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淼 《华章》2013,(25)
新闻评论是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的意见以及言论的一种写作形式和一种说理的艺术,在内容上,要求说理逻辑清晰;在语言上,必须注重写作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本文以“新闻评论上的语言创新”为出发点,对目前新闻评论上语言创新水平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对语言如何进行创新,以及创新的要求和具体创新方法进行阐述,以指导对新闻评论的语言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旨在说理,要把道理说得细致深入、合情合理,就要善于分析。新闻评论中分析事理的技法很多,最常见的有10种。这10种技法各有各的用处,可单用,也可几种合用;可用于评论的全文,也可用于文章的局部;主要根据新闻评论写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新闻的一种常见体裁,它引领媒介的主流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新闻事件,影响和设置着大众的议论话题。但从其现状看,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文章中往往包含了太多的说教因素,缺乏以情感人、以理悦人的从容和气魄,缺少幽默、调侃等豁达的因素,往往不易被大众接受。如何让新闻评论更易于被人接受,本文围绕新闻工作应保持贴近群众的要求,结合李长春同志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从新闻评论语言的五方面创新着手,谈谈新闻评论语言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4.
叶璐  徐宁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26-130
新闻评论又称"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主持人个性化评论在新闻评论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在地域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尚须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和其他说理文一样,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翻开国家、省级报纸,篇篇评论都展示着理和情结合的完美追求。伴随中国的改革大潮不断向前,世界文化在交融、相互促进。在世界报刊新闻评论体裁写作的广泛对比中,给予了我们新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其新闻版块亦备受人们关注,腾讯新闻在线评论的语言更有其鲜明特点。本文试图将腾讯新闻评论作为研究语料,运用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语式上阐释腾讯新闻在线评论的语言特点。以期丰富对在线评论语言特点的研究,探究腾讯新闻在线评论的语言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短评的考查目的 “新闻评论”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而“新闻短评”则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新闻评论文章。其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语言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要继承和发扬古人的优良写作传统,通过增加论说气势,提高可读性和感染力。气势是评论从内容到形式的有机呈现。有效地将内容外化为形式,用形式为内容服务,是写出评论气势的关键。采用有效的说理方法,精心建构文章结构,注重修饰语言,能够增强新闻评论的气势。  相似文献   

9.
从新闻评论理趣的表现方法入手,着力于理趣在评论的深度、广度及语言、情感等方面的深度挖掘,试图探寻新闻评论理趣的支点,使新闻评论写得既有理有节,又活泼生动。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政治性和权威性很强的文体,一直是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方式和方法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包括新闻评论思维从价值一元到价值多元;新闻评论功能从“舆论引导”到“言论表达”;新闻评论内容既强调“观点传递”,又强调“关系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张抛开现有新闻学概念,从新闻实践活动入手,抽象出了体现新闻实践活动共相和本质的“三元素”——“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体形态”。文章通过对“三元素”的提出背景、内涵、对于当前新闻工作指导意义的分析.论证新闻理论创新应提“三元素”的必要性.也为新闻理论创新研究梳理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开发的学校动态网站即时新闻发布系统是建立在学校网络基础上,能提供一个新闻发布、浏览的平台,可以在线发布新闻、动态生成新闻网页,具有新闻搜索、查找功能、多媒体呈现方式、交互性和开放性等优点,是一个较完整的、可扩展的即时新闻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3.
陈芳 《黄山学院学报》2002,4(3):117-118
近年来,新闻改革正走向平民化趋势,而且正成为新闻改革的亮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本文从平民化新闻改革的背景说起,追溯了平民新闻的尝试和成功。本文重点就“广播新闻如何平民化”进行了思考,在传播思想、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时间、新闻语言等几个方面作了专门论述,并指出: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媚俗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小型化方面 ,短评论越来越多 ,长篇评论逐渐弱化 ;群众化方面 ,群众性的话题逐步增多 ,大量群众作者涌现 ,语言渐趋口语化 ;杂文化方面 ,语言日益尖锐 ,针对性加强 ,体现匕首和投枪的特色。这些发展趋势适应了时代、社会、群众的需要 ,可以使新闻评论更好地发挥政治性、倾向性、社会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推广与电脑的普及,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浏览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由此产生的网络新闻英语,成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的语言资料。通过对网络新闻英语文体、版面及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可对网络新闻英语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壹周立波秀》的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主持人新闻娱乐化,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人生经历复杂传奇,本人个性张扬、语言犀利,作为节目主持人,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节目内容新闻娱乐化,该节目对时下热点新闻信息进行娱乐化解读,一针见血,满足了受众的"泄愤欲";节目形式新闻娱乐化,此节目以中产幽默的精神搭配老上海风格的舞台进行演绎,经典又时尚,颇让受众耳目一新。这三者使其具有独特的新闻娱乐魅力。与此同时,该节目要保持足够的生命力,则要细化市场,准确定位,不断在内容及形式上保持创新,避免陷入单调乏味僵局,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小说《第七天》在叙述过程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新闻语言,把类似新闻的语言直接当作小说语言放入文本中,该小说因此被称为"新闻串烧"。这种新兴的语言写作技巧虽然能产生真实的艺术效果,但是同时弱化了小说自身的文体性,论文在以《第七天》的"新闻语言"为个案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当代小说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思考,探讨未来小说语言与新闻语言相互靠近、相互融合到最后达成统一这种趋势是否有发生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标题制作角度评介王希杰著、朱峰编《语海扬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一书,总结归纳该书对新闻标题得体与否五个方面的体认:一、准确性与关联性;二、寻常词语艺术化;三、陌生化与适度性;四、韵律与意义;五、言外之义与作者意图。《语海》虽然并非新闻学方面的专著而是一本语言学作品集,但它多处谈及新闻标题的制作问题,并从语言学视角对之进行正负偏离的解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标题制作艺术专著等的不足或未及。特别是在新闻标题成功与失败的具体原因分析方面更是透彻、独到,使人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语海》对于新闻标题制作者来说是"开卷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