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国华 《记者摇篮》2008,(10):12-13
会议报道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更是如此。有的会议召开本身就是重要新闻;有的会议富含重要内容;有的会议参会人员令人关注;有的会议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等等不一而足。纵观目前我们的党报会议报道,普遍不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会议报道形式几乎成了千篇一律的“程序”他文章。  相似文献   

2.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国和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全国和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两会”是各媒体的综合竞技场,地方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枯燥生硬的会议新闻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3.
4.
电视新闻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而文字却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电视新闻的画面由于受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  相似文献   

5.
对于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报道,功夫永远不只在赛时短短的两周时间内,而是贯穿于赛前布置安排、日常培训与积累储备中。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在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立足于早,提前制定报道计划,细化分工岗位职责,捋顺工作机制;提早进入“赛时”采写模式,深入一线,为赛时报道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提前拟定策划选题,有计划、有重点、有节奏地推出系列话题性报道,做到提前策划、提前推出,彰显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6.
成就报道作为一种主旋律报道,体现思想性、政策性。但是,新闻报道要从尽可能小的角度表现尽可能丰富和深刻的主题,从而化平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增强说服力,满足观众的收视兴趣。  相似文献   

7.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条新闻线索,看起来踏破铁鞋也难觅,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并不是“运气好”,而是处处留心发现新闻线索的结果。近几年来,无意中撞到的几条新闻,使我对这  相似文献   

9.
10.
专题报道是指一组(篇)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具有共同指向的新闻的集合。专题报道并非报纸上的新鲜事物,但在媒体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今天,这种报道形式却异军突起.纷纷被各家媒体打造成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实践证明.借助专题报道来提升媒体品牌形象,这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写的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的日渐增多,并连续被《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工人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因而,有的同行间我:你是凭“关系”还是凭“功夫”?  相似文献   

12.
“工夫”和“功夫”这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它的意义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别。 大体说来,凡是和时间有关的,都用“工夫”,可以指占用或花费时间,如:王技术员只用了半天工夫就解决了一难题。也可指空闲时间,如:以后有工夫,我还会再来的。有时在方言中,“工夫”相当于“时候”,如:王教授深情地说,在延安那工夫,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的革命热情很高。 “功夫”则指本领、本事或操作、表演、学术、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如说某某杂技演员、武林高手有真功夫,某某人作诗、作画、  相似文献   

13.
14.
金鸣 《新闻三昧》2006,(5):42-42
时下,令办报人最头疼的是会议报道,尤其是岁末年首各种专门性会议接连不断。有的会议为了容易见报,强拉硬拽领导人到会讲话,记者们明明知道这种讲话质量不高,没有什么新内容,又非报道不可,于是只好装腔作势地写成某某领导强调指出,最后又强调指出如何如何。结果,报道刊登之后,出现谁写谁看,写哪个专门会议哪个部门看的尴尬局面。怎样报道会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重要的会议报道不仅要报道,而且还要报道好,一般性的会议要跳出会议写报道,功夫下在发现新闻上。老练的记者,采写领导人的讲话,并不是只盯在现成的讲话稿,而是特别留…  相似文献   

15.
何谓"沉底儿"?这只是借喻,用来比喻新闻工作者应将心思和身子沉到最基层的民众之中,与民众打成一片,融入他们的生活实践中,挖掘民众中新鲜、生动、感人的事,用新闻体裁或手段以大众传播的方式报道出去,以感染更多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鼓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闻出版行业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今天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使稳定、高效、实时、安全、低成本的新闻信息发布、接收和使用越来越成为可能,而这些技术的实施和使用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越来越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单纯企业开业的报道,新闻媒体大多予以“封杀”,这些企业的开业如果要想在新闻媒体上有所“表现”,对不起,请出钱打广告,那么,“企业开业”究竟能不能报道呢?笔者认为,企业开业是可以报道的,问题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怎样截取其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