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收藏》2010,(9):28-28
汝窑是中国古瓷窑里颇具传奇色彩的窑口之一,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河南汝州而得名。在宋人史料中即有“汝窑为魁”的记载,明清文献中汝窑瓷器也多被视为宋代诸窑之首,  相似文献   

2.
赵永川 《收藏》2015,(7):147-150
汝窑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许昌及汝州一带,这里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以汝州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之内,瓷土、釉药、燃料资源丰富,制瓷条件得天独厚,在宋金元时期烧造出了影响中国陶瓷史的临汝青瓷、汝窑青瓷、张公巷窑青瓷、钧窑青瓷。本文简要对北宋宝丰清凉寺窑场烧制的汝瓷天青釉成因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赵青云 《收藏》2010,(9):29-33
汝窑为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一,享誉海内外;又以生产青瓷而著称,博得“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赞誉。汝窑瓷器工艺精湛,釉色玉润,素雅脱俗,造型秀丽,深得广大民众的青睐和皇家、贵族、文人雅士赏识。到了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1,(4)
源浩艺术博物馆陶瓷研修班依托馆藏上万件官、民窑标本设立,以北京出土的景德镇窑瓷片为主,窑址出土瓷片为辅,涵盖钧窑、定窑、越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德化窑、龙泉务窑及河南青瓷、高丽青瓷等十几个窑口的瓷片。特别是近百件景德镇民窑绝对标准器(干支  相似文献   

5.
定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县宋代隶属定州,故得名定窑。定窑始烧于唐代,以烧造光素白瓷为主,分精粗两种,精者与邢窑难分伯仲。到宋代定窑工匠改革烧造工艺,始创覆烧法,产量剧增,并以刻花和印花装饰瓷器,遂使定窑名扬天下,北宋早期曾经一度为宫廷进贡,主要品种是盘、碗等日用瓷器。定窑盘、碗多采用覆烧法,口沿露胎没有釉,俗称"芒口",使用时不尽如人意,需要另镶金、银、铜口。故  相似文献   

6.
正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的青瓷窑场,在北方青瓷窑口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考古资料显示,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中唐时期青瓷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晚唐青瓷烧造技术基本成熟。五代末烧造的天青釉,更是精美绝伦,堪与越窑秘色瓷平分秋色。北宋时,耀州窑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期,其烧造的青瓷已占据耀州窑瓷器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以印花和刻花装饰为代表的风格,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耀州窑也影响了众多其他地区的窑场,形成了以耀州窑为中心窑场的瓷窑体系——耀州窑系。金代的耀州窑瓷器虽质量已  相似文献   

7.
刘金成 《收藏》2012,(15):54-59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精湛,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1980年10月29日,高安元代窑藏出土239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168件。本刊今年第六期杂志发表了《高安元代窖藏龙泉青瓷(上篇)》,介绍窖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列举了窖藏出土盘类、洗类和碟类器物,总结它们的造型和装饰特点。本期发表下篇,介绍窖藏出土碗类、高足杯和罐类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7,(1)
正尚食局是自北朝以来多数王朝宫廷内专掌"供御膳羞(馐)品尝之事"的机构。带有"尚食局"铭文的瓷器仅见定窑白瓷,品种为碗、盘等食器,通常以印花或刻花装饰,纹样以龙凤、花草为主,均为芒口覆烧,铭文多为烧前阴刻,也发现少量印文者(图1),器物面貌大抵介于北宋和金代之间。北宋末徽宗朝和金代都曾设有尚食局等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陕西彬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墓出土一批瓷器,其中青瓷器均可判定为耀州窑瓷。由于出土在五代纪年墓葬中,它们的断代价值极高,有助于解决五代耀州窑青瓷断代及烧造特点等学术争议,也验证了“裹足釉支钉烧”确为该窑五代青瓷烧造特征之一。冯晖墓青瓷托盏曾收录于《咸阳文物精华》,《五代冯晖墓》考古报告(重庆出版社,2001年)也已面世,但未就出土瓷器的窑口予以  相似文献   

10.
张佳宏 《收藏界》2013,(7):128-131
我国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口位于陕西省耀县的黄堡镇,古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宋代、金代、衰于元代。耀州窑所生产的古陶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红釉、白釉、绞胎釉、三彩釉、青釉等,工艺有绘画、印花、刻花、划花、剔花、  相似文献   

