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引] 近日连续读到几篇歌颂亲情的时文,一遍一遍反复地读,读着读着,便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把这组佳作推荐给大家。七月,酷暑难耐,高考考场外聚集着陪考的家长。有位母亲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躲到树阴里,而是站在炙热的阳光下,久久地遥望着考场。这,只不过是为了实现一个微小的心愿而已。请看--  相似文献   

2.
感谢     
新的一期《山东教育》又来到了我的手中,望着你那熟悉的面庞,闻着你那淡淡的墨香,读着你那一篇篇真挚、生动的文章,我又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小小的时候读过一篇安房直子的童话,名字叫做《手绢上的花田》。我那时读着读着便觉得被带入一种奇特的旅行中去,是迫不得已却又情不自禁。  相似文献   

4.
王颖 《小学生作文》2023,(12):30-33
<正>这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小壁虎借尾巴》。这节课上,小朋友们读着读着课文,竟然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桐桐老师,我发现这篇课文和之前学的《棉花姑娘》很像,棉花姑娘和小壁虎都是开始时很难过,最后变得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偶尔读到一篇有关农村家庭教育的文章。读着读着,思绪却离开了这篇文章。于是,有了下面一些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国有近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了大部分。中国有3亿多个家庭,农村家庭占了大部分。中国有3亿多儿重(0~18岁的未成年人),农村儿童占了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拿起语文书,开始阅读《金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读着读着,我便下定决心:校长论坛那天的研讨课,就上这一课了!  相似文献   

7.
送走了朝夕相处六年的孩子们,享受着暑假的轻松和愉快,心里却觉得空荡荡的.于是,读书便成了此时的精神寄托. 翻阅着一摞摞的书刊,我再次走进了老朋友--<班主任>.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读着<班主任>中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如同遇见了一位位良师益友,真正地享受着班主任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课文,它打破了我对选入语文课本的时文的偏见。先前我见到的,读到的,成天斟词酌句的文章都是一个调调的。这一篇全然不同。全然不同。这是一篇悼文,是杨振宁先生怀念他的挚友邓稼先的文章。我粗粗地翻阅了第一遍,然后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全文读了下来,读着读着,难抑内心的激动,哽咽了。  相似文献   

9.
从做教师到办刊物,这一 路走来,我感触最深的 是要担负起关注孩子的责任。否 则,愧为人师,愧为父母。为了担负 起这沉甸甸的责任,我不敢有丝毫 懈怠。 我曾读到一篇题为《娘,我的 疯子娘》的文章。读着读着,心为之 一颤,于是叫来女儿阅读。女儿当  相似文献   

10.
这篇作文写得可真好!说它好,是因为它写得很真,写出了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不过我在这里想要告诉同学们的是,痛苦也是一种美。不错。这篇作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痛苦,一种深深的痛苦,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但这篇作文对于读者来说,却是一种美,一种感动。比如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想要对作者说点什么,而且我相信好多同学读着这篇作品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想要把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告诉给这位作者,想要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来减轻作者那深深的痛苦。“人之初,性本善”嘛,为善之心,人皆有之。你说,一篇作文能激发读者这样的情感,它不是一种美吗?我还要向同学们指出的是,我们不是说作文要  相似文献   

11.
我爱看书     
我爱看书。有时一本书会使我醉心于其中而忘乎所以。有一次,妈妈布置我写一篇日记,我愉快地答应了。当我正在找日记本时,书架上那本《格林童话》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想:不如先看看书吧!待会儿写日记也行。于是我拿起《格林童话》,坐在书桌旁津津有味地读着,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忘  相似文献   

12.
荐读人语: 几天里连续读到三篇歌颂母爱的时丈,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这组佳作推荐给大家。读朋友们,如果你也想经受一次情感上的冲击,接受一番灵魂上的洗礼,那么就请认真地读一读,好好地品一品吧——  相似文献   

13.
水香     
蒲棒上,立着一只蜻蜓.也许是嗅着水的香气了,振翅一飞,薄翼轻触水面,滑向湖的深处去了. 水是有香味的.李贺《月漉漉篇》:"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读着这样的句子,鼻尖会掠过一缕幽幽草香.至于苏轼"闻香","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嗅着湿漉漉的扑鼻水汽,一方水码头的繁华人烟,就在依稀不远处了.  相似文献   

14.
江窈 《湖南教育》2007,(1):36-36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抓课文的辫子,找课文的茬。小学二年级中有一篇课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看完了老师播放的成语动画片后,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这时,只有我们班的司豪宇坐在座位上不出声,突然他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相似文献   

15.
曾读到一篇题为"一棵歪脖子树"的文章,文中叙述了一位小男孩在"淘气"中的成长经历.读着读着,我独生女儿的形象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她不正是一棵歪脖子树吗?说她"歪",是因为她的脾气、她的性格、她的习惯、还有……  相似文献   

16.
<正>主题揭示我们经常会写一些表达自己感悟的文章,比如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看完一部电影,写一篇观后感。我读过不少同学写的此类文章,读着读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他们都犯了一个“通病”——用大量篇幅在写“作品介绍”,要么引述原文内容,要么概括故事大意,而自己的感悟少之又少。今天,就让我带大家梳理一下思路,学习如何写好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窗外,春日融融、东风习习。我伏案展读着这一篇篇流自心泉的文字,仿佛眼前叠现着一帧帧园丁春秋图,耳畔吟唱着七彩人生诗。是的,它们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的应景之作。诉的是衷肠,吐的是心曲,“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这里有欢笑、眼泪,有迷惘、觉醒,更有热烈的希冀和执著的追求。虽然抒写的是教师个人的生活与情怀,却与社会主义祖国四十年来的时代大潮息息相关。“小我”融于“大我”之中,犹如滴水融于大海,永不干涸。  相似文献   

18.
桃花源新记     
夜深了,窗外天色如墨。我在屋内细细品读着《桃花源记》。读着读着,我仿佛看见一座苍郁的高山,山上雾气朦胧,山脚下有一幢小木屋。木屋外的草坪上摆着桌椅,桌上摆着一个茶壶,翘起的壶嘴正冒着袅袅升腾的热气。椅子上坐着一位老人,他花白的胡子与头发在日光  相似文献   

19.
路径     
或许因为胡弦首先是一位诗人,所以他写出的散文总有一种精致。他携带着一颗诗心漫步时就形成了散文。这散文,读着筋道,语言藏着诗的锋芒。  相似文献   

20.
清扬 《新作文》2013,(Z2):96
在编辑这一季的放胆获奖作文集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一次成长。看到一个又一个小作者的笑颜,读到一篇又一篇的佳作,我能感觉到,他们和它们就像一棵棵小树一样在拔节长叶,在尽情喝饱雨露,奋力向上伸展身体,展示着自己天然无雕饰的性情。读着看着,我被打动了。我的思绪时而伴着文章里的情节飘飞,时而又回到了自己的记忆里,想想那个时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