现美:幼儿有了对美的感受和发现,产生美的情感,教导幼儿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用各种方法、手段表现给大家,与人交流、沟通、共享。  相似文献   

11.
一、基础美术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   着眼于终身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幼儿并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发展,把全体幼儿的普遍参与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统一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美术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幼儿的美术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王金秀 《学周刊C版》2019,(1):177-178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特点,从美术活动入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借助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幼儿成为想玩美、乐玩美、会玩美的"玩美"儿童。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教学辅助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幼儿的思路无限开阔,行为非常多样,他们喜欢不受约束地思考和做事,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有着许多创造的倾向。许多理论与实践证明,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些东西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15.
<正>1.前言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美术表现力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是处于涂鸦期,他们的想象力和活力是非常活跃充沛的,并且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有意识利用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活动。鉴于此,传统的美术资源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生活化美术教育更容易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生活真谛并调动生活经验进行美术创造,激发其灵感和想象力,拓展其美术思维,为其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奠定可靠基础。幼儿教师应以美术教育为根本,以生活化教学为手段,将生活化素材和经验融入美术教育中,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性,让幼儿深切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其对美术活动的快乐体验,进而培养其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其美术素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居燕男 《考试周刊》2013,(34):191-192
评价就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它关系着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推动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正常进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影响教师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影响活动效果。通过评价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领会和欣赏美。  相似文献   

18.
艾国英 《考试周刊》2012,(42):195-195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健全人的身心。它能给幼儿美的感受,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它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观察力、独创性和自信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我们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系统的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促使幼儿形成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曾听一位学者说过:"美术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多了幼儿极易成为教学内容的奴隶,教少了却义会常常看见幼儿因技巧的不足而没有收获."凼此如何解决好这二者问的矛盾成了我们幼儿同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4):161-162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立足本土,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挖掘、倡导本土文化,把本地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等独特的文化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中,扩展了幼儿美术活动的经验和视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创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