11.
冯小琦 《收藏》2013,(15):172-173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禹县,目前已发现窑址上百处,其烧瓷时间创于唐而终于元。以八卦洞窑为代表。八卦洞窑经过1974年的发掘取得了可喜成就,解决了大量传世官钧窑器物底刻数目字的花盆、樽、洗等的产地问题,出土标本表明这类器物是北宋后期为宫廷烧制的陈设用瓷。除烧钧瓷外,八卦洞窑还烧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等民间用瓷。2004年对官钧窑的调查发掘又取得了新的资料,可以看出其烧瓷时间延续到明代,因而对官钧窑的年代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有的专家认为是明代器物,一部分专家坚持为宋代,也有专家认为这批器物的时代有早晚之别,即既有宋代,  相似文献   

12.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耀州窑的陈炉窑场,创烧于金代后期。金末元初的产品仍以耀州窑传统青瓷为主。但在耀州青瓷日渐衰  相似文献   

13.
禚振西  杜文 《收藏界》2010,(2):49-54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  相似文献   

14.
一、元代定窑及仿定器钩沉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太平老人撰《袖中锦》中就把定窑与蜀锦、浙漆、吴纸等各地名产间列为天下第一。由于介休、揄次等其他窑口的竟相模仿,因此形成了宋代以河北曲阳涧磁村,  相似文献   

15.
西安  晓明  天竹 《收藏》2014,(21):158-159
初秋时节,陶瓷收藏家们十分关注的以耀州窑为主题的首届古陶瓷艺术沙龙,在西安柴扉阁举办。虽然与会者不多,却聚集了耀州窑最著名的考古学家、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负责人、收藏家、企业家,以及陕西两家最重要的文化与收藏媒体。柴扉阁博物馆馆长黄晓明简略介绍了耀州窑的历史成就。耀州窑创烧于唐代,终烧于明代,历时800余年,影响到河南临汝窑、宝丰窑,南方广州西村窑及广西的永福窑等诸多窑口,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中国陶瓷史》一书将耀州窑定为六大窑系之一。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乔连学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6)
正五代十国时期,尽管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但南北各地依然烧造出了一些名瓷佳器,尤以浙江越窑、陕西黄堡耀州窑与河北定窑产品为代表。其制作工艺与唐末、北宋初相承接,产品在造型、装饰、釉色、釉质及支垫烧工艺方面密切关联,同时展现出新的面貌与风格。造型工艺与特色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烧造工艺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窑  相似文献   

17.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之一,按权伯华先生在《古瓷考略》中指出唐寿州窑在今安徽寿州。这里所指的寿州,即今安徽寿县、淮南市上窑镇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在唐代隶属寿州府,故名。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30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中国陶瓷——汝窑瓷器”邮票一套四枚。汝窑邮票发行将引起广大集邮者及文物爱好者的关注。围绕着汝窑有许多有趣的话题,汝窑窑址之谜就是其中之一。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五大名窑中汝窑存在时间极短,传世器物极少,汝瓷的天青釉色使人神魂颠倒。汝窑的窑址自北宋后便渐渐不为人知了,成了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1)
正定窑是中国古代白瓷名窑,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至燕川村一带,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因古代隶属定州而得名。金人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诗句,北宋苏东坡亦咏叹"定州花瓷琢红玉",足见宋金定窑白瓷风靡天下。定窑创烧于中唐,勃兴于晚唐五代,历经北宋,金代的辉煌鼎盛,衰落于元代。在长达700余年的历史中,它是中华大地上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精细白瓷窑场。明代以后,定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紫定""黑定""绿定"等颜色釉瓷,以及描金定瓷、惟妙惟肖的象生瓷都被视为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20.
数年前有北方藏友打电话问我,“杭窑”是什么窑口,我一时竟发呆无语!近年来南方古瓷收藏圈子里“杭窑”之说不绝于耳,至于何时何地出自何人之口,已无从稽考。我想最大的可能是近年杭州城大规模建设开发,特别是对南宋皇宫遗址的挖掘,一时间出土了大量宋代各窑口瓷器残件,尤以龙泉、官窑、定窑、湖田窑多见,笔者通过对标本实物和窑址采集标本比较,认为所谓“杭窑”瓷器其实就是南宋龙泉大窑烧造的青瓷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