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与浓度10%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两种混合溶液的流变性,用DSC研究其相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其混合溶液具有一般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征,其牛顿指数均小于1,且共混溶液比海藻酸钠纯溶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复合溶液的Δη值要比纯SA溶液小得多,具有更好的可纺性,纯SA溶液的粘流活化能明显大于共混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对温度依赖较小。  相似文献   

2.
<正>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  相似文献   

3.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4.
1实验研究把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0.01mol/L的FeCl2溶液中可以发现橙黄色的溶液变成棕红色,继续通入,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如把少量的Na2SO3固体加入到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可以发现溶液的橙黄色加深,但是加深了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颜色没有变浅的现象发生,如果在没有变浅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则会出现通入SO2气体的溶液颜色变浅,把变浅后的溶液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相似文献   

5.
针对"CaCl2溶液能否与NaH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以及"CaCl2溶液能否用于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实验发现:CaCl2溶液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由此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aHCO3=CaCO3↓+H2O+CO2↑+2NaCl。由于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存在差别,因此可利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单一液质的溶液,还是混合溶液;无论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其电解质溶液一定存在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这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性质.利于这一性质,可以解决一些溶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具体的数据,定量分析了碳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混合时,离子反应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将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小于稀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如果混合的两溶液密度相等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本文通过数学推导 ,证明一条规律 ,使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假设浓溶液和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1和c2 ,密度分别为d1和d2 ,两溶液的体积均为V。混合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  相似文献   

9.
取相同体积的KI溶液、Na_2S溶液和FeBr_2溶液,分别通入氯气,反应都完全时,三种溶液所消耗氯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则KI溶液、Na_2S溶液和FeBr_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相似文献   

10.
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的反应,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各类考试的命题者比较偏爱的一个切入点。为了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对该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有的题目中提到了AlCl,溶液与Ba(OH):溶液的反应。那么Ba(OH)2溶液与AlCl3溶液的反应是否跟NaOH(或KOH)溶液与AlCl,溶液的反应现象相同呢?  相似文献   

11.
用CaCl2溶液滴入分别盛有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就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溶液就是NaHCO3溶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论证,阐释了检验较浓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用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也不能用饱和石灰水,只有检验极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才能使用前述试剂的道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明显变质的最佳方法是滴加稀盐酸。  相似文献   

13.
1。生活事例用a克白糖配置成b克糖溶液,溶液浓度为a/b若在溶液中再加入m克白糖,溶液浓度变为a+m/b+m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溶液变甜,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有关溶液溶质溶剂一类的计算题大致可分为溶液稀释型,溶液加浓型、溶液浓缩型和溶液配制型。这几种类型虽然各有自己的等量关系,但在解题时。只要把握住浓度百分比这一关键因素,则再难的题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张亚琴 《陕西教育》2010,(3):20-20,42
活动一、感知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性质的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1.认识并记住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颜色。 2.了解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在不同性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根据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这种混合物必须是均一的、稳定的,即溶液各处的浓度相同。溶液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分层现象,而不具备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则可能是悬浊液或乳浊液。二、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与少,它与溶液是否还能溶解溶质无关;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还能溶解某种物质,与溶  相似文献   

17.
溶液有酸碱性之分,那么酸、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呢?酸溶液是酸性溶液吗?碱溶液等同于碱性溶液吗?盐溶液的pH都等于7吗?同学们需要弄清楚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否则容易走向误区。例1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单一溶质的溶液,还是混合溶液,无论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其电解质溶液一定呈电中性,这是电解质溶液的一个基本性质。如果能善于利用这一性质,对解决一些溶液中的问题会带来很大的帮助,现举几例说明: 1.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释银镜实验为什么用银氨溶液而不是直接用硝酸银溶液,通过计算乙醛在硝酸银溶液和银氨溶液两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动势来判断反应的活性。解析了银氨溶液与乙醛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对银镜实验选用银氨溶液的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碱性银氨溶液能显著提高乙醛的还原性,形成缓冲溶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避免醋酸银沉淀生成,使银镜反应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1 浓溶液与稀溶液实际上 ,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粗略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通常把含溶质较多的溶液叫做浓溶液 ,把含溶质较少的溶液叫做稀溶液 .按其所含溶质的量而言 ,不同物质的浓溶液和稀溶液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不相同 .例如 ,通常的浓硫酸是指质量分数为6 5%以上的硫酸溶液 ;浓盐酸则是质量分数为2 5%以上的氯化氢的溶液 .在此含量以下的均称为稀酸溶液 .因此浓溶液与稀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其关系是 :浓溶液 加水加溶质或去水 稀溶液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某溶质在一定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