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代词、语气词的词义不象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具体、实在,无法用象形、指事、会意的办法直接造字去记录,除了少数的几个用形声的办法造字外,绝大多数是假借来的.在文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能做代词用的“字”,也往往能用作语气词,或者能用作副词、连词.是这些“字” 分别被假借为代词、语气同或副词、连词呢、还是这些既可用作代词的“字”与又可同时用作语气词、副词、连词的“字” 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功能进行比较分析."不X不Y"和"没X没Y"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法成分.但是两者又有一些差异:"不X不Y"格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其次是作定语和状语,作主语的情况很少.  相似文献   

3.
《列子》的疑问表达手段有3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列子》中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的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列子》除用句末语气词外,还可使用句中语气词表达疑问语气。  相似文献   

4.
遵义方言儿化现象相当普遍。从儿化在词类系统中的分布看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可以儿化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不能儿化。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一、成词 ,二、变化词义 ,三、改变词性 ,四、增添附加意义 ,五、表示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5.
汉语小句可充当谓语以外的各种句法成分,汉语小句同英语类西方语言中关系化不可同日而语;汉语中不存在关系化现象,也没有论元饱和化要求;西语中若干类型从句可归并入汉语定语位置小句;定语位置小句与普通定语无二,中心语同定语小句间连接词多样化:助词"的",指示词,量词,数词;连接词分工有二:定语/中心语标记功能  相似文献   

6.
副词“都”的语义功能较为复杂,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及其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副词“都”主要划分为表总括的范围副词,表增强语义的评注副词。此外,“都”有时在句中语义指向的NP缺席时相当于代词。  相似文献   

7.
汉 语和英语的定语表示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如汉英的定语都可以由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介词结构 (介词短语 )担任。然而 ,这两种语言的定语表示法也存在着各种差别。在汉语中 ,动词可以直接用作定语 ,而在英语中 ,动词不能直接用作定语 ,需将其变成非谓语形式 :即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形式 ,才能用来作定语。本文拟就汉英定语表示法作一比较 ,并对汉语定语的英译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一、名词作定语 :汉英都可以用名词作定语。一般都置于被修饰名词之前。汉语的名词作定语时 ,一般在其后加“的”字。而英语的名词作定语 ,一般要用…  相似文献   

8.
考察《淮南子》中所有的“莫”字,从其语义和句法功能分析,《淮南子》中的“莫”有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两种用法,作无定代词占优势.“莫”作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人(事、物)”,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莫”可用于叙述句、比较句、宾语前置句、“莫不”固定结构句.  相似文献   

9.
浅谈that在复合句中的作用贺金安that既可以作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也可构成词组作连词引导从句。本文拟就其引导的从句类型作一介绍。一、作连接词1.引导定语从句(1)that从句紧跟在很多及物动词后,在口语中believe,think,supp...  相似文献   

10.
否定副词"莫"从上古发展到中古,在功能上发生了调整:魏晋南北朝时期否定副词"莫"用例明显增加,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一般否定,而且可以表示禁止否定.这一调整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莫"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否定副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无定代词"莫"具备了转化成为否定副词的内在因素:语义上,无定代词"莫"意为"没有谁"或"没有什么"; "莫"的句法位置有可能引起重新分析;副词的修饰限制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否定词"莫"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有关前置宾语后"是"的词性,古汉语领域一直存有争论。有人认为是"复指代词";有人认为是"结构助词,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根据许嘉璐先生的提示,认为是强调肯定的副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汉语的语气和句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认为语气是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的主观态度,表现语气的形式有:语调、语气词、某些副词、疑问代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句法结构形式等。句类是句子的表达功能或语用价值的类别,具体可分为语用功能类、语用结构类和语用应变类。  相似文献   

13.
同为体标记,谓语前位的表体副词和谓词末位的表体助词由于句位不同,功能有明显差别。相对于表体助词,表体副词具有句法上的扩容功能和表达上的强调功能。表体副词的扩容功能主要是指它具有蕴含另一种体标记,从而组配成一个复合态的功能。表体副词的强调功能会对句子的语义或语用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颜氏家训>已具备了现代汉语中所有的疑问旬类型,疑问句的疑问语气主要由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来反映.大量使用假性疑问句和疑问度最低的真性疑问句是<颜氏家训>疑问句运用的显著特点."那"、"若为"、"几许"、"多少"、"早晚"等是<颜氏家训>中出现的新兴的疑问代词,只是尚未得到普遍运用,这反映了汉语从上古向中古过渡时期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敢"在东汉至隋的汉文佛典中有范围副词用法,主要集中出现在西晋、十六国以前的北方系译经中,可能带有当时北方方言的痕迹."敢"的副词用法是由其"胆敢/敢于"义的助动词用法在一定句式结构中受句式语义、语境及组合关系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定语从句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出现率也比较高.语法书中一般阐述定语从句在句中起定语作用,修饰句中某一名词或代词.并将定语从句划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大类.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遇到定语从句的形式及特殊语法功能,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童数的用法但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语用认知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凡是"进行了分析.语用上,"凡是"一般用在句首、句中大都有"都、总、就"等副词与之相呼应,"凡是"所在小句后面一般都有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与后续小句隔开,大都有突显话题焦点的意味.从认知角度来看,"凡是"所在整个句子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即表达说话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的观点、态度、情感."凡是"的这一特点在法律、通知、公文等应用语体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此其……”句式是古汉语常见的句式之一,学界大都以为“此其”乃代词连用。我们以为这一解释不尽妥善。这里略抒管见,以求教于方家。“此其……”句式中,“此”是个指示代词,这一点无庸置疑。问题主要在于“其”字上。按照“其”的性质,“此其……”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代词+代词“此其……”全式是一个判断句,“此”是主语,“其”是名词性谓语的定语或者定语的一部分,可译为“他”、“它”、“那”等。如:“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 二、代词+副词“其”表示一种推测语气,译为“恐怕”、“大概”、“也许”等,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是学生倍感困难的语法,因为两者从表面上看非常相似,但我们知道它们完全不一样。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句:(1)the bookthat he is readingis a story-book.他正在看的那本书是本故事书。(2)the newsthat we would have a party made us ex-cited.我们要举行晚会的消息让我们很兴奋。上面第一句的划线部分是定语从句,第二句中的划线部分是同位语从句,两者看上去很相似,但如果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它们的句子结构及其在句中的作用,就不难发现两者的差异。一、定义不同,作用不同定语从句就是放在先行词(名词或代词)后面作定语修饰该词的主谓结构。that引起的定语从句主要起修饰或限定的作用,在结构和意义上从句与先行词关系密切。上述第一句中的定语从句就是用来修饰先行词the book的,关系词that取代先行词在从句中做宾语。如果去掉从句,剩下的部分就会意思不清楚,指代不明确,不知道谁读的那本书是故事书。因此这种限定性的定语从句是绝对不能省去的。同位语从句就是放在先行词(名词或代词)后面用以说明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