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面是一名高三学子的来信: “章老师,您好!我是河南的一名高三学生,名叫小亮。现在学习陷入了崩溃期,我自己都快放弃了。我以为家人的期望会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可却转成了压力,我开始厌学,不想去学校,不想听课,可我自己心里很急,知道不能这样,可又学不进去。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私立中学,高三两个班,一文一理,每个班20多个人。班级里一点学习气氛都没有,大家都在玩,有的同学已经转学。我没有办法走,可在这又学不进去。我想一个人自学,可家长不同意。越来越不想学了,我已经一天没上课了。爸妈不知道,可我真的不想回学校,不想上课。  相似文献   

2.
不想教高三     
中学老师能教高三,一来可以证明实力,因为不是每个老师都可以教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都会挑选能力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带高三。二来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带高三,可以促进老师的专业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更精深。三来可以提高收入。高三最忙、最累、最辛苦,收入也最高,高考成绩好,奖金也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3.
<正>一"除了代老师,其他老师我都恨!"这是周钰沛同学对九班老师的评价,是班长告诉我的。周钰沛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差生"。学习基本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不做作业,或者作业全错是家常便饭。老师和同学经常拿异样的眼光看他,用难听的话批评他。于是,初二上学期他转到另一所学校。可过了两周,他又回到了九班,我问他为什么又回来了,他说在新的学校他一个人都不认识,实在不习惯。  相似文献   

4.
2008年,有幸跟张特一起走过。那一年我刚调入肇中,虽然也算是老教师了,但在肇中是第一次上高三,而张特多年在高三把关。面对学校唯一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我是有点敬畏之心的。偏偏我的座位又在他旁边,让我很拘束,刚开始我不大敢跟他讲话。看到同事们跟他无拘无束的交流,我很羡慕。工作之余,老师们都喜欢围着他,看着他们开心说笑,打...  相似文献   

5.
阿公     
阿公是学校里最德高望重的地理老师,但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记得他的名字,他被许多人叫做"地理爷爷",但是更多的人愿意简单又亲热地喊他:阿公。我们是真的喜欢阿公的课。即使是在最黑暗的高三,我们也愿意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高考都是学校领导、老师、以及高三学生最担心的大事。高三学期一些没有列入高考的学科,特别是体育学科的上课时间就会成为其他学科利用的时间。不少学生学习压力大,身体和心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观察法对广州市示范性高中高三学生体能素质四项指标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三学生体能素质四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高三学生一定要提高锻炼意识,学校每周必须开设两节体育课,高三学生必须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7.
过分的溺爱     
翅飞 《小学生》2006,(12):14-14
原来的班里有个同学叫小鸿,他的母亲对他的爱是一种溺爱。小鸿是我们班最吵的一个,成绩也不好,而她的母亲却……老师批评小鸿的时候,她站出来,说老师偏袒其他学生,只骂小鸿,扬起手要打老师,还说要把老师告到县教委去。小鸿考试差时(几乎每次都不及格),她又跑到学校,说老师不教孩子,不给孩子上课,不给孩子辅导,还闹到校长室去。小鸿作业不做(都是空白),老师没法改,小鸿母亲竟在学校操场上大骂老师,使老师颜面扫尽。现在,我已经不在那个班了,原来的老师也没教他了,真不知小鸿会被他母亲溺爱成啥样。  相似文献   

8.
上高三以后.张放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心目中的乖儿子了,他不如原来听话了.还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去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说张放在学校经常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老师批评他,他还认为自己有理。家长和老师都说张放变了。  相似文献   

9.
春节回家,表弟津津乐道地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去年寒冬,他所在的学校从外面运来了一车木头,本来是为学校食堂准备的。校长看到堆在食堂门口的木头突发奇想,他让老师们在一堆木头里挑出自己认为有用的。老师们挑来选去都觉得没什么可以挑的,只有个别老师挑了一两块,其他人都空手而回。接着校长又找来了一位木匠,让他来挑选。木匠说:那还用挑吗?每一块都有用,大点的做椅面,长点的做椅腿,小点的做木楔……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那是今年的暑期放假之前,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了各位教师的人员定位:贾老师又留在了高三,担任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英语课.对于这一点,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因为,凭着贾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年的带班经验,在他所在的这所省级示范学校里,是一名实实在在的教学骨干.  相似文献   

