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的批评报道要坚持。表扬,批评,声音都响亮。批评稿写的好,声音有时更响亮。我们坚持批评报道不能动摇。中央支持,群众欢迎,记者、编辑有很大的积极性。坚持批评报道,必须注意: 1、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考虑到广  相似文献   

2.
批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几年因为不准确的批评报道引起的新闻官司也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是被批评者讳疾忌医、无理取闹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批评稿件不准确或不完全准确引起的,值得编辑记者引以为鉴。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批评报道要注意准确性: 一是事件本身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基础。不真实就谈不上准确,但即使新闻事实本身是真实的,也应注意其准确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可以说,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事即使有,也很少,大部分事物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中某一个方面更突出而已。因此,在批评报道中对事件的定性要准确,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要无限上纲,脱离事件本身的范围和程度;二是不能以偏概全,不因失误抹杀成绩,不能批评某一个人就把一个人说得一无是处,不能批评一件事就把一件事中的积极因素抹杀。  相似文献   

3.
夜班编辑是新闻稿件的"把关人",其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宣传效果、报纸的质量及读者的社会反应。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夜班编辑,除了吃苦耐劳,淡泊名利,甘于为他人做嫁衣裳外,还应该在把握以下几个"准确度"上下功夫,做到出新、出彩、不出错。  相似文献   

4.
如何坚持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我结合自己的采写体会,谈点粗浅看法。一、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采写批评稿,特别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即使记者有话要讲,宁可就实论虚,另写评论,在新闻中尽量少发或不发议论。1983年1月陕西省富平县发生了一起因交通和粮食部门“扯皮”,造成国家粮油调运中断的事件。我经过调查核实,弄清了事实真相和是非。写初稿时,把批评重点放在交通部门上,写了他们的种种歪理,抒发了记者的看法和议论。后细细推敲,稿子长且不  相似文献   

5.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新闻批评具有两重性:即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同样是一个问题,由于批评者在指导思想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批评效果,也就是批评稿件的社会效益问题。所谓批评稿件的社会效益,就是指一篇批评稿件发表之后,既揭露了问题,给人们敲了警钟,又有利于解决问题,给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在实践中悟出,要想较好地实现批评稿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批评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不能本末倒置,以  相似文献   

6.
版面就是报纸的“脸面”,这张“脸”美不美,活不活,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宣传效果。笔者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讲”好版面语言中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好的编辑思想 一个好版面,首先要有正确的编辑思想,其核心就是较为完美地体现编辑部的报道意图和倾向,合理准确处置版上的所有稿件。这就要求组版编辑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较好的理论修养,具备较高的评估新闻稿件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水平,以及基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版面编辑的素质对报纸宣传效果的影响不可小看,熟悉和掌握版面语言,是组版编辑必备的本领。而这一切必须以正确的编辑思想作指导、作前提。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编辑,最怕的就是所发的新闻稿件失实。尤其是在报纸不断扩版,新记者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一张报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张报纸的报格和新闻工作者人格的体现。从这一点上讲,编辑的责任就显得更为重大了。  相似文献   

8.
写批评稿件是件极严肃的事情,它所揭露的问题,不但要让被批评者接受教训,还要教育大家引以为戒。我曾在报纸上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发表过七篇批评性稿件,稿中涉及的问题大多得到解决,起到一定的推动怍用。我认为写批评稿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前提下,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把握批评的尺度,注意批评范围,切不可凭个人好恶以及一  相似文献   

