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兴中会     
孙中山正式从事革命活动,是从兴中会成立开始的。本文就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社会基础及其发展等问题,略抒己见,就教于史学界。一关于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有过不同意见。根据争论的情况来看,兴中会于1894年11月成立于檀香山之说是无可置疑的。邹鲁在《中国国民党史稿》里说,兴中会在1892年创立于澳门。胡汉民编撰《总理全集》,也注明兴中会宣言是1892年在澳门成立兴中会时发表的。全国解放后,荣孟源  相似文献   

2.
<正>以往,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孙中山的共和革命思想在1894年已经确立,其主要根据是1894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规定有入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现在这一说法受到了严厉挑战。林增平先生在1987年撰文指出:所谓檀香山兴中会入会誓词最先载于1929年出版的《檀山华侨》中邓想所写的《中国国民党茂宜支部史略》,邓想并不是在檀香山兴中会首创时入会的,而檀香山和香港兴中会创会时的会员在其回忆录中都未提及有这样一个誓词,因此这个誓词是不可信的。林先生由此进一步展开论证,认为孙中山当时还不是一个革命家,檀香山兴中会还不是一个革命团体,1895年“广州之役”还不具备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个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优秀代表,,是指导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面伟大旗帜。他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在檀香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纲领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初步形成,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和民权主义思想萌芽的具体表现。接着发动的  相似文献   

4.
1894年冬天,20多名进步华侨聚于美国檀香山,誓要为“改良祖国”做出一番事业。这次聚首诞生了兴中会与《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成了所有人共同的目标。正是这次聚会将掩盖在中国头上那块黑暗的幕布缓缓揭开,才有了百年辛亥的宏伟篇章。从1911年到2011年,100年前激荡人心的一幕依然振奋着一个民族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要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研究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就必须研究平均地权思想。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产生最晚。1893年,孙中山与陆皓东、郑士良等集议创设兴中会时,即立张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说明至少在那时,三民主义中最先产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产生。第二年秋,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孙中山又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订为入会的秘密誓词,亦即是兴中会的政治纲领。“创立合众政府”的提出,说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思想,也已产  相似文献   

6.
先来看这么一道选择题:有关兴中会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孙中山领导建立B.建立于1895年C.成立于美国檀香山D.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参考答案为B项。我们说B项肯定是错了,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应该在1894年而不是1895年,但是,C选项表述也有明显的问题。今天的檀香山(火奴鲁鲁)是美国夏威夷州州府所在地,当然是美国的,但在1894年,它并不属于美国。那么夏威夷群岛何时成为美国的领土呢?在西方势力侵入以前,夏威夷各岛上居住着波利尼西亚人,“夏威夷”名称即来自于波利尼西亚语,意思为“原始的家”。最早来到这里的西方势力是英国传教士,今…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3页写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集华侨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的早期革命活动就是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的;”而第138页所引史料“总理遗嘱”中又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那么,孙中山究竟何时开始投身革命的呢?按照孙中山遗嘱的说法,他投身革命的时间应从1885年开始。孙中山在其自传中说“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从广泛的历史内容来看,它的时间应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起,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止。从狭义的历史概念看,辛亥革命仅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这一章的基本线索,贯穿着它发生的时代背景、它的兴起、发展、高潮和失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为近代中国能实现民族独立、民权平等、民生幸福而奋斗了一生。在他的革命活动中,始终体现着坚持不懈、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是从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从1878至1910年共六次到檀香山。在檀接受西方教育。1894年11月24日创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檀岛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1896年,孙中山首次踏上美国本土,对华侨(含客家)进行反清宣传,旋又于1904年、1909年、1911年三次到美,联络华侨组织洪门(致公堂),建立同盟会,策动致公堂加入革命,并促使致公堂与同盟会实行大联合,成立洪门筹饷局,为革命筹款,直到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孙中山方于1911年12月25日回国,抵上海。本文提出两个观点,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美国革命的继续;客家与美国的关系,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1.
革命根据地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战略性问题.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坚持根据地而取得的.根据地的思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其革命时代曾经提出过,也作过尝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中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起,资产阶级革命派便积极探索着"振兴中华"的方案和途径.他们面对着祖国亡国灭种的危险,审视着欧洲革命与文明的突飞猛进,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所激荡,在兴中会宣言中,他们痛陈了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难:“方今强邻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892年,他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奥门、广州一带,早年就有反清复国的宏图大志。1894年他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后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次年在香港设机关,准备去广州起义,未成。  相似文献   

13.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和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共有历史地图6幅、历史图片41幅(其中彩图4幅)、文字史料14则(其中图表4则)。【例1】材料一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侨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孙中山将华侨誉为“革命之母”,冯自由在《华侨革命开国史》序言中说:“中华民国之肇建,从海外华侨协助之力为最巨。自孙中山先生甲午年首创兴中会于檀香山,以迄革命成功,几无一役不倚赖华侨之资助。近人有警语云,无华侨即无革命,诚确论也。”孙中山的哥哥、檀香山华侨资本家孙眉,为革命捐助资金,以至于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革命组织的纲领、宗旨或口号中都有“驱除鞑虏”一条,如兴中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青山军事学校(训练班)的誓词和中华革命党(后改“党”为“军”)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相似文献   

16.
有这么一道选择题:下列组织成立的地点由东向西排列顺序为①兴中会②同盟会③华兴会④光复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分析过程:第一步,先明确每一组织成立的地点:兴中会在檀香山(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同盟会在日本的东京,华兴会在湖南长沙,光复会在上海;第二步,按照这四个地点在地图上从东到西的顺  相似文献   

17.
杨衢云,厦门海沧人,与孙中山创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被选为第一任会长。他主张共和,反对帝制,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代杰出人物,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8.
王韬最早提出“振兴中国”这一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到底是由谁最早提出的?有人认为是孙中山在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首先提出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不是孙中山,而是王韬。王韬(1828—1897),苏州甫里人,字歿园、紫诠,是我国近代思想界有较大影响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体系发端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于八十年代,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首倡者,也是最早在历史上提出“振兴中国”这一口号的人。王韬在他所著的《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尖锐地批判了清政府卖国求荣和封建腐朽弊政,对于中国所处的强邻环视,虎视鹰瞵的岌岌可危局面,提出当今中国只有“返而自思,以力图振强”。怎样才能“振作”呢?他认为必须“变法自作”。这有“治内”与“治外”两条。“其治内者,在练兵法,达民情”。他提出“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之国也,幅员  相似文献   

19.
正名人链接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出生于贫苦人家,十几岁便为人做苦工,边做工边学习,但他少有大志,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遭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1911年,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原名孙文,因为搞反清活动,被清政府通缉,只好流亡日本,躲在旅日  相似文献   

20.
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创立于一八九四年,即清军被日本侵略军所打败的那一年。这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的正式开始。庚子年(一九○○),东西的帝国主义者为了压制中国北方人民的反抗,联军打入北京,任意屠杀中国人民,并使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狼狈西奔。结果,清廷跟帝国主义者订立了极可痛恨的丧权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