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对长篇小说、话剧、散文以及京味文学的贡献在现当代文学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本文着力探讨了北京文化对老舍小说语言的影响以及老舍小说语言的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2.
从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出发 ,着重从老舍小说语言运用的特征入手 ,归纳了三个方面 :一、突出人物个性 ;二、讽刺、幽默 ;三、地方方言的运用。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老舍小说语言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舍小说的分析,指出中西冲突和新旧矛盾是构成老舍小说的文化主线。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老舍小说研究,注重开辟新的研究视角,探索老舍小说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外部研究。本文试对这一研究现象进行梳理,对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与不足,做出态度公允的判断和评价,以期更进一步推动老舍小说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老舍小说的修辞风格,是为了欣赏和学习作家老舍的语言艺术。本文主要从修辞方面谈了老舍语言幽默风格的两个特点:活跃文学的幽默、婉而多讽的幽默。  相似文献   

6.
老舍小说呈现着浓郁的平民叙事风格。民间叙事、打造“京味”艺术品格,追求亲切幽默的艺术格调和浅白平易的语言风格是其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7.
老舍富有个性特征的创作风格与他那特殊的经历以及由此铸就的独特的性格为人有关。试图从独特的成长经历奠定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基调、浓厚的恋京情结造就了老舍小说鲜明的"京味儿"特征、末世旗人的特殊境遇造就了老舍小说浓烈的满族文化内涵;浓厚的宗教情结提升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境界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老舍小说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唐昕 《文教资料》2010,(24):21-22
本文通过对老舍小说及其中人物的分析,从老舍的小说幽默形态:消解"伪饰"的健康微笑;老舍小说幽默的依据:以"人文"为核心的个体价值审美理想这两个方面,提炼并深化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进一步深刻理解老舍"笑"背后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老舍小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具有极强的平民化取向。这种平民化的创作追求,构成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独到的文学景观。从作家本体、文本审美性与文学史意义等三个维度考察,可以看到老舍小说平民化重要的价值内蕴与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0.
老舍小说的景物描写极具个性,不仅将写景融入小说的整体架构,而且巧妙地将景物与人生结合在一起。本文试图以《二马》中的部分写景段落为例,分析老舍笔下景物描写的特色,探寻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为深入理解老舍小说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250万字的老舍小说语料,分析现代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作品语言中,为什么会使用现代汉语教科书系统中缺位的复合趋向动词"起去"。我们发现,在老舍小说语言中,充当补语的"起去"在与动词的组合上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动词表示[位移][纳入另一空间]意义时,老舍倾向于选择"起去"做补语,而这与"去"的词汇意义有很强的关联性。老舍对"起去"的运用,来源于老舍早期近代汉语白话小说阅读的积淀和小说创作时语言使用的理性自觉,而生活在使用"起去"的非北京话区域的地域方言因素,对"起去"的使用起了巩固和放大作用,导致了老舍作品对做补语的"起去"与"起来"使用比例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老舍小说中的"起去"用法是对北京话的偏离,"起去"在北京话中处于消亡状态。  相似文献   

12.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别具一格,探寻老舍幽默艺术风格的成因,借鉴欣赏幽默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老舍小说执著地用幽默来表现严肃的悲剧。把。幽默语言与悲剧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老舍广为人知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但多数论者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谈论这一风格。事实上。这一风格体现着老舍一种深厚、辽远的宗教情感。一种灵魂关怀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4.
老舍小说最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小说散发出的浓郁的"京味"。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对北京的景物和市民的生活场景的描写、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和独特的语言艺术上。  相似文献   

15.
《四世同堂》是老舍小说的力作之一,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使老舍在选取全知视角的同时,通过对中国民间说书技艺和西方叙事技巧的吸收运用,完成了视角在人物外部和内心的双向流动。这种视角的跳跃实际上为语言的使用和人物的刻画提供了便利,老舍在视角流动切换中对叙述和人物语言的京味儿语言进行糅合处理,以人带事,从而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将纷繁复杂的事件和线索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并从中显示出老舍在抗战时期对文化和社会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文坛上的一位大家,老舍小说有着鲜明的创新精神。其创新品格,对我们当代文学的建设,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显示着诸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文坛上的一位大家,老舍小说有着鲜明的创新精神。其创新品格,对我们当代文学的建设,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显示着诸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鉴于老舍小说研究史上对老舍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的忽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巡警形象是老舍笔下城市贫民形象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法及隐痛的悲剧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句“寸楷含幽默,片言振聩聋”,①便道出了老舍小说的一大特色——幽默及其巨大作用.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就幽默这一特色而言,老舍被誉为“文坛泰斗”②是当之无愧的.幽默,属审美范畴,是喜剧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以比喻、夸张、象征、双关等手法,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生活中乖讹、不合理的事物或现象,给予含蓄的揭露、批评、揶揄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对之加以否定.这是一种介于讽刺与诙谐  相似文献   

20.
老舍小说既善于在中外文化冲突和碰撞中揭示人性普遍的弱点,又能全面描摹人性的善恶,更不忘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这深刻地反映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也是他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抉择时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