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增长缓慢,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以日本为实例,通过选取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日本茶叶消费量、日本茶叶年产量、日本对茶叶进口标准的修订等因素,运用增广恩格尔-格兰杰(AEG)两步法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茶叶出口日本贸易额的长期影响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提高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这与人民币汇率低估不无关系,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也颇受争议。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似乎日本的经济衰退和日元升值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导致了日本经济的衰退,而是由与之相配套的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的。文章通过日本对日元升值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剖析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的通货紧缩机制,从而找出适合中国目前状况的宏观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3.
至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全面升值态势,其中,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1.11%,对欧元汇率升值10.59%,对日元汇率升值5.02%.2009年逐渐趋于稳定.2010年温州外向型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产品价格竞争力是否会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通过对温州外向型企业贸易相关数据的分析,从理论、实际、原因三方面讨论了人民币升值对温州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并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汇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和调节贸易收支的杠杆作用。现有文献中,对汇率及国际贸易收支之间关系的论述很多,但所采取的指标和计量研究方法比较凌乱和分散,不利于对相关问题系统地进行理解。通过澄清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贸易收支等关键概念,回顾了关于二者之间相关性的一系列文献,总结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一般规律,阐述了进行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弹性”(弹性分析法、马歇尔.勒纳条件)和“时滞”(J曲线效应)。针对国内外学者所作的实证分析,将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影响关系概括为以下三种:单向、双向和不存在长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同汇率之间的回归来探寻商品进出口同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作用比较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变动与进出口量的相关系数不高,说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不高,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有借鉴意义,中国在努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与东亚各国的贸易关系和汇率合作,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努力改善与日本及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0,(6):36-47
本文通过构建NARDL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在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仅与中欧贸易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中美和中日无此现象,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没有存在显著的J曲线效应。分时间段来看,人民币对贸易的非线性主要表现在2005年8月到2014年7月这一时期,且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反J曲线效应,而对欧元区和日本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们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统计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改变了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原有的长期稳定的对应关系,且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运用人民币汇率来调节我国的贸易收支。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较为合理的进出口对数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进出口贸易与汇率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文中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与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大,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泉州市贸易收支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各经济变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泉州市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并不显著。以泉州为例,得出四个方面结论,对福建省其他地区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在中日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三种类型。在它近30年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暂停、限制、降温等各种复杂的过程。2008年,日元贷款已经停止,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方式与援助重点也将发生很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产生背景、政策演变、实施状况及其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汇率与日本出境游之间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汇率是影响日本出境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汇率变动过程中.日本政府基于经济发展态势利用相关政策引导出境游的发展。阐释日本出境游与汇率互动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对我国出境游的现状及发展提出相应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本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日本历届政府一直毫不动摇地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举国上下,官民协力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日本现代化发展的每个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都十分重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日本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大军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 21世纪全球化战略,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应当从日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得到很多启示,从中借鉴和吸取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元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并采用季度数据研究1991-2005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的关系,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但是由于汇率的弹性系数较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韩贸易收支的影响有限;短期内,实际汇率变化对中韩双边贸易的作用没有时滞,升(贬)值会立即恶化(改善)中韩贸易收支.据此可以判断,当前人民币缓慢升值会给中韩贸易收支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抵制日货运动是民初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广大民众参与外交、反对日本侵华的一个重要方式。持续不断的抵制日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对华政策,进而间接影响了民初政治的走向:它使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在侵华手段上向温和的方向发展,也牵制了日本对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的参与和支持,在客观上对中国政局的变换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抵制日货运动也使日本从列强的联合阵营中分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对中国革命的联合干涉,日本也因此加紧在革命阵营中寻找新的代理人,对中国革命阵营的分裂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大慧 《教学与研究》2005,12(12):36-42
战后日本政治史是一部"保守"与"革新"相互对立与斗争的历史.从保革对立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日本政治是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的保守化,自上世纪80年代起日渐明显,在冷战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总体保守化"倾向.这种保守化潮流的形成,固然与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其中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能低估.今后日本的保守化趋势无疑会继续发展下去,并将对日本的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圆仁法师(794-864),又称慈觉大师,是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公元838年前往中国求法,历经9年方始归国,曾写下《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誉为日本的玄奘。通过对圆仁法师在中国9年的经历,可以分析其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经历了自明治时期以来100多年的历史,由模仿、探索走向创新,最终形成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日本的迅速崛起与日本重视教育、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有莫大的关系,尤其与高等教育政策有密切联系。日本高等教育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显示,日本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建设强大国家的战略,改革均以立法形式推进并设立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9.
公民馆是日本社会环境下独特的产物,在日本的社会教育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至为深远。公民馆是一种从小区中发展出来的自发性组织,是集综合社会教育、社交娱乐、自治区振兴、产业振兴、青年养成等目的于一体的中心机构。公民馆以《社会教育法》为推动的政策依据,自战后以来,历经设置期、稳定期、探索期、改革期至停滞期等阶段。近年日本地方自治体出现发展新动向,即指定管理者制度的产生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参与,这给公民馆运营带来变化,社会教育的小区共同体意识出现瓦解。因此继承公民馆理念,实现小区共同体再生,是日本终身教育今后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爱国历史学家,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为此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日本古代历史之虚伪,以打击敌人的民族自信;二是探索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以警醒国人,并指出在侵略面前,中国人民只有抗战,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