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窗启思人,从来到世界那一刻开始,就沉浸在恩情的海洋里。父母的生养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扶之恩、邻里的关照之恩、前辈的提携之恩、对手的激励之恩、陌生人的接济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社会的培育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地球的承载之恩……世界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而我们能够回报的实在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以感恩的心态关注人类的生存,将目光投注到遥远的未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时,我们感谢环保工作者;乔迁新居时,我们感谢建筑工人;捧起饭碗时,我们感谢农民朋友;享受空调的凉风时,我们…  相似文献   

2.
从道理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要感谢老师教育之恩,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之恩,感谢各行各业的人,要感谢党和政府之恩,要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让学生搜集有关感恩的材料,并在班上交流,将感恩付诸行动,让学生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3.
王新丰 《新高考》2013,(4):40-42
一、习作要求 ]某英语报征集“学生习作”稿件,话题是“感恩”。假如你是某中学高三学生李华,即将参加高考。请你以“Learning to Be Grateful”为题写一篇短文,向该报投稿,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相似文献   

4.
话题内涵中国人历来讲究"知恩图报",主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感恩"的范围是广泛的:(1)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2)感谢社会的养育之恩;(3)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而知恩、识恩、报恩也是人们都应该拥有的基本道德。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旨在教育学生感谢父母从小到大的养育之恩,感谢教育自己的学校的培养之恩,感谢在面临困难伸出援助之手的帮助之恩。一步步地培养和塑造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不具备的责任意识,同时教会他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生道理。  相似文献   

6.
常远 《下一代》2014,(1):10
正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  相似文献   

7.
常远 《成才之路》2013,(17):3-I0001
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8.
严煜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31-133
知恩、识恩、报恩是当代大学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操守.大学生感恩教育应把握时代性,主要体现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学校培养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感谢社会熏陶之恩.从构建和谐校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责任意识、尊重意识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高伟 《中学生英语》2010,(10):33-33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感谢.而实际上我们却没有表达感谢之情。忙碌是借口,忘了是实情,关键是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读完这篇短文赶紧去感谢你应该感谢的人吧.让感谢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在独生子女增多的今天,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当,一些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意识,在家里是"小皇帝",在学校目空一切,我行我素。作为班主任应经常收集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典型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踏上人生的征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已的人。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社会的养成之恩。从而加强职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您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您却能如此地关心我们,陪伴我们。除了父母,除了老师,谁还会这样待我们呢?所以,当我们再长大三岁,回忆往事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师恩如海’,什么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寒假前,3000多封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为主题的感恩信从襄樊五中校园寄出,这是襄樊五中以“过中国年”为主题的寒假活动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在世,无时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恩惠,父母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意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现在许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社会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青少年感恩教育意义重大。一、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必要性1.家庭缺乏…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与享受,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许多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与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知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培育之恩。在他们的眼中别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根本就没有回报意识。问卷  相似文献   

15.
学会感恩     
在我们生命历程中,有一件事值得我们特别的珍视,那就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邻居的帮助之恩,陌生人的关照之恩,都需要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灵去感谢,用实际的行动去回报。这就是我所说的感恩,对别人的感恩。曾看到过一句冷峻的话:  相似文献   

16.
真情留言簿     
萌,事情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我永远永远都会是你的小妹妹!莹莹华,一切都是我的不对,你千万不要再生气了。曾经拥有过就很美好了,我不会再要求你做什么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秦秦丹,即使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朋友了,但我仍然希望你快乐!不知道你是否能原谅我,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我很希望可以和你再成为好朋友!雪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请你们放心吧!另外,祝于洋、朱国庆、崔立洋、赵丹在中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虽然我们快要分开了,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永远…  相似文献   

17.
人生在世,要感谢的人很多。要感谢的人,大致可以分为明暗两种。明的一种是,他知道他有恩于你,你应该感谢他,当你拎着好烟好酒或者揣着装钱的牛皮纸信封登门致谢时,他丝毫不感到惊奇,因为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暗的一种是,他无意之中对你有过帮助,你对他一直心存感激,他自己却不知道,有一天你忽然对他说一声谢谢,他也许还感到有点儿莫名其妙呢。  相似文献   

18.
当前,感恩意识和慈孝观念的缺失非常普遍。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许多人丧失了孝心和赡养观念,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孩子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  相似文献   

19.
投桃报李     
<正>感恩自古就存在于我们的血脉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感谢朋友的相知之恩;“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我们感激贵人的知遇之恩……此外,我们常说的“投桃报李”“结草衔环”都是讲感恩的,而且我们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感谢很多人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是一个正直的人必备的品德。感恩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心地坦荡,胸怀宽广,才能一生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鉴于此,本期特策划一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