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活五彩缤纷。但有一些人年纪轻轻就给自己的快乐画上了句号。人啊人“,忧愁”与“快乐”是自己选择的。你为什么选择“忧愁”呢?在烦恼的时候,请多想想从前的快乐吧!“快乐”是由自己的观点、态度决定的。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那么,再苦的生活也不怕,就算是苦中作乐,也能给生活增添几分色彩。快点给生命涂上色彩吧!抹掉心中的“忧愁”,在脑海中写上“快乐”二字吧!苦中作乐也罢,只要能快乐,又有何不可呢?给生命涂上色彩$柳江县…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学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不少人说没什么可写的。是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本事再大,没有米也是无法做饭的。没有作文材料,作文的确是没法写。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这样的“米”,能让我们做出香喷喷的“饭”就在我上学的路上,经常会碰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捡破烂的老太太。我已经看到过她好几次了。同学们见了她,都躲得远远的。每次碰到她,我的心都沉甸甸的。难道她没有子女吗?她冷不冷、饿不饿?一天放学,我买了几块蛋糕,正巧又遇到了她,见她正吃着生米,我就鼓起勇气给了她几块蛋糕。现在回想…  相似文献   

3.
学会自嘲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堪的局面,此时,我们该如何冷静应对,调整自己的心情呢?自嘲便是一种能使自己摆脱窘境的好办法。学会自嘲,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保持心理平衡。小朋友,让我们学会自嘲,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健康地成长吧!主持人:开心果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只跟我们说了他的语文成绩,我们问儿子数学考得如何时,儿子只说数学卷子老师没有发下来。我没有过多地追问。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儿子对我们隐瞒了他的成绩,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我想给儿子一次机会,便问他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没有?儿子竟然面不改色地的回答说没有。我想,再给  相似文献   

5.
心态是一弯明月倒映在水中,让你在平淡中体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雅趣。心态是一轮旭日照耀在身边,让你在失意时看到“阳春回雪时,万物生光辉”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随身带着一种看不见的法宝,一面写着“积极心态”,另一面写着“消极心态”。一个心态积极者常能心存光明远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悦的心态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相似文献   

6.
壹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个自己爱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要是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佛说:因为她是你最爱的人…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16,(Z1):37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一块净地,不希望别人来打扰,以保护自己的一点隐私。但是如果心墙筑得太高,只会封闭自己,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给自己的心理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想知道你的心理围墙有多高吗?请做以下题目。1.某天,你中了一个挑战旅游奖,来到了一座迷宫面前……你看到迷宫周围的环境是: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2011,(32):1
教育管理要点学校管理是校长幸福人生的源泉,校长应该把握管理心理,创造快乐生活。可是,为什么有些校长既不能给自己创造快乐又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经典寓言故事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相似文献   

9.
刘伟 《中国考试》2002,(3):6-47
任何成功都需要条件,学习考试也不例外,但考试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近期的一项对各省、市、医的调查研究表明:考前与考中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试决胜的关键。因此,考试,特别是需长时间准备的考试,要求考生具有一个能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健康心理状态。但是,良好的应试心态又需要哪些心理准备呢?  相似文献   

10.
奋斗无悔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可是如何把我们瑰丽的梦想变成现实呢?现代人喜欢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可是我们在给自己这些心理暗示的时候,是否又真的做到了,会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退缩了、妥协了,失却了信心与勇气呢?人的命运蕴藏在灵魂和行动中,治愈恐惧、达成梦想的良方惟有奋斗!奋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勇敢地站起来毅然前行。奋斗本身就意味着激情、创造与自豪,意味着收获与赠予,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1.
奋斗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可是如何把我们瑰丽的梦想变成现实呢?现代人喜欢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可是我们在给自己这些心理暗示的时候,是否又真的做到了,会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退缩了、妥协了,失却了信心与勇气呢?人的命运蕴藏在灵魂和行动中,治愈恐惧、达成梦想的良方惟有奋斗!奋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勇敢地站起来毅然前行。奋斗本身就意味着激情、创造与自豪,意味着收获与赠予,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2.
我刚考上师范学校时,心理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浅滩。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落人海中,快乐地游走了。有人见孩子太辛苦,就去劝他:“这么多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了,费这么大力气,谁在乎呢?”孩子头也不抬,边捡鱼边说:“这一条小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讲完故事后,老师说:“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拯救所有的人,但只要有一些人的生活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  相似文献   

13.
开心果     
衣服呢? 历史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述古罗马人的故事。 老师:“在罗马有一条很宽的河流。古罗马人为了锻炼身体,每天都在河里游泳。有一个人,每天在吃早饭以前,都要横渡这条河三次。”  相似文献   

14.
身体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那么,怎样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呢?概括起来大约有以下四条标准。 1.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重要的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既不过高地估价自己,也不  相似文献   

15.
<正>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走来,怯怯地叫了声:"老师。""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名来查分数的学生。"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  相似文献   

16.
正不知不觉,高三第一学期已经进入尾声,莘莘学子面对纷至沓来的学习任务和不久之后的高考,压力不言而喻,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高三学习压力是每个学生内心都深深渴望的状态。面对压力,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忽视且简单易行。有人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自己的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呢?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上朝着暗示的方向转变。如果懂得利用言语、环境、动作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中、考场上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而可以超常发挥,给自己带来事半功倍的收效。  相似文献   

17.
送给林凝     
天都亮了,时光流走了,你不是都走过了吗?云都聚了,雨都下了,你不是都看到了吗?一个人活下来,不会那样轻易言败,对吗?生活把握在你自己手中,你可以哀怨无奈地踏上人生之旅,也可以踌躇满志挑战你的人生。一个人,一个有血性的人,你会怎样选择?既然回首令人心痛,那又何必回首呢?面对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它的分分秒秒,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要让自己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生活给每个人的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认真对待,勇敢地实施你的人生计划,有什么好恐惧的呢?做人顶天立地,胆怯什么呢?有时候,人要学会宽容自己,即使孤单寂寞,又有什么了…  相似文献   

18.
说羡慕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 ,或者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 ,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敬佩的心情 ,这就是羡慕。羡慕别人好不好呢 ?好 ,也不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都是羡慕在起作用。比如班里的一个同学学习认真 ,成绩突出 ,羡慕他的同学就会不同的相法。有的同学会想 :嗬 ,他真行啊 ,他学习认真 ,能考出好成绩 ,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于是便发奋起来 ,把羡慕别人的心理变成一股动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而有的同学也可能这样想 :哎 ,他什么时候都考得那么好 ,可是我呢 ?学习老是赶不上去 ,真没出息。…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常会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木桶原理"的本义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然有其合理性。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往往会受到短板效应的影响,某一最薄弱的环节会使一切努力付之东流,这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木桶原理"是不是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呢?是不是每个学生的发展也都决定于他自身"最短的那块木板"——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呢?是不是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紧紧盯住学生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并千方百计使它加长呢?  相似文献   

20.
“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干些什么呢?会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绝大多数的来稿都是写自己如何害怕,如何孤单,于是把房门关得紧紧的,把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等等或者写自己开始很高兴,如何疯玩一阵,继而就感到乏味了。看来这是绝大多数同学一个人在家时的真实情况,但是你也这样写,他也这样写,大家都这样写,就成了一个公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就像我们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大家都挑那条最近的、最容易走的路走,结果就只能挤在一起,塞车、撞车也就难以避免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另辟蹊径呢?条条道路通罗马,为什么我们偏要挤在一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