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双重因素影响下,大批明溪人出国到欧洲谋生成为新侨民,也使明溪成为"旅欧第一县"。新侨民在欧洲耳濡目染,逐渐对欧洲文化有了自己的认同。他们对欧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含经济认同、文明认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在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现代化道路上,"海西新侨乡"应该对以农和儒为本的文化进行重构,充分树立并大力宣传"旅欧第一县"的文化品牌;以生态和侨资为抓手促进侨乡的经济建设;以欧式风格成为城镇规划的主体风格;在制度规范和教育两方面努力使侨乡成为文明和谐的县。  相似文献   

2.
新移民与新侨乡问题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新移民问题,以朝鲜族新移民为中心简析延吉市如何崛起成为旅韩新侨乡,主要讨论新侨乡产生的背景、新移民的发展历程、侨汇和海外收入的影响,最后,揭示延吉市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作为跨境民族的朝鲜族对韩国的文化适应相对容易和韩国民族主义化的政策改革是新移民迅速发展而使延吉市崛起成为新侨乡的主要原因,还提出延吉市丰富了侨乡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二战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国际移民现象呈现前所未有的规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浙南海外新移民潮发展迅速。随着新移民潮的兴起与延续,跨国移民与侨乡的联系愈发紧密,侨乡的侨务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浙南侨乡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侨务资源优势对侨乡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不仅为侨乡经济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信息,同时也使侨乡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使侨乡的优势资源得以开发、利用,从而推动侨乡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地区的出国移民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要通过优化经济环境进一步吸引侨资;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积聚人口和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新侨乡,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潮带来的社会问题;创造适应客家新移民特点的文化建设范式,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凝聚客家新移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移民以多种方式将汇款注入到有"侨"传统的东南沿海地区,带动了整个"侨乡"的社会转型。本文试图从"动员"与"被动员"的视角,考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华人移民作为一种跨国性资源是如何被各方力量动员起来的。一方面,中国国家至侨乡地方社会在将华人移民裹挟并卷入整个中国市场转型与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动员传统;而一方面,华人移民一直延续传承的被动员传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这种"被动员传统"与"动员传统"相互联结,促使华人移民成为侨乡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带来了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移民文化呈现多种形态,其中包括温州侨乡的移民文化、旅居地的移民文化和新温州人的移民文化。温州移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温州移民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在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发展趋势。江门五邑地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时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侨乡精神和侨乡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理应肩负起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一、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让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  相似文献   

8.
利用"海西"建设和"闽南侨乡"地域资源优势,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海外移民是推动福州侨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推动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促进教学条件改善、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福州地区海外新移民的发展,"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以及"洋留守孩"的教育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福州侨乡教育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温州侨乡形成的独特性,成为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从民俗学时空理论的视角,以温州侨乡为中心,将跨国移民、侨乡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俗文化相联系,并对这一区域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是一种有意义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11.
华侨华人的经济资源、人际资源等对于侨乡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华侨华人的年轻一代由于受异地经济、民俗及文化的影响,对祖国的亲情感、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薄,这对于侨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以侨乡旅游资源作为吸引物,提高华侨华人对侨乡的认识,增强对侨务资源的培育和对华侨华人旅游市场的吸引,事关侨乡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于华侨史的研究关注较晚,大约起步于民国时期。此后的研究成就体现之一是对华侨贡献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革命与抗战、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和侨乡建设四个方面;之二是对华侨国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华侨同化、华文教育、国外待遇及政府政策四个方面。至于其中所存在的诸如研究理论、内容、史料、研究人员等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侨乡广播电视大学需有自身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才有凝聚力,才能进发出无限生机。侨乡电大校园文化建设需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吸收五邑侨乡的优秀文化,并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任幸芳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5-17,32
青田华侨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很长的时期内主要以捐赠的形式服务于家乡建设。2000年前后他们在青田的投资额迅速放大。全文从侨资在青田的行业分布着手,分析了侨资迅速增长的原因及侨资在青田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如何继续保持侨资量的增长的同时,注重侨资质的提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现状与特色,提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及对策等,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体育参与者结构现状对晋江13个乡镇13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参与者的结构特征,推进区域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侨乡乡镇居民体育参与人口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结构和文化程度的乡镇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状况呈现不均衡分布;繁荣经济基础、优良体育文化传统等是侨乡乡镇体育蓬勃发展的环境条件,乡镇人口特征是侨乡体育人口比率偏低和体育活动参与间断性、随意性大的主要原因,家庭制度、生理差异、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工作环境、健康程度等是其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手抄本纪实文学作品《阳温暾小引,》儒家思想及伦理观念贯穿始终,实录了腾冲和顺侨乡华侨华人在国内国外的种种生活经历,是“侨字号”的教科书,艺术语言富于鲜明的民族风格。16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华侨社会中,对侨乡历史文化、道德风貌、人性心理、风俗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当今了解和研究侨史、侨情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简要回顾了近30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学界对青田华侨华人与青田侨乡的研究,重点包括综合性研究、新华侨华人研究、侨乡文化研究、侨乡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等方面,并介绍了相关研究资料的收藏现状,最后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