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安徽省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农村"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但时至今日安徽农民收入在全国乃至中部地区仍处于下游水平。农村税费改革对安徽农民收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安徽省承担了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本,中央财政应对农村率先改革试点地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我国促进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创新引领着基础教育的改革,针对课堂教学的缺陷进行的改革也风起云涌。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开始重视对“人”的发现,从培养学生土体性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末80年代初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广大农村全面展开。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要素的流动、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的提升、经济调控方式的转变。现在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未来发展 ,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形成了内在的压力 ,要求农村基础教育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但返观农村基础教育 ,其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 ,不能适应农村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要求 ,以致于在我国农村造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省,安徽始终将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省份,安徽积极主动适应改革要求,迎难而上,探索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正>县级职教中心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创造和逐步推广的一种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1989年河北省获鹿县(今鹿泉市)创建第一个县级职教中心,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已成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截至2011年,我国有县级职教中心10169所,在校生数17749068人,县级职教中心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战略目标,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确立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主动适应农村税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份。随着“税改”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教育进入了一个既面临多重困难与压力,又充满改革机遇和希望的重要发展时期。3年来,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一是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初步落实,“农村教育农民办”开始向“农村教育政府办”的体制转变;二是各级政府力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为筹措  相似文献   

7.
改革大潮再次将安徽推向浪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也随之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乡、村承担起主要任务。1990年末,改革的大潮再次把安徽这个农业大省推向浪尖,安徽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这场被称为继“大包干”之后的第二次农村革命性改革中,农民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等需要大量投入的基础性项目也受到了冲击。一方面,乡镇财力拮据,无法满足农村义务教育需要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在“普九”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税费改革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是2000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2001年7月,朱钅容基总理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安徽考察这项工作时说: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伟大的农村改革,我们原先希望搞得快一点,希望农民负担减轻得快一点,农业发展能快一点。但现在看来还有不少问题尚未研究清楚,全面推开确实有很大的风险。从方向上看,这项重大改革是非搞不可的,最大的担心就是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太大。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既减轻农民负担,又保证义务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记者来到农村改革的起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站在改革30年的新起点上,小岗人在思考,应坚守什么、发展什么、突破什么,小岗怎样才能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这其实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安徽是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1.3亩)的农业大省。安徽农村奔小康,单靠传统农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在于从两条渠道上开发:一是在农业内部,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二是发展农村工业和其他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生产、经营一体化,这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把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黄土地”上转移出来,优化配置到各产业,严峻的问题是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农民解脱小农经济束缚,实现小康目标,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15年来,安徽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自1990年以来,全省共扫除文盲164万人,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19.5%下降到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