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单元说明】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 :《分马》《社戏》《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狼》(下文出现题目时均以首字代之 )。其中《鞋》《有》是自读课文 ,其余三篇是教读课文 ,《狼》为文言文。这五篇课文的体裁都是小说 ,但作为教材在这一阶段教学时 ,均按记叙文来对待。学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 :认识与理解有关记叙的详略 ,注意虚词的用法 ,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掌握做摘记的方法 ,认识场面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本单元同第三单元一样 ,是学生掌握记叙文特殊性的又一重点单元 ,非常重要。【知识提示】记叙的详略 详写 ,即具体叙述 ;略写 ,即概…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和《水浒》,都是古典小说中的艺术精品。自读课也是精彩片断和优秀篇章。根据小说教学的特点,本单元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重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小说情节既要服从主题的同心原则,又要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记叙原则;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两篇讲读课文:《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三篇自读课文:《童区寄传》、《刘东堂言》和《孙权劝学》.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是:1.记叙战争的方法;2.判断句式;3.“夫”的用法,4.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5.疑问语气词的用法。根据这五个学习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大多为记史作品的实际,单元突破口应选择为记叙历史事件和表现历史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是本册书重点单元之一。包含四篇议论文:《反对自由主义》、《事事关心》、《关于写文章》《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和一篇知识短文:《论证》。 四篇课文虽写法各有特点,但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内容;各课的写作方法也大体上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导读目的: 一、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复习有关论点和论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论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通过写作实践,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整体设想初中议论文教材共编八个单元40篇文选和三篇知识短文。纵观初中议论文读写训练系统,关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要求。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大体以递进型兼交叉型和螺旋型逐步提高。学生在前五册已学过六个单元30篇文选与《论点和论据》、《论证》两篇知识短文。就学生的学习基础看,已经积累了可以入门的阅读经验,大体上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因素,也从一些侧面进行过写作尝试,不过,其基本知识尚未形成明晰的系统,读写能力还比较薄弱。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本单元和本册第五单元之后,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应当达标。本单元前四篇课文的议论方式属立论,第五篇课文的议论方式是驳论,这种安排是为了向第五单元学习驳论过渡。可见,本单元在初中议论文教学系统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本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扩展,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二年级除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外,要了解散文的一些常识。本册第二单元五篇课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记叙中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的写法,是学生学习一般的记叙文向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过渡单元,它们既体现着散文的共同特点,又各有其特色。《井冈翠竹》、《听潮》抒情、描写成分较多,后三篇以写人记事为主。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是高中语文最后一个单元,包括《荆轲刺秦王》、《屈原列传》、《张衡传》、《祭妹文》等四篇文言文,三篇属于历史散文,一篇为抒情散文。历史散文以传记的形式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言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其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或以简洁平实的文字,记叙了著名人物的不朽业绩,再现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抒情散文以祭文的形式,表现了真挚的同胞之情,感人肺腑。四篇之中,前两篇为讲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整个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文言记叙性文体的阅读、分析,虚、实词、文言句式的巩固,人物传记写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突破口 这个单元由《药》、《项链》、《夜》、《一碗阳春面》四篇小说组成,是本册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关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单元知识”作了精要介绍。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利用小说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在方法上可采用对比阅读,求同析异。本单元小说虽说出自于不同国別的作家之手,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四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呐喊〉自序》是一篇序言,教材编入议论文单元,而议论文和序言是交叉关系的概念。序言的内容,有阐明写作目的或对内容进行评价的,主要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属于议论文,如《〈农村调查〉序言》;有说明资料来源或编写体例的,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属于说明文,如高中语文教材的《说明》;有叙述写作经过或写作缘由的,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属于记叙文,如《〈指南录〉后序》。那么,《〈呐喊〉自序》属于哪一种情况呢?课文[自读提示]说:“本文既要记叙过去的某些经历,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而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三册,原来的教学要求未变。为了更有利于体现读写训练的要求,抽换和增、删了一些课文;单元,特别是重点单元作了些调整。抽换和删掉课文的原则是:适当扩大些选材范围,删减偏多的同类内容课文和文字不够晓畅、不够规范的课文。如新选了《作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删去偏多的诗歌《诗词二首》、《天安门诗八首》和文字较难的《论学习共产主义》等。高中语文第三册原有课文二十六篇,这次修订,抽换二篇,删掉三篇,新选二篇,现有课文二十五篇。这一册读写训练的要求是: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学习一些论证方法;继续提高记叙能力,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继续培养运用逻辑、语法、修辞的能力;继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共五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我的老师》和《挺进报》;三篇自读课文是:《橘子》、《山的那一边》和《刘胡兰慷慨就义》。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前一篇是:一、记叙的要素,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后一篇是:一、记叙要素在文中的运用,二、词义的理解和推断。依据两篇讲读课文的四个学习重点,本单元教学选择的突破口,笼统地说应该是:记叙的要素——人物、地点、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是整套初中教材记叙文阅读训练13个点中的第12个训练点。教学要求是:理解并掌握选择典型事例,按一定顺序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两篇是散文,三篇是传记,共同的特点是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材料组织顺序安排,丰富多姿。《回忆我的母亲》有明显的时间顺序;《藤野先生》按照表现主要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哥白尼》和《祖冲之》是传记,记叙人物生平和主要事迹,并插入适当议论;《潘虎》是革命回忆录,也是文学性的人物传记,有较强的故事性。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突破口 1.分析本单元各篇的行文线索,理解各种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初步掌握复杂记叙文安排线索的方法。2.分析本单元的记叙顺序,对各篇顺序进行比较,掌握复杂记叙文记叙的顺序的各种方法及其作用。3.对本单元中的各篇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方法及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比较分析,使学生掌握复杂记叙文中的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编写意图《文选和写作》第一册第三单元是写人单元,包括六篇课文和单元练习。这六篇课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其中有的写一个人,有的写几个人,写法各有特点。从材料的选择看,有的写人一生的主要事迹,有的写人一生中的几件事情,也有的只写某一个生活片断。从写人的方法看,有平平实实的记述人物事迹的,有着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等),也有在记叙和描写中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有客观记叙人物事迹的,也有既记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作文安排本单元包括小说五篇。作文训练按读写结合的原则作如下安排:①通过阅读、讨论,着重学习这几篇小说在复杂的记叙中通过人物的外貌、心理、行为及周围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划人物,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物征的写作特点;结合《项链》的学习,安排写一篇小说式样的作文,具体学习和运用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③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对小说的分析、鉴赏能力;结合《党员登  相似文献   

19.
一、目标设定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分为八个单元,诗歌、散文各四个单元,其中散文部分按表达方式不同,分为叙事、写人、抒情、议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两篇由老师讲读,两篇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20.
突出记叙中的点“睛”之笔,是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把这一点作为本单元的突破口。所谓点“睛”之笔,就是在记叙中的恰当议论。 单元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为什么本文却只说是“记叙中的议论”呢?其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单元内的五篇选文;二是单元中的“作文训练”范围和要求。从单元中的五篇选文看,虽然文章中有些说明性的文字,但不是主要的,这与五篇文章的文体性质有关。尽管五篇文章中既有散文,也有报告文学,但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在记叙描写中穿插了恰当的议论与抒情。再从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