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宫廷痛苦生活的回忆,学界意见不一。“天姥”梦境雄浑壮伟,代表了诗人极度丰富的生命体验;诗人从梦境中苏醒,获得了超越世俗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2.
梦境、幻觉描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作家通过对人在梦境里、幻觉中产生的感觉的描写,表达人物的某种心境、意念,特殊曲折地反映客观,加强艺术效果。人物的心理用梦境和幻觉表现,能增添抒情和浪漫色彩,梦中或喜或  相似文献   

3.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这篇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悬念跌生的故事,没有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没有典型性强的人物形象,它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四位初中时代的同学好友聚会"的描叙,来表现深刻的哲理: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只要善于抓获,现实生活"就如梦境那般美".  相似文献   

4.
讲述故事是人类追求意义在存在论层面的表现。中国古人善于讲述梦境故事,以之寄托理想,表达醒悟,劝导世人。通过对《南柯太守传》等梦境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梦境与小说都具有人文精神特性,都是寄寓理想和传达人生感悟的载体。梦境给予故事多层次特性与空间,梦境产生了双重人物与双重时间的文本现象,梦境创造了"我是惟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西方叙事学的"不可靠的叙述者"概念与梦文化"醒觉之辨"的结合与对应,可在文本内外融合中获得视野更开阔的理解:梦者与醒者是相对的,梦境与梦境之外互为存在,认识无止境,醒觉也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梦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空灵的境界,是诗歌创作技巧中的“虚”。它往往与现实世界相互映衬,相辅相成,从而大大丰富诗歌意象,开拓诗歌意境,深化诗歌主题,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使诗歌呈现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美和虚实相生的艺术美。情到深处梦境生。梦幻可使人的思维翱翔于最为理想最为自由的地方,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深化、升华,所以以梦传情更能折射出思想的深刻美和情感的真挚美。我国古代诗人很善于借缤纷梦境传达丰富情怀。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壮志难酬英雄梦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其国君大多萎靡昏庸,加上…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相思情爱文学作品中,运用“心理错觉”来表达丰富而难以言传的相思情感与心理,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心理错觉”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时间错觉,误视误听,梦幻梦境。这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能产生含蓄之美,使结构曲折深婉,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美,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除了通过诗化的语言书写对现实的直接感受之外,还有部分篇章鲁迅则是借助梦境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的。《野草》中的梦包括现实之梦、怪诞之梦和虚实之梦三种形式,鲁迅借助梦境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9.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John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他找到了美,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 ,( John 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 ,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 ,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 ,他找到了美 ,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 ,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 ,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 ,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承载了作者的意图。梦境中一系列意象的营造,是为了在情节起伏中顺畅地传递观念、价值,是作者理性操控下的叙事载体与手段。梦境扩大了原有的叙事空间,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承担起心理描写或者预兆的功能。同时,梦暧昧、诡谲的特征,与心理活动复杂的特征和占卜奇诡的特征相契合,营造了朦胧的诗意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与沈从文的《三三》这两部作品都通过梦境的营造,将矛盾冲突和内心挣扎的过程简化,在女主人公们命运转折的关键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朋友,谢谢你     
如果没有梦,睡得再香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梦中没有你,梦境再美也会黯淡无光。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童庆炳的文本层次论为指导,从声音美、节奏美、语义美、修辞美、意象美、绘画美和境界美七个审美角度,细致分析了蕾切尔.卡森作品A Fable for Tomorrow翻译中的理解过程与表达过程,探讨文本层次论指导下的审美鉴赏如何指导翻译实践,论证了其对提高译文质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小说<海市蜃楼>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悬念跌生的故事,没有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没有典型性强的人物形象,它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四位初中时代的同学好友聚会"的描叙,来表现深刻的哲理:生活与梦境,有时是一致的,只要善于抓获,现实生活"就如梦境那般美".……  相似文献   

15.
从荒诞书写的角度分析了范小青长篇小说《灭籍记》的荒诞美。首先,表现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上,寻找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寻找对象是虚无的,寻找结果具有讽刺意味;其次,现实与梦境、诡异玄幻的场景相交织,构成现实和虚构两重时空的组合,人物与故事碎片化呈现,形成了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的效果;最后,多种写作手法的融合,以喜剧的形式表达了严肃的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引发的社会现象,阐释了以行动抵抗生命虚无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大胆奇特的想象,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天姥奇梦的画卷。一、色彩之奇。天姥之梦的梦境,主色是明朗的,而梦境中闪耀的是缤纷的色彩。这里有荡漾的“渌水”,彩霞托出的红色?“海日”,多色的山花,青色的长天,水面的淡淡薄雾,飘曳的七色霓衣,耀  相似文献   

17.
爱情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于是产生了缠绵悱恻、如泣如诉、肝肠寸断的悼亡诗。宋代梅尧臣的悼亡诗直抒胸臆,句句哀怨缠绵,眼泪承载了忧伤,梦境寄托了思念。他的诗中多次写到相思泪、梦境、孤雁独鸣、家庭生活场景的意象,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几十处写到梦境,大多数梦境都是描写恶梦,而<好的故事>则于昏沉的背景之中,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带着明亮的暖色和淡淡的温馨的回忆画卷,表达了鲁迅思想深处的那种执著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单元选文是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散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三年级学生学习散文往往关注事物之美而忽略语言之美,以“生动的语言”作为学习主题,旨在锤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敏感力,学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此诗虽然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但仍然是有着现实生活基础的,此诗是他经历了梦幻般的长安三年后,借梦游而悟道的醒世之言。诗中的梦境正是现实生活的折光和艺术升华,诗人借以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强烈厌弃与否定,因而梦境不会是诗人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