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采西摘     
木偶戏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时已流行全国各地,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演出的声腔,出现了辽西、漳州、泉州、晋江、邵阳、高州、潮州、川北、石阡、泰顺药发、临高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相似文献   

2.
人们喜欢燃放烟花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可是燃放烟花很容易造成人的伤亡或引起火灾,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于是,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烟花。这种烟花的外形是普通的盆景,平时,人们可以用它来装饰房间。盆景的内部装有特殊的光电装置,只要接上电源或安装上电池,然后按下遥控器的开始按钮,就能观看到美丽的烟花了。它还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  相似文献   

3.
刹那间永恒     
人生,只要闪耀一刹那,即使如烟花般短暂,也会绚烂整个夜空,化为永恒。——题记年复一年,年又至。喜欢在静静的夜打开窗户,静静领略烟花的美,静静倾听烟花的声音——我珍惜这些,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会成为人们“安全防卫”的献祭品,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4.
对于石阡木偶戏的渊源,以前人们较多注意到其中花桥木偶戏一脉的来源,而对坪山木偶戏一脉的来源缺少关注。事实上,花桥木偶戏来源于湖南辰溪,坪山木偶戏来源于重庆秀山,而秀山木偶戏也应来自湘西,因此,两者均来源于湘西辰河木偶戏。由于后来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与地方因素融合,因而出现了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漳州木偶戏源远流长,到了近现代出现了杨胜、陈南田等木偶表演大师,成立了漳州木偶剧团,漳州木偶戏在全国乃至国际声名远播。“文化大革命”期间,漳州木偶剧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波折;新时期以来,转轨阶段也是经历着蜕变般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扭秧歌、放烟花、猜灯谜等庆祝活动。有一年的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加入了浩浩荡荡的闹元宵队伍,跟随人流来到世纪园看花灯、赏烟花。还没进入世纪园的花灯区,远远就看到了绚丽多彩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天空中的烟花各具特色,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明亮的星星,有的像飘散的雪花。前来观看烟花的人们络绎不绝,有的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有的跳起来拍手叫好,有的不停用手机和相机拍着照,记录这美好的瞬间。仔细观察一下来来往往的人们,你会发现,有父母领着孩子的,有子女搀着老人的。大家走着、说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每逢佳节、庆典、人们都喜欢观看五彩缤纷、炫人眼目的烟花焰火。但是,对焰火为什么会那般色彩艳丽、斑斓诱人却知之不多。那么,烟花的发光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烟花只是特制的爆竹,里面不仅装有黑色的火药,而且还装有一定量的其它物质,如镁粉、铝粉、炭粉、铁砂以及一些金属盐类。  相似文献   

8.
木偶戏剧既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丰富幼儿认知、开阔幼儿眼界的重要教育资源。当前运用木偶戏剧资源开展相关活动的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在有限的应用当中也存在教师自身对利用木偶戏剧资源认识不足,木偶戏剧资源利用表面化及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孝义木偶戏剧独有的艺术特点,从木偶戏剧的欣赏活动、表演活动与制作活动三方面,对如何将孝义木偶戏剧应用到幼儿园活动进行了探讨,为幼儿园运用孝义木偶戏剧这一文化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烟花朵朵开每到过年,①我家会买许多烟花,②当看到烟花在空中绽放成一朵朵绚丽的花时,③我总会想到我6岁时玩烟花的情景。④烟花在过年很受欢迎,⑤刚进12月份,外面便响起阵阵烟花声那是活泼的孩子们燃放的。⑥烟花很便宜,花一两块零花钱,就能买到五六盒。经不起诱惑,我加入到他们玩烟花的行列中。⑦每天吃早点,我便跑到小卖部买几盒,大家  相似文献   

10.
童言童画     
《早期教育》2006,(5):32-32
看烟花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全家正在吃馄饨,就看到外面有许多人家在放烟花了。我连忙吃完就和妈妈一起去看烟花。烟花可真是好看啊!有的像是天上下了一场流星雨,那么多那么亮;有的像是孔雀开屏,五彩缤纷;有的像是一群小星星在捉迷藏……我最喜欢的烟花是“我追我赶”,它们是一个个闪烁的小圆球, 争着向天上跑,像在比赛谁跑得快,谁能得第一呢! 真的趣!妈妈说,放烟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也是人们心中高兴的一种表达方式!我喜欢看烟花,明年的烟花一定会更好看!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布袋木偶以精湛的演技和精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漳州传统布袋木偶服装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漳州传统布袋木偶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整理分析,希望能保存该手艺,并引起世人对木偶服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泉州木偶与动漫的相似之处,从泉州木偶的偶头造型、服饰、色彩等方面挖掘对动漫角色设定有价值的艺术元素,探索利用泉州木偶传统艺术元素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动漫角色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3.
唐山的皮影舞蹈《俏夕阳》被观众投票评为"我最喜爱的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一等奖。它的成功在于创编者对于传统古老皮影艺术的改革创新,使之成为了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创作风格、强烈的艺术追求,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皮影舞蹈,也成为了属于河北、属于唐山的独有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汪伪政权为配合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需求,积极秉承侵略者意旨,在统治区制定并实施奴化教育政策及课程,建立教科书编审机构,加强学校教科书的修改、编审活动。这些教科书凸现出日本奴化教育的特色,对中国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思想控制及精神毒害,对此应有警醒的认识,并加以深刻清理。  相似文献   

15.
1933年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一役,当时众说纷纭,真相遂变得扑朔迷离。其实,当时侵入察北的部队没有日本正规军,全部都是伪军,但伪军中设有日军顾问和“特设队”等;收复多伦前,同盟军与伪军李守信部确实有过接洽;虽有接洽,但亦有过激烈战事,两者都是事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影戏研究肇始于20世纪前期。在三四十年代,戏剧史论界侧重于探讨滦州影的艺术特征和影戏的起源与形成。五六十年代的学者是在整个戏剧史的视野下来观照影戏的发生与流变,而影戏本体层面的研究有所削弱。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影戏的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均得到长足的发展,以民俗学、工艺美术学的学者成就较大,治戏剧史者基本处于缺席状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实施,多学科门类的学者积极介入影戏的研究与考察,治戏剧史者开始回归影戏研究行列;学人们普遍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良好的学术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_种,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趣味,享誉世界;而现代插画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繁荣与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对二者进行归纳分析,从皮影艺术的造型和色彩角度探索民间艺术对现代插画的启示,实现皮影文化与现代插画的相互结合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石阡木偶戏是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重要遗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从石阡木偶戏的"巫"特质和木偶戏艺人兼具巫者的双重身份来探究石阡木偶戏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这一表征是汉地文化进入石阡少数民族聚集区之后,与当地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