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夏云 《职大学报》2007,(4):87-88
绘画美是王维山水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本文从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意境美四个方面探析了王维山水诗的绘画美是以怎样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赵福 《职大学报》2012,(2):98-99
限定使画面产生秩序,秩序产生美感。制约使画面产生关系,关系产生层次。因此,限制产生美。每一幅画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画面构成骨架。画面构成骨架的获得,要从表现画面的造型要素出发,挑出其本质因素有限制的组构画面,就会创作出自己想要的美妙画面效果。放弃不属于自己画面的东西,限定到自己画面需要的范围中建立自己画面的新秩序;新秩序是美的。因此,限制产生美。  相似文献   

3.
刘可新 《职大学报》2010,(2):101-102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综合绘画材料使画面材质语言的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固有框架,形成了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强烈变革,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黄宾虹的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表面上看,画面蓬头垢面,但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后面,更多的是他向我们陈述了他的人生,传达他对绘画的观点,讲解老庄哲学的精髓。他的绘画向后来者传递了他的山水世界的众多的绘画符号。黄宾虹绘画的面貌是“黑团团中墨团团”,黑、密、厚、重,厚到透不过气来,密到透不进风去;其次,他用笔的千变万化,乱草一堆,但笔笔分明,每一笔都严格遵循着绘画的法度。  相似文献   

5.
陈华 《职大学报》2012,(6):61-63
中西绘画艺术应该相互取长补短,互溶互补,"光色水墨化,水墨光色化"是其绘画的一大特点。林风眠绘画运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择取,将线条与色块、笔墨与光色、绘画性与诗境熔铸在一起。画面中洋溢着神秘、安宁、含混、自然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不仅要记录艺术家的视觉真实,还要通过画面向观者传递艺术家的心理情感和内在情绪。它既不同于西方的表现性绘画和抽象绘画,也不同于中国的写意绘画,而是一种体现中国人的独特智慧和审美情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精神境界的绘画形式。从物象的提炼概括、色彩的主观性表现、形式语言的强化和“意写”性的笔触表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中物象的营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画人物中的形式美,是人物油画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不仅会体现出画家的艺术素养,更会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画家对于艺术的认知及感悟。这些形式美的元素会通过画面的构图、造型及绘画语言中呈现出来,而观赏者也应该从这些画面中深刻感受到它们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绘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题材,他常选择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场景,这类作品再现了普通劳动者辛勤而贫苦的生活;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及一些肖像,风景、动物、静物的描绘,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生动又非感伤的生活画面,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二是在绘画技巧上,他进行了大胆并卓有成效的创新,一生中始终使用浓涂的连续塑造和以黑色为基调的颜色作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很快兴起了电化教学的热潮,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电教手段来辅助美术教学,能促进幼儿的美育发展,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感情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并能学到简单的美术活动技能。下面我想谈谈电教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美术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一、利用电教媒体充分激发幼儿兴趣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电教媒体在激趣方面比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有效。例如我在小班进行“小蝌蚪”的绘画活动中采用投影幻灯的形式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伴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的故事画面把幼儿带到情节意境中。当最后一个画面只有一只青蛙妈妈出现时,小朋友们很惊奇,小蝌蚪哪去了呢?  相似文献   

10.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在这五彩缤纷的巨幅画卷上,画家用细微而逼真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宋代汴京城内、城郊居民在清明节时的动人景象。它不但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宋代的都城及其风土人情,更在其布局上采用了鸟瞰全景法构图和传统的手卷形式,在空间处理上成功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获得了画面的统一和谐。画面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为后来的民族绘画向前发辟开展了广阔的创造天地。  相似文献   

11.
图画心理分析是通过对绘画者所画人物大小、画面布局、线条轻重等元素的分析来推测描述绘画者的成就动机、发展趋向、人格特性、心理状态等特点的心理应用技术。通过对八一橄榄球队队员运用图画分析技术进行实验,直观介绍了该项技术在辅助选拔参赛队员和改进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为绘画借助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那么怎样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其创造力呢?我的体会是: 首先,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幼儿园的整体设计。教室内外的装饰,特别是墙壁的美化都应注意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的栩栩如生,色彩的鲜明调合,且符合童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设美术角提供一块可方便幼儿随意涂抹的瓷砖墙壁,使他们在园内园外,或节假日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能在这块园地上得到充分展示。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可以随时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流云小诗》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兴起的小诗代表,这些小诗诗句玲珑剔透,宁静独特,意趣深远,引人入胜,堪称诗中精品。诗作中的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体现出宗白华诗歌的内在艺术魅力和美学品质,"三美"的执着追求使宗白华《流云小诗》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倪瓒的生平和性情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通过梳理文人绘画追求"逸"的精神境界,崇尚简约、追求平淡自然的特点,总结出倪瓒的山水画是中国文人绘画空疏美学的集中体现,最后揭示出空疏之美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黑、灰、白是稳定与活跃画面的最基本的要素,面对纷繁的物象,只有通过黑、灰、白的提炼、概括,画面才能既有对抗产生的活跃性,又有和谐产生的稳定性,它可使静止、稳定的画面产生动感。因此,运用艺术概括的手段去认识与研究黑、灰、白的关系,是绘画学习中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散文大多情文并茂,脍炙人口,它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可谓五彩斑澜、美不胜收。 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美学理想和美学情趣,遵循美的规律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美。”散文艺术美的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形神兼备——绘画美(意境美) 绘画是一种造型艺术,它运用明朗的色彩,简洁的线条等手段构图,塑造艺术形象,从而使平面的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题画诗是围绕特定的绘画作品而作的诗。它和绘画相互辉映,组成有机的艺术整体,开掘绘画的深刻底蕴,写出画面表现不出的诗意,艺术家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也有的怀古伤今、讽刺统治阶级的黑暗以及对世风的深忧。它是我国诗歌园地中最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8.
印象主义画派在西方画坛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通过研究光色原理对画面的颜色进行变革,对色彩应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推翻了传统的棕褐色调,19世纪后期在法国成为画坛的主流。印象主义画家们使绘画变得自由,不拘泥于物像的形体结构,重视画家的主观感受,以绘画表现画家独特的情感。印象主义绘画在近代被一批思想先进的艺术家引进,导致中国绘画界重大变革,他们对外光及色彩的追求对我国现代派画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笑》是冰心的一篇优美散文,全文描绘了安琪儿、小孩子、老妇人微笑的三幅画面,笑中充满爱。笑与爱和谐统一,构成了全文无以言表的美的意境。冰心美文,笑在文中,爱在心中,美在不言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切认识“整体”在绘画艺术中的自律性,首先要把握整体绘画的总体:一方面,探求看整体和整体看在画面上的具体表现,想整体和整体想作用在创作中的艺术生命;另一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及其辩证统一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