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我国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小学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应试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文章还从《纲要》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进行素质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借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他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是在资料堆中冥思苦想的产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办学实践,在与传统教育的弊端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不断磨砺出来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提倡教育创新的年代,探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于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及促进教育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媒体支持: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与应用。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人格精神,号召广大教师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争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为配合《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新时期教育事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发起,与中国教育学会共同设立陶行知教育奖。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纲要(2016 2020年)》和福建省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提升本会办会内涵,持续推进本会科学发展,特制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十三五"时期本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回归生活。”这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十分关切的热点问题。中外教育史上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也凸显了“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开展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对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精神,促进幼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对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教育途径及指导策略等开展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6.
记者:胡老,您是陶行知的学生,又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副会长,《陶行知全集》1~11卷的主编,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请你谈谈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怎样提出、如何发展的呢? 胡:陶行知1913年在《“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就闪现着“创造”的光点。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明确无误的是1919年,他提出“创造精神”,“创造的教育家”(见《第一流教育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陶行知全集》第1卷25页,以下简称全集×卷×页),把创造  相似文献   

7.
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  相似文献   

8.
高洪 《人民教育》2012,(18):3-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一、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义务教育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先后颁布。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规划纲要精神,全面促进"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浙江省组织编制了《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本文从工作认识、主要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对《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家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要在全国率先建成教育改革创新引领省、教育国际化先行省、教育现代化示范省的目标。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衢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已经明确了今后10  相似文献   

12.
石金先 《教师》2014,(25):121-122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纲要》还提出,学校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关心每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何落实《纲要》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提出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以来深深地影响着当前幼教课程改革的思潮,他从"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有关课程内容的全新思考。《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样的语言表述也正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体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即课程内容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更注重生活课程化,即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于2007年5月18日由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规划纲要》是第一部由国务院审议并批转发布的教育五年规划,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规划纲要》思路清晰、任务明确、目标科学、举措坚实,有不少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16.
刘以榕 《生活教育》2008,(12):20-22
"教育以生活为中心"。陶行知教育思想源于中国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实践.是"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推进素质教育已深入到了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更需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时曾提出教育七个趋势,这七个趋势是他教育思想体现。这些教育思想、主张在日前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有充分体现。因此,在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重温、领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活即教育”既是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生活即教育”命题是针对当时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的。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发展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命脉。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论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要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揭开了群众性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序幕,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在中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下简称"理想信念教育")一向是中学德育课程(包括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在内)的核心内容,在《德育大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规划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还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足见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