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出了尊道贵德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和平思想的总纲。过去学术界都从纯理论角度,分析尊道贵德在宇宙论、人生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道家对宇宙与人生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与人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但又落实于“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不仅阐明了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揭示了“德”是基于自然而落实到“和平”。下文继之作了解释:“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尊道而贵德",然而,在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之不讲,以利言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深有同感.因此,本文拟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探索性方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尊道而贵德",然而,在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之不讲,以利言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深有同感.因此,本文拟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探索性方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尊道贵德:对道德的尊重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美德。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别之根本。  相似文献   

5.
从《道德经》研究角度看,道德教育有一个"合道"与"离道"的问题。当代道德教育领域,存在强制强迫、过分说教、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等误区,这都是"离道"的表现。万物尊道而贵德,但道之尊、德之贵,却恰恰在于它任由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而不去强制它们。做道德教育,不仅要看是不是"合理",更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合道,因为理经常会离道自生。离道的极端表现是"盗夸"。如果以教育的名义对儿童进行控制和压迫,剥夺和戕害他们的自由天性,这就不仅是离道,而且是"盗夸"行为,成为"教育之盗"或"盗的教育"。面对道德教育种种异化的情形,深入探讨和解读《道德经》,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梳理源流、辨明是非,而且能够给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上带来诸多深刻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提出了“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等命题,凝炼而又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并具体落实为“返朴归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教育人类从种种糟蹋和浪费生命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生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及下德、常德、上德、玄德等多种德性,这些"德"都深具微言大义。他主张世人效仿内圣外王的贤德之士,通过建德活动,改造升华仁、义、礼、智等世俗强制规范型的下德,使之逐渐趋近地之常德、天之上德、道之玄德。正是基于大道生而不有之玄德的胜义谛,老子批判了普罗大众的世俗性贤德。为此,他提议不尚贤,并激励民众超越世俗的下德,建构真正的贤德,进而藉由立功济世、功成不居、名遂身退的方式契合玄德返归大道。很显然,在当前运用新媒体广泛传播老子贤德观的精髓,启发民众的智慧,涵养世俗的德行,无疑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尊道贵德"强调尊重自然运化过程及秩序的价值以及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为",减少对自然万物的干扰,顺应、发挥自然造化过程及秩序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公认:“势”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独特范畴,“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范畴”。但是,最早把“势”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来的是谁?《老子》一书中究竟有没有“势”字?如果有,应当怎样理解它的涵义和它所指涉的思想?这些问题,却长时间以来一直令研究者们感到困惑,迄今未能作出确有说服力的回答.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思考. 一据自西汉河上公以来的传世诸通行本,《老子》第五十一章全文是: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  相似文献   

10.
有关老子"义"思想的研究相对于老子"道""德""仁""礼"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少见,这反映了人们对老子"义"思想的普遍性观念。仔细分析,会发现老子思想中其实蕴含着丰厚的义德思想。老子将"义"置于其"道、德、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中来论述,义德是"下德"第二阶段的主导,老子义德观具有本体论特征。唯道是从,勇于承担;柔能生强,慈而后勇,是老子义德观在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的鲜明特征。在伦理主张方面,老子义德观启示以"尊道贵德"作为正义的前提性条件,利益取舍需要考虑"道法自然"原则下的个人承受力,以及效法天道原则来完成利益再分配。当今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在加强制度性的同时,呼唤义德精神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分三个层面对“道德”范畴的形成及其内涵进行了历史考察 ,认为是道家老子最先将“道”升华为哲学范畴 ,认为“德”作为政治伦理范畴 ,形成于西周 ,较“道”为早。“道德”连用虽散见于先秦典籍 ,但作为哲学范畴 ,当确定于《庄子》。而《老子》之“尊道贵德”、《论语》之“志于道 ,据于德”、《中庸》之“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等论题 ,都是“道德”范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2.
<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必须加强道德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怀问"道"之心、行尊"德"之路,做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一、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夯实道德价值基石《礼记·中庸》曰:"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古人认为,"尊德行"是存心之功,是"存心养性";"道问学"是致知之业,是"格物穷理";君子既要尊重德行,又要明了道理。古人这种"尊德行"与"道问学"的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与启示作用。如果将"尊德行"视为思想道德教育、"道问学"视为学科知识教育,那么,"尊德行"与"道问学"与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主要论述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则,强调了“道”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尊道而贵德”、“反者道之动”、“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这些观点给现代教育以启示:以“尊道而贵德”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反者道之动”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由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留点“布白”,民主宽松地进行班级管理,形成“若即若离”的师生关系,利用榜样进行示范,实施主体性教育,建设替在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上天给予人性,顺应人性的规律就是道,能按照这样做好就是教育。人生的根本是德,正像《大学》里所说:"德者,本也。"立德树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沈阳市浑南区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开启了一条"尊规律、顺天性、启智慧,打造中国好学校"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5.
"畏"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畏"充分体现了老子"尊道贵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内含"敬"的意蕴。因此,我们从惟道是从与唯施是畏、畏人与人畏、畏死与不畏死三个层面的辩证统一角度阐述了老子的敬畏观。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校训是"明德至翠笃行于微"。"明德至翠"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笃行于微"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一句指向内在修养,在于建构人的品德;第二句指向外在表现,在于指引人的行为。"明德至翠"的"明"作动词解,"明德"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品德修炼,不断进行自我人格完善和  相似文献   

17.
老子德育思想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富于德育思想的经典,其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尊道贵德,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边志芳 《学子》2014,(4):55-57
正明德致远是我校的校训,明德致远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明德"取自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取其"讲求道德,注重礼仪"之意;寄寓我校秉承中华优秀传统,高举"立德树人"大旗,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校德育价值观。育人以德为本。中国古代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德育。孔子教学生以"志、行、忠、信";孟子教学生以"仁、义、礼、智"。在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字标识的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校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塑造中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良好行为。1.校训价值定位:凝练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定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  相似文献   

20.
《庄子·德充符》描写了六位形残貌丑的有德者。庄子通过德与形的对比充分阐发了其贵德忘形思想。德是人得之于道的常心,形指人得之于道的形骸外之事;德是形的根本,形是德的寓所;成德与否由人心决定,而形的得失由命决定。面对德与形,人应该"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并通过在心上下工夫,最后达到"才全而德不形"的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