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十一岁那年,他的父亲想给他请一位名师指点,便带着他来到了著名的音乐之城维也纳。维也纳是音乐家的摇篮,她曾孕育出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大师。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鹦鹉     
这是一件轰动欧洲的奇事,美国音乐专家在奥国维也纳发现一头鹦鹉,相传是活了三百年之久的由音乐家莫扎特生前养的,因为它可以吹出这个音乐大师的乐曲。美国音乐家荷拔伦·金说,他是最近在奥国维也纳的酒店窗门,发现这一头古代鸟雀的,他说他当时在酒店房间剃须。突然听到有“露台小夜曲”的音乐,这不是一般人会哼出来的,因为是莫扎特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音乐家韩德尔■刘广伊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韩德尔,是位德国人,可是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英国渡过的,因此,德国人说他是德国的音乐家,英国人则又说他是英国的音乐家,并且把他列入了英国音乐家的谱系。为什么德英两国人民都这样爱戴他呢?韩德尔于1685年出生...  相似文献   

4.
贺绿汀,是名满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他把一生献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虽已于1999年辞世,但却留下<西湖春晓>、<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许多经典作品.他的辉煌不朽的生命也因他的传世作品而延续.  相似文献   

5.
郭艳燕 《兰台世界》2013,(12):138-139
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结构的制约,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一股复兴中国古典音乐的文化氛围.郑觐文先生就是当时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他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文艺家和哲学家,精通音律,善于弹奏古琴.嵇康通过音乐这一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的大彻大悟,形成了在自然平和、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下极富独特内涵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王汉君 《兰台世界》2013,(11):96-97
嵇康是魏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是“竹林七贤”之首,也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琴赋》是嵇康唯一保存下来的赋作,也是他独特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韩莎 《兰台世界》2014,(1):78-79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傅聪是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他是第一位登上世界钢琴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在西方古典音乐中颇有影响。本文对傅聪生平事迹进行了概述,并梳理了他的钢琴演奏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姜夔作为南宋著名的音乐家,其在南宋的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姜夔的个人概述及音乐作品,搜集他的相关音乐史料,对姜夔的音乐思想著作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他过一冬."-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由著名音乐家任光创作的歌曲<渔光曲>的一段歌词. 任光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先驱者之一.他凭着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音乐天赋走上了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叔同(1880-1942年),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他学贯中西,艺专多科,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杭州等地,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自其门下.  相似文献   

13.
雷华 《兰台世界》2014,(6):48-49
隋代音乐家郑译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音乐历史人物。然而根据《隋书》等众多史籍的记载,郑译的确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后又师从著名音乐家苏祗婆。他大胆融合中西音乐精髓,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过毋庸置疑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隋代音乐家郑译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音乐历史人物。然而根据《隋书》等众多史籍的记载,郑译的确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后又师从著名音乐家苏祗婆。他大胆融合中西音乐精髓,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过毋庸置疑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他不仅擅长弹琴吹箫,还能填词配曲,精通乐理。本文综合探究了姜夔自度曲的特色和他音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著名音乐家任光一生创作的革命歌曲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他两次留学法国,却一直心系祖国的命运安危。在抗日战争中,他不仅在后方积极组织音乐活动,鼓舞民族士气,更身先士卒、投身前线,不惜为国为民战死沙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流传的民歌小调也是数不胜数。如今从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克莱德曼的琴弦,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从港澳回归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经常响起婉转悠扬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这优美动听,充满乡土韵味的《茉莉花》是谁采摘的呢?他就是著名音乐家何仿先生。何仿,1928年2月…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是<流亡三部曲>的第一部<松花江上>歌词的开头部分.这首歌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有家难回的悲惨情景和复土还乡的强烈愿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仇恨.正因为它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所以很快风行海内,历久不衰,成为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这首歌的作者,就是人民音乐家张寒晖,这首歌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荫浏是中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音乐史文献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同时,杨荫浏还坚持音乐实践,他取得如此巨大的音乐成就还与其在音乐实践中坚持科学的实证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