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西大同研究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华东师大研究所、北京师大历史系、广西师大历史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7日至12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73篇、专著8部。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有二:一是学术交流与讨论,二是理事会换届选举。现将这次会议讨论与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几年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尤其是对土地制度、租调制度、封建依附关系以及人口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  相似文献   

2.
公元三至六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动荡,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变革,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化主体的六朝文化,一直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关注对象。为了拓展和深化对六朝文化的研究,并检阅近年来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水平,198年9月6-10日,“六朝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六朝故都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论文、专著80余篇(部)。与会者围绕“六朝文化”的主题,就六朝的文化、政治、经济、文物与考古及魏晋…  相似文献   

3.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违”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周一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于 2 0 0 1年 1 0月 2 3日凌晨逝世 ,享年 88岁。周一良先生 1 93 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 ,1 94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周一良先生精通日语、英语、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 ,早年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用功颇深 ;5 0年代后主要从事日本史及亚洲史研究 ,曾与吴于廑先生共同主编《世界通史》 ;80年代以后重理旧业 ,继续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周先生在史学、文字学、佛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主要著作有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5.
华东师大历史系刘精诚先生的两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魏孝文帝传》和《两晋南北朝史话》,已在不久前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 刘精诚先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和教学已有30余年。从1964年在《历史教学》上发表《拓跋族的兵制与土地关系的变化》一文至今,他已发表了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近年来,他致力于对北魏孝文帝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发表在《中国史研究》及各种学报上的专题论文已近10篇。此外,还发表了关于北魏末年人民起义等专题的系列论文多篇。《魏孝文帝传》和《两晋南北朝史话》这两部著  相似文献   

6.
由贵州历史学会、贵州大学历史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魏晋南北朝西南地区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学术讨论会暨魏晋南北朝史西南片区会,于1987年8月10日至8月14是在贵阳举行。西南云、贵、川地区的代表以及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部分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供了学术论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黄烈先生、秘书长简修炜先生,以及著名历史学家、四川  相似文献   

7.
唐长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之一,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被公认为代表新中国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三编论集几乎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所有重要方面,不仅得出一系列极富开创性和启迪性的新结论,被广为称引,而且开辟出一大批极具潜力的新课题,惠及后学.  相似文献   

8.
就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而言,公元三至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无疑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史学界对于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却向来不如此前的秦汉史和其  相似文献   

9.
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20万字)已由安微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根据编者1947年至1948年在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时的笔记,参考50年代高教部代印,陈教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时所编的引文资料,及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等有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1月至今,发表于全国报刊上的文章近八百篇,出版著作十多种。是建国以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最佳时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发表了不少立论新颖的文章。郑欣《曹魏屯田制纵横谈》一文指出,曹魏屯田制是农奴性的封建国有土地制度。大量流民变成屯田客,防止了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并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农民逆变为奴婢之路。黎虎认为,曹魏屯田对支援战争、安置流民等方面起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成为研究魏晋南北朝语言的的珍贵语料而受到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词汇史研究者的重视。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8个。这些词语绝大多数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论及。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学官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教育,旧史诸志中没有专门的记载,散见于史传中的史料也鲜有人作专门整理。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一时期近四百年的历史充满了战乱和灾荒,文化教育事业似乎无可足取。其实,魏晋南北朝各代,各族统治者不仅对中央太学及国...  相似文献   

13.
曾祥辉 《考试周刊》2010,(13):36-3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人撰史风气十分盛行,这一时期留下的大量史著为后来史家的著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这种私人撰史风气的盛行有其一定的内在原因,本文作者在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观点,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词汇研究》由刘祖国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本书为2016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词汇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为绪论、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的词汇构成"、第二章"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词汇的衍生"、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词义的演变"、第四章"魏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中反映魏晋南北朝时代特点的语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氏家训》是成书于汉语发展史重要转折阶段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本文从断代研究和专书词汇研究的角度,就该书反映魏晋南北朝时代特点的词语进行整理,并以同期作品为佐证,研究探讨这些词的沿承关系,新词新义的生成状况,有关的词汇现象与规律,从一个侧面展示魏晋南北朝汉语词汇的面貌及此期词汇在汉语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襄樊学院学报》2014,(1):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澳门大学李凭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应邀到湖北文理学院访问。19日上午,李凭教授、楼劲研究员分别为湖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自秦统一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历时四百年左右(189—589年)。这一时期政局多变、战乱频繁,民族成分复杂,各民族政权众多,各类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纷繁,历来是历史系本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难点。我在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常有同学询问如何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问题,现就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加以简要说明,以供参考。从总的学习和研究重点谈,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指南,它已经培养了中国史学界几代史学家,丰富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和亲次数众多,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有很大特点。第一,开放的通婚观念导致魏晋南北朝和亲繁盛,且涉及众多政权、民族;第二,魏晋南北朝和亲受少数民族婚俗影响大于汉唐统一时期;第三,魏晋南北朝和亲通婚的政治层次比汉代和隋唐高;第四,隋朝与后梁皇室通婚是唯一一次汉、汉和亲,成为分裂时期汉族政权间关系的特例,是南北统治集团中高门大姓的联合,有助于减少统一的阻力。总之,和亲各项主要特征在魏晋南北朝已完善齐全。魏晋南北朝和亲不比汉唐逊色,而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校古籍研究所所长穆克宏教授研究文学史史料学的专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已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种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的著作问世。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研究的空白。 此书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论述系统,内容丰富。本书共分八编。按时代顺序论述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的文学史料;鉴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又将南北朝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之史料,分专章论述。横切与竖切结合,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不仅广泛地汇集了文学史料的版本目录,而且对史料加以鉴别、评述,有的还撰写了内容提要。对于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也作了介绍,对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