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实现对风力发电、电解制氢、压缩储氢及燃料电池系统所组成微网的协调运行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KingView的微网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并叙述了开发技术路线及具体开发流程。通过该微网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但实现了微网系统在风电制储氢运行模式、燃料电池发电运行模式以及微网全系统运行3种模式的稳定运行及平滑切换,保证了微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有助于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分布式能源发电和微网前沿技术领域开展探索性实验,同时为教学科研人员在微电网和智能电网领域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2.
PLC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研究3种PLC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的搭建方法,分析各自运行特征,比较各自缺点,搭建了1种基于INSPEC平台的三菱PLC虚拟实验系统。在同1台PC上实现了PLC程序的编写、虚拟PLC的运行、虚拟被控制对象,并实现了它们之间的通讯和仿真。在此系统上能完成PLC控制的程序设计、运行调试、过程监控,是一种合理的实验系统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多能互补与配电网接入需求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含甲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MSOFC)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平台。该MSOFC系统平台的结构、区块划分以及对应硬件配置,综合考虑了系统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其它分布式电源的工作特性差异,引入了层次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基于时间尺度的运行模式切换逻辑与基于燃料电池模块负荷、电源双重特性的能流调度策略,并进行了软件实现与样机实验。运行测试结果表明,MSOFC系统平台具备自我能量平衡管理能力以及燃料电池开车、停车、并网、离网、手动等多种运行模式切换能力,能够有效支撑氢-电多能耦合及分布式热电联供等前沿领域的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实现立体车库的智能化控制,针对现有的立体车库实验装置,结合射频识别技术,采用RF系列IC卡读写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立体车库的刷卡通讯系统,对其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通过对此刷卡通讯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PLC与IC卡读写器的通讯.基于PLC具有可靠性强、扩展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该系统的特点是IC卡读写器直接与PLC进行通讯,通过PLC获取IC智能卡的信息,控制车库的车位停放等动作,并更改IC智能卡的余额等信息.此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立体车库实验系统中,方便了汽车出入库操作,实现了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驱动下,氢能汽车备受关注。本项目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中的学生实验——简单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为基准点,带领学生体验氢能小车的制作,模拟了绿电制氢—储氢—用氢三个环节,亲身体验氢氧燃料电池的应用价值。借助电压传感器,不断优化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的性能,实现氢能小车产品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微网体系分成3层:经营调度层、检测控制层及电源负荷层,并确立层与层之间相对独立的协调机制,构建出一个微网体系结构.在这个分层微网体系结构中,经营调度层负责形成微网运行的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在检测控制层,负责确立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组以V/f控制为主,以P-Q控制为从的主从控制结构和策略,并确保微网孤岛及并网运行的平滑切换操作实现;在电源负荷层通过对微网电负荷的检测,具体实现分布式电源组的主从控制策略,保证微网供电质量的稳定可靠,维护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8.
虚实结合的大型设备PLC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121-124
以常用机电设备电梯为实验对象,开发了虚实结合的大型设备PLC实验系统。系统的上位机采用组态王虚拟大型设备运行、下位机采用真实PLC。该系统可逼真地模拟大型设备运行过程,当连接真实设备时,能实现监控且操作简单。它能够满足众多学生在实验室进行PLC控制大型设备的实验,实现面向大型设备的PLC控制实验进课堂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马壮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3):18-20,34
设计了一种烟气脱硫监控系统:采用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工艺作为系统脱硫控制方案;硬件方面采用PLC作为监控系统的下位机,采集实时数据与控制现场设备;将工控机作为上位机,通过组态软件实现对下位机的实时监控。经实验室调试证明:此监控系统实现了运行参数与数据的实时监控,具有控制简单、界面友好、维护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套全自动化磨料射流实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控制器,搭载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调压、磨料输送、循环水等功能块一体化远程自动控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总体控制方案;阐述了各功能块的硬件组成与控制原理;进行了PLC与人机界面软件结构设计。压力控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压力调节稳定、超调量小,满足实验要求,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完善,节能高效,已用于射流技术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