9.
批评稿难写,不仅要慎重考虑社会效果和涉及的方方面面,还需排除种种阻力。除此之外,我发现有的批评稿之所以招来麻烦,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语言运用失当。怎样使用批评性的语言,我有几点感受: 准确。这是新闻稿件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批评稿似应对此要求更严。现实中,有的人一旦受到报纸批评,便火冒三丈,往往“鸡蛋里面挑骨头”,纠缠枝节问题而拒绝批评。1988年夏,我们在制作一组晚报《了望塔》标题时,为了追求文字的对仗押韵而因词害义。稿件标题这样写道:“香精瓶瓶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报纸上,批评稿件是个引人注意、比较敏感而又反响强烈的事物。因为这个,有的职工生怕看到它,有的通讯员甚至记者生怕写到它。其实,批评稿件就象带刺的玫瑰,它香馥扑鼻,逗人喜爱,是报坛这个大花园里的一支鲜花。今年来,我在采写表扬稿的同时,也写了几篇批评稿,其间也听到一些反批评。几番周折,算是尝到了“栽刺”的甘苦。那么,采写批评稿件需要注意什么呢?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与人为善,词真意切。写批评稿件目的在于帮助被批评者认识错误,改过自新,推动工作。众所周知,批评稿件大多反映阴暗面,稍不注意,就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编辑,最怕的就是所发的新闻稿件失实.尤其是在报纸不断扩版、新记者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一张报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张报纸的报格和新闻工作者人格的体现.从这一点上讲,编辑的责任就显得更为重大了.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工作,要求在报道中必须做到客观、公正、真实。这里的真实,在思想观点上,应该是本质的真实,在事实的表述上,要做到不讲外行话,准确无误,要讲科学性,谨防伪科学。要做到不讲“外行话”,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什么都要懂,因此就要多读书,多了解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知识。但是我们所涉猎到的书,不可能都那么恰到好处地对号入座,而我们的采访对象和所要知道的东西,却可能一天一个样,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遇到新知识。怎样解决这个在新闻采访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3.
宣传报道的“度”,指的是对客观事物与新闻报道把握的尺度。记者确定主题、取舍材料、谋篇布局要把握好“度”;编辑选择新闻、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组织报道,更需要把握好“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搞新闻工作,就是在把握“度”上做文章。这篇文章做得好,新闻宣传既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能搞得生动活泼,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如何把握好宣传的“度”呢?我以为应该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掌握好分寸。记者获得的采访线索很多,编辑每天要接触大量的稿件,一般稿件的取舍是比较好判断的,难…  相似文献   

14.
胡羽 《新闻采编》2003,(6):24-25
党 报要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新一届党中央的这一倡导 ,不仅指明了党报新闻改革的方向 ,也向党报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事情都是人来做的。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来做 ,就有高下之分 ,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 ,语言文字怎样 ,群众是否爱看 ,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或编辑的能力和功夫 ;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实效性 ,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 ,在于这张报纸的编辑记者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作风的优劣。“三贴近”要求党报…  相似文献   

15.
报纸编辑,首先应该具有相当强的本位意识,即编辑意识。对来稿做以整理和处理,是编辑责无旁贷的任务。所谓二度创作其实就是编辑对记者稿件的再度升华、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度的责仟意识,敏锐地归结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真”与“实”对舆论监督稿件而言尤其重要。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要全面、公正、客观。这在新闻界已被再三强调。那么,舆论监督稿件的编辑环节在避免侵权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否积极地开展批评,批评是否真实准确,是衡量报纸党性强与不强的一个重要尺度。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关于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要开展好;管,就是党委要把报纸上开展批评这件事管起来.实践告诉我们,报纸不能没有批评,没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报纸就没有战斗力.近几年来,我们注意搞了一些批评报道,有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但也有教训。我们认为,坚持核对稿件事实,是保证批评报道真实  相似文献   

18.
史力 《新闻世界》2014,(1):17-18
由于记者在前方采写,受时间和个人视角的约束,常使稿件存在各种瑕疵甚至错误。一旦带有错误的新闻见报,轻则让新闻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重则会酿成新闻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编辑是新闻活动的后期阶段,编辑的一大职责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把关",确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准确无误。本文对编辑如何做好"把关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核心,是编辑对稿件的提炼和概括。好的新闻标题要做到真实有意义、简洁凝练、新奇诱人、充满美感。为了吸引受众,让受众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信息,受到启迪,编辑必须挖空心思在制作报纸的好标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现在都觉得批评报道难搞,一听说写批评稿,心里先怵了,因为这几年记者为写批评稿扯皮、挨骂、上公堂的不少,可是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报纸不可缺少的部分,写批评稿是记者的责任,关键在《正确》两字上。根据前不久我采写的《民工血泪谁人知》的经过,谈一点自己写批评稿的感受。写批评报道而要爱憎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