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积雪还没化尽,残冰还没全消,性急的春姐姐,已经匆匆跑来了—— 看,她在柳丝上漫舞,她在花瓣上微笑,她在笋尖上破土,她在风筝上飘扬。  相似文献   

2.
梦里黄手绢     
刀哥 《八小时以外》2010,(11):22-22
住在我们对门的叔叔家有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她当时上高中,我上初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时常系在马尾辫上的黄手绢,好像她独爱这条手绢。那时候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的样子,在梦里我就经常梦见我用手在抚摸那条黄手绢。  相似文献   

3.
田野·梦     
她慢慢地在田野上踱着步。风,撩起她的头发,吹散了她的泪珠,却拂不去她的梦……她有些累了,轻轻地坐下,望着远处的田野,闻着泥土的清香,她渐渐陷入了沉思:外婆在前面走,她满心欢喜地跟在后头,去田野、毛竹山上、池塘  相似文献   

4.
喵喵下乡     
袁瑜浛 《新作文》2014,(Z2):26-26
<正>在城里,有一只叫喵喵的小猫,主人对她宠爱极了。春天,主人为她戴上小花帽;夏天,主人给她吃冰棍;秋天,主人带她去游乐园;冬天,主人给她穿上小棉袄。她觉得在城里非常舒服。这个暑假,主人带她去乡下,她觉得这里非  相似文献   

5.
Side A 我生活在她的光环下她比我大两岁。我穿她的旧衣用她的旧课本。上她念的学校在她的班主任门下。甚至,我喜欢的男孩子都是她的同桌。她是我的表姐。对的。她就是那种杂志上的精品女生,虽然只有我知道她偶尔也会骂一下人,和我打架,但是表面上绝对看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发条山雀     
发条山雀没有夜莺那么漂亮,但她并不介意。给她上发条后,她就在地板上啄食,寻觅着看不见的虫子;没给她上发条时,她就仰起脑袋,瞪着那只麻雀——她不喜欢麻雀,她那锡制躯体内的每个齿轮上的每个齿都不喜欢他。  相似文献   

7.
默儿的家住在农村,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十分想念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默儿喜欢在山坡上眺望远方,因为爷爷告诉她,在山的那头有她的爸爸妈妈。今天在语文课上,年轻的老师告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刘清姝,是在黑龙江省数学年会的课堂教学专场上,场下她的淡定、从容,与课堂上激情、活跃的她判若两人。第一次接触刘清姝,是在送教下乡的长途客车上,她静静地坐着。我们聊的不多,她言语间流露最多的就是学生,学生带给她很多快乐。在她微笑的眼睛里,展开了一幅她和学生共同绘制出的和谐画面。这画面吸引我走进了清滨小学,走进了刘清姝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她象一株生命力无比顽强的小草,把根深深扎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学校是她献出全部心血的地方,教育是她毕生的事业,鄂温克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她最大的希望.她在生她养她的草原上默默地奉献着,年复一年,几十年象流水一样过去,她仍在她的大草原上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10.
青春的转角     
青春少女都是爱美的,更何况是她。她是班花,爱美是她的天性。 每一天,她总会在自己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上别上一个小发卡或扎上一个蝴蝶结。每一天,她总会擦一点护肤霜或喷一点香水。她的抽屉里永远放着一把小木梳和一个心形的镜子,上课时,她总会时不时偷偷地照一下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有没有乱。  相似文献   

11.
一盏灯     
在黄昏的时候,我的幼小的女孩听到她的同伴在窗子下面唤她。她手里掌着一盏灯,用她的面纱遮着,怯怯地走下漆黑的楼梯。在三月的星夜,我正在平台上,突然听到一声哭喊,我连忙跑过去看。她的灯儿已经在盘旋的楼梯上熄灭了。我问她,"孩子,你为什么哭?"她在下面苦恼地回答说:"爸爸,我把自己丢失了!"  相似文献   

12.
正【原文】纸做的玫瑰花清晨,天刚麻麻亮,米娜摸着黑穿上了昨晚搭在床头上的那件无袖长衫,紧接着她又翻箱子,寻找衣服上的假袖子。箱子里没有,她又在墙壁的钉子上和门后边找了一阵子。她尽量不弄出响动,免得吵醒和她睡在同一间屋里的瞎眼的祖母。当慢慢地习惯了屋里的暗淡光线时,她发现祖母己经起床了。于是她就到厨房去问祖母把假袖子放在哪儿了。  相似文献   

13.
依依几乎是六年级最优秀的学生,她不仅备科成绩全优,还颇有音乐天赋,参加歌唱比赛几乎次次都能拿奖。最难得的是,她还很热心,很喜欢帮助别人。在班里,老师把她树为榜样;在家里,她是家长的宠儿。最近,她在一次区级抽测中成绩突出,再一次成为“风云人物”。她很喜欢上我的音乐课,在师生情感上,她也比较依赖我。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株小草,一株扎根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小草。知识是她的土壤,孩子们是她的希望。她在生她养她的草原上默默地奉献着。  相似文献   

15.
小方 《良师》2011,(8):30-31
她,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1806年3月6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显现了文学上的才能。在她出生的年代,英国还很少有女孩子上学读书。她的弟弟教会了她古希腊文,因为她渴望读《荷马史诗》。然离了她,绿荫远离了她。生命,只剩下一长串没有欢乐的日子;青春,在生与死的边缘上黯然消逝。  相似文献   

16.
十三岁上初一那年,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叫她起立分角色朗读《皇帝的新装》。因没听清,她站起来不知该做什么。老师以为她在开小差,重复了两遍,她仍一脸茫然。在老师与同学们的不解中,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听力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清爱 《初中生》2009,(1):12-14
说实话,我有点讨厌这孩子。如果上美术课,她画出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鸟,我会表扬她,甚至会觉得她有画画的天赋。可她偏偏把几只惟妙惟肖的鸟儿画到了作文本上。那天我在课堂上布置一篇作文《鸟》,同学们都写得很起劲,她也坐在角落里专心致志地写着画着。当我走近她时,  相似文献   

18.
“吱——”,门被推开了,一道长长的影子映在月光下。她来到院中央,忧伤地坐下来。她明白自己的命运——无非就是几天后成为一个南下的打工妹!她忧郁地抬起头,看着头顶的月亮:银白的月光有些清寒,冷得她心里直打颤!她恨自己不争气,早不病,晚不病,为何偏偏在中招考试这节骨眼上病了呢?在考场上,她觉得头有千斤重……几场下来,她已疲惫不堪——考场上她尽力了。是的,她已尽力了!从考场上下来,她安慰自己:上苍是公平的,她会看见自己是多么努力,她会保佑自己的!回到家中,她一直为自己祈祷。昨天,分数下来,她懵了:连分数线都没上!这让她跌入了可怕…  相似文献   

19.
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  相似文献   

20.
葵花走失了     
杜小蕊不爱上代数课。她的代数书下面总是藏着一个手写本,她拿一支彩笔在手写本上画葵花。她自己编的小辫永远松松垮垮,左边那条总像就要散开。她画得极认真时,小辫的辫梢就快要随着她低下的头匍匐在课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