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当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后,当我们身处语文课堂,带领学生凭借教材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讲究其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一、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好语文的前提 语文教师是认真钻研教材还是依赖教学参考书,这是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分水岭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入钻研教材的“潜水”本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智慧闪烁。教师如何处理小学语文教材,这体现了教师的一种创造、一种智慧、一种理念。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处理如能体现虚实之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则会呈现一种简约有效之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备课前自然要“钻研教材”,钻研方法之一是读。但是,“教材化”阅读是没有自由的。  相似文献   

5.
了解语文教材的编辑是语文教师钻研和使用语文教材的一个前提条件.研究语文教材的编辑,主要在于明确编辑思想、编选原则以及编排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师也许并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用教材教"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材的钻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研读,整体把握,充分体现钻研教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无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在语文教材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审美源泉。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摄入语文各种信息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下面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一、钻研教材,发掘“美”要使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还需教师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当然,备好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艰苦劳动.这要求教师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可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包罗万象,分布较为零散.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备好课.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是凝聚了专家、教师智慧的文本,只有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对于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12册的课文《山中杂记》可从有效钻研教材和科学处理教材两个方面进行。一、有效钻研教材1.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入理解课文,首先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感受马的温驯、妩媚,狗的可爱、驯良,猫的活泼、欢悦,鸟的美丽、可爱,虫儿的可爱,以及它们感人的亲情来体会作者对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虽可在深入了解学情和钻研教材后预设其可能的目标和过程,但其过程的流向和目标的实现却有一定的或然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生成的,要靠一定的机缘。而契机的抓住,则完全依赖我们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语文新教材在全国已经广泛使用了,由于新、老教材在课程目标和编排体系上变化较大,不少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有很多困惑。如何解困释惑,笔者试谈几点认识。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载体。一方面,我们是教材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要有自己的钻研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顺应教材编者的意图、作者的旨趣、学生的阅读意向、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和相关专业理论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各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教学重点等准确把握,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系统、范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等内容要素进行科学而艺术地加工、转化和创生,实现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达成教学目标的技能.区分语文教材研读类型,把握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的训练策略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有效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教改中,语文学科领域出现了不少错误倾向。非科学的语文教材观,是导致这些错误倾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应当围绕“认识语文教材”、“钻研语文教材”、“使用语文教材”,对非科学的语文教材观进行具体深入的评析,指出其错误所在,以便提出解决办法。在当前新课改大背景下讨论语文教材观决非多此一举,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教材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教材钻研的深度是教师课堂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语文教师钻研教材总是从解读文本开始的,但往往很多小学老师解读文本过于缺乏耐心和细心,这并不是说他们花在钻研教材方面的时间不够,而是定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艳霞 《中学文科》2007,(11):147-147
弹指一挥间,我执教已经十几年了。担任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平日里愿意多读课改资料,多钻研教材,在别人身上也学到了一些经验。以下是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点滴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反复论证和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例子和凭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读懂并学会写作同类的篇章。然而。只要我们作一番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在以往和当今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把认真钻研教材摆到重要的位置,而是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7.
空白是指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所隐伏的语言文字、故事情节、思想感情、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这种教学艺术的运用,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课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细读文本与钻研教材间所存在的是“源”与“流”、“本”与“末”的紧密关联,本色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站在教师、学者与读者的立场,指导学生细腻深入地感知、阐释、品味文本。换言之,教师应当从“教”、  相似文献   

19.
空白是指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所隐伏的语言文字、故事情节、思想感情、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这种教学艺术的运用,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玮 《江西教育》2002,(22):24-25
能从理解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创新能力和选择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这只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要把钻研教材所得有机地组织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则必须讲究处理教材的艺术。因为教材处理艺术最能显示教师的才华,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尺。为此,笔者简要阐述处理教材的原则和方法。一、处理教材的原则要把握处理教材艺术的真谛,必须掌握处理教材的原则。一般来说,处理教材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整体性原则。从纵向看,现行通用教材实行单元教学,每篇教材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