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风建设:前提、关键、手段和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着眼于4个方面:科学认识“学习”,让大学生学会学习,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前提;学风建设必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规范相约束,才能奏效;抓好教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是优化、促进高校学风的有效手段;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既能孕育优良学风,也能保持学风特色。  相似文献   

2.
对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成 《教育探索》2009,(3):69-70
目前,大学生学风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少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缺失、学习状态较差等问题.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重视学风建设;以完善制度为基础,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以师德、师风和教风引领学风;强化教育管理,以弘扬正气为根本督导学风;加强"三项建设",以浓厚的成才氛围培育学风.  相似文献   

3.
杨珺 《教师》2023,(22):12-14
学风建设是高校培根铸魂的基础、立德树人的关键。文章以西部某地方高等师范学校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涉外班的8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良学风建设研究。文章先基于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和学风建设要求,提出了创新学风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学风建设制度体系等要点,然后提出构建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在培育优良学风上精准发力;以四步工作法为重点,在培育优良学风上大胆着力;以活动为契机,在培育优良学风上巧妙借力;以管理服务为保障,在培育优良学风上持续用力的“四维并进”的学风建设体系,以期为高等师范学校本科班级优良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过程控制和目标导向学风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宁波大学结合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切入点,提出了基于过程控制与目标导向的学风建设新思路,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学风建设的新体系,同时处理好了学风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学风与教风的关系;学风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关系;学风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学风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学风与学生科研创新的关系等,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基于过程控制与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进行了“以晨读促学风,培养学习习惯;以考风促学风,端正学习态度;以竞赛促学风,培养实践技能;以考研促学风,提高培养质量;以就业促学风,培养学习动力”的“五促五培”的学风建设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常规机制是由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学生基础、学风现状所决定的。其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性、长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创新思维、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其主要途径有建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学风建设;充实学风建设队伍,加大以教风带学风的力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机制;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为互补,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注重培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风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体育专业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较严重;学习投入不足,缺乏吃苦精神;纪律观念淡薄,违纪现象普遍等学风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在实践中坚持"五个促进"来实现学风转变,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任务,能充分反映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文章介绍了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价值,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但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过于看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于看重校园文化单一性价值;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风建设为基础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优质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风建设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与特色所在。海南师范大学以教育塑学风,以管理督学风,以科研促学风,以活动带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关怀倡学风,有利地推动了学风建设,崇德尚学、尊师守纪、争先创优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禧 《教育探索》2011,(3):101-102
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教风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育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付春新 《文教资料》2014,(8):104-105
学风建设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当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学生的主动性不够等。针对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风促进学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四个角度审视了高校学风建设,认为学风建设的本质不仅在知识传授,更在于教育主体的精神与理念的构建,提出以生成、建构、开放的知识观来推动学风建设理念的重建;以隐性知识和课程的挖掘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彰显教学的育人价值和学术价值,突出教育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主动发展,凸显学习者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本文提出: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搞好制度化建设,保证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兴起;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春燕  李金萍  刘强 《教师》2013,(11):23-24
直面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有关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顽疾问题;笔者提出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学风建设工程,切实转变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有力保障。本文介绍了学风建设的"点线面结合"方案、学风"事前控制"机制及以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为载体,营造良好学风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下,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及特色,思考学风建设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原则和策略。要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以信念立学风,以教风带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管理育学风,以活动促学风,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登丰 《高教论坛》2009,(10):36-38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学生党建是学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而学风建设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党建为突破口.促进学风建设.加大学生党建力度,在"三观"上寻求突破;发挥学生党建优势,在"机制"上寻求创新;强化学生党员管理,在"示范"上寻求效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科学思想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具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实质;主观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大敌;创造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学风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为立足点,以班级为学风评估基本单位,探索建立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可以发挥导向、激励、反馈、矫正功能,有效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优良校风学风重在建设,创建优良大学校风学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予以保证。长效机制有利于优良大学校风学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并落到实处,有利于体现广大师生员工在优良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特色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要以格局形成为抓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建立集中创建机制;以争先创优为抓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学风,以大学精神激励培育学风,以道德教育引导学风,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学风,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充实学风,是大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根据在高校基层多年工作的实际,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