11.
老单成了农民.这是我亲眼所见的。烈日当空.我看见一望无际的田垄间老单正挥汗如雨。他弯着腰,弓着背,挥手间,稻子齐刷刷地倒下一片。两天后.老单驮了袋米回学校。放下镰刀.他又成了我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冷血的财阀商人 在崔丹尼尔出演过的韩剧中,他并没有扮演过多少“坏人”角色。在《幽灵》中他是一立黑客;在《学校2013》中又变身一位老师。通常,他都是演绎一些充满魅力的或有时有些迟钝的角色。但在他的下一部电视剧《BigMan》中,他将出演一个冷血的财阀姜东锡,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说,在挑选角色时,“我更看中这个角色能给我带来多少乐趣”作为原则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颖 《教育文汇》2014,(2):23-23
这天下午第一节课后,王老师气呼呼地抱着一摞考卷走进办公室说:“刘老师,你看怎么办?李晓又犯倔了,不交试卷,趴在桌上,揉眼,哭个不停……”听王老师这么一说,我的头突然大了。这孩子又犯老毛病了,上学期也出现过几次类似的情况。有一次阳光体育长跑时,李晓和同学产生了一点小摩擦,便在操场上揉眼睛、哭鼻子,老师怎么问话也不回答,拉也拉不回教室,办公室所有老师都对他无计可施,最后还是保安把他抱回了教室。  相似文献   

14.
章珏 《江苏教育》2023,(34):93-94+96
<正>2022年11月,想起已有时日未见到班老师,应该拜访一下,可没过几天就惊闻班老师离开的消息,一时竟有些恍惚。我就职于南京市龙江小学——一所被班华老师反复提及的学校,一所在班老师的指导下以“乐活”理念实践教育的学校,一所被班老师称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学校。记忆的风车倒转回2009年,第一次听到“乐活教育”,对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既崇拜又好奇,于是知道了班老师的名字。校长告诉我,班老师住在我们学校隔壁,他是教育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学校老师们经常会登门拜访学习。没多久,我就得到了第一次向班老师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学校工作,暑去寒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干也提了一批又一批。良好的学生常规、教师常规和教干常规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新学期又要开始了,校长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校园两忆     
阎老师 阎述诗老师,冬天永远不戴帽子,这曾是我们汇文中学的一个颇为引人瞩目的景观。他的头发永远梳理得一丝不乱,似乎冬天的大风也难在他的头发上留下痕迹。 阎述诗是北京市的特级数学教师,这在当时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里,还是惟一的。学校里所有的老师,包括我们的校长对他都格外尊重。他只教高三毕业班,非常巧,我上初一的时候,他忽然要求代一个初一班的数学课。可惜,这样的好事没有轮到我们班。不过,他常在阶梯教室给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作数学课外辅导,谁都可以去听。他这样做,不仅为了我们学生,同时也是为了年轻的老师。他…  相似文献   

17.
分数     
分数廖霞李老师改完一大播作业,便已仅深了,但他还要完成另一项工作,后大学校三p关干当闻教自问题的研过去,指定军老师作中]L\发是。家庭自学校、学笠自老师、警分亏能力,讲什么呢?琴老师陷人深思。小明又一观采到芭己回副,曹见事事在自思冥想,欲宫又止。此触...  相似文献   

18.
师何常,在明胜□卞哲日前一位老师来信反映说,在他们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注意汲取新知识;教材新版了几本,学生毕业了几茬,可教案却仍数年依旧。他还说,这种现象在他所在地区其他校也并非个别。这不由地使我想起了一种医学上称之为“自我幽闭”...  相似文献   

19.
崔连和出生在黑龙江省克东县千丰镇一个偏远贫困的农村。12岁时,因患感冒,一针链霉素无情地将他推人了无声世界,成为重度听力残疾,他痛不欲生,随父亲四处奔走求治,可是一次次的希望都破灭了。崔连和绝望了。他听不到老师的讲课,不得不一步九回头地含泪离开了学校,回村当了一名猪倌。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手不离书,把猪赶到野外,他躺在山坡上看,回到家里,在油灯下看。对学校的留恋,对知识的渴望使他像着了魔一样.这些都被一直牵挂他的班主任李荣和老师看在眼里。经过李老师的再三工作他又回到了学校。一个聋孩子.只能凭老师口型猜测老师讲什么,所有课程,几乎全靠自学完成,而他仍然是班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那一年,她刚满26岁,第一次教高三,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高三老师兼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