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思潮之一,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契诃夫作品中具有浓厚的现代人文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他的作品中带有较强的存在主义色彩。在《第六病室》一书中,作家在思辨中明确了荒诞世界中的痛苦人生、相异的他者与自我的孤独感受,作品中充斥着的死亡意识又强化了这些认识,这部小说也因此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悲剧,反映出了作者面临理性和情感的艰难抉择时内心的痛苦不安,这种强烈的情绪使得文中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而这种悲剧意识却使得作品散发出吸引人的魅力,并且历久弥坚。从《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简析、文中片段阐释和悲剧的魅力三个方面对这篇小说的悲剧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玉洁 《科教文汇》2008,(24):223-223
《八月之光》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中体现的宗教意识一直是评论界的焦点。而本文拟从小说中不断出现的“血”的意象为出发点,讨论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形成。  相似文献   

5.
芥川以中国古典小说、故事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翻案小说",如:《仙人》《酒虫》《掉头的故事》《英雄之器》等,以下简称为"中国古典翻案小说"。本文试从芥川中、西学修养、重要人物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状况、芥川的"矛盾"等四方面来探讨芥川的"中国古典翻案小说"系列作品中"西方现代意识"强烈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人试以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基督徒之死》解读他小说中主人公所体现在宗教上隐含的基督教色彩和作者寄予的真善美人性,及这典型人物所蕴含独具魅力的形象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赵波 《科教文汇》2008,(26):222-222
本人试以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基督徒之死》解读他小说中主人公所体现在宗教上隐含的基督教色彩和作者寄予的真善美人性,及这典型人物所蕴含独具魅力的形象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是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哥特式”特征,重新解读《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揭示出作家深远的寓意: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强烈渴望.《呼啸山庄》中,矛盾尖锐对立,纷繁复杂,哥特式特征则强化了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初以现代派的身份名世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在其创作中开始逐渐流露出现代与传统兼收并蓄的特点.尤其到中后期,无论在技法还是思想内容上,传统与现代都达到了交融共生的境界,这也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黄春兰 《大众科技》2009,(6):219-220
有关《红字》的评论文章,主题多以霍桑的写作目的是在于揭露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迫为主。文章通过将霍桑的一生和《红字》一书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作者力图通过其作品《红字》隐喻早年与俗世的隔绝,小说中有关清教徒的生活和宗教色彩是作者创作的工具和小说背景。  相似文献   

11.
王颜  加鹏飞 《科教文汇》2008,(14):167-168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对作者的自身经历、宗教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分析了造成《简·爱》缺陷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周德钿 《科教文汇》2012,(28):F0002-F0002,F0003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认识吴宪鸿同志了。那时我接手主编《歙县文艺》.他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常给我们投稿,我还去过他们学校看过他。后来他调城里工作,我们见面机会就多了。他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报告文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深夜追夫》(1984年第3期《歙县文艺》)和《文革趣事录》(1989年第1期《歙县文艺》),我觉得他写的小说很有点感觉。发过他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鞋匠补缀丹青梦》(1997年1、2期合刊《歙县文艺》)。还发过一些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于他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因为他的获奖作品《个人的体验》就直接来自他与儿子相处的经验和痛苦的思索。如果没有残疾的儿子,自然就没有这部小说,他也就不见得会享有广泛的声誉。对于大江健三郎来说,1963年无疑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他的长子出生了。这原本该是一件喜事,却从此给这位28岁的青年作家心头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婴儿的头盖骨先天异常,头部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对作者的自身经历、宗教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分析了造成《简·爱》缺陷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16.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任勇文 《科教文汇》2007,(8S):146-146
初以现代派的身份名世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在其创作中开始逐渐流露出现代与传统兼收并蓄的特点。尤其到中后期,无论在技法还是思想内容上,传统与现代都达到了交融共生的境界,这也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对《红楼梦》甚为喜爱,并创作了《细读红楼梦》,进行细致评价。此书中,提到了"玉"和"欲","卿"和"情"的二者的隐含关系。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玉""卿"的关系和含义,来分析白先勇刻画玉卿嫂时赋予她的独特心理。  相似文献   

19.
加缪的作品揭示了现代人无法挣脱的巨大的荒谬感.他的《局外人》偏重于揭示人与人日常生活处境的冲突,塑造了在荒诞的生活处境中痛苦挣扎的独特的莫尔索形象.莫尔索以在习以为常但又枯燥无味的日常琐事中,以一种置身事外、不屑一顾的态度反抗.进而揭示出存在主义文学中对荒诞意识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黄颖 《科教文汇》2011,(31):86-87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博尔赫斯,他的短篇小说《另一次死亡》是一篇关于死亡、回忆、时间且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的作品。整篇小说给人以"在迷宫中行军"的感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另一次死亡》,来探讨博尔赫斯的反阐释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