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龙华 《师道》2007,(5):24-24
2006年暑假,沈阳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将市内5个中心区确定为均衡发展实验区,并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划分了49个“大学区”。2006年秋季开学后,该市启动教师定期交流,5个区共2055名中小学教师存本学区内实现交流,占教师总数的15%,其中,1958名教师为“人走关系走”。据介绍,如此大规模的实质性交流,在全国也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南昌教育》2006,(9):1-1
新学期一开学,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的1977名教师将完成沈阳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如此“折腾”,目标只有一个:通过3年至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沈阳市教育局获悉:截至8月20日,沈阳的1977名中小学教师告别了原学校,到新学校报到。这意味着,新学期开学时,沈阳城区250多所中小学的师资将通过换岗来一次全新整合。这是沈阳教育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使在薄弱校就读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沈阳提出,经过3—6年的师资流动,力争实现城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基本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4.
2006年暑假,沈阳市5个市区的2000多名教师进行了校际间交流,这给全国的教育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开学伊始,沈阳教师交流的新闻占据了多家媒体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论坛》2006,(10):80-80
沈阳市教育局提出,经过三至六年的师资流动。力争实现城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基本均衡配置。今秋新学期开学时,沈阳城区250多所中小学的师资将通过换岗来一次全新整合,1977名中小学教师告别了原学校,到新学校任教。  相似文献   

6.
全市1977名中小学教师告别自己原来的学校到新学校任教,来个彻彻底底的大换岗,这就是今年发生在沈阳的真事。在今年新学期开学时,沈阳市城区的250多所中小学的师资通过换岗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整合。规模之大、覆盖之广、程度之深,在沈阳市教育史上可谓史无前例、规模空前,就是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据有关部门称,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使在薄弱校就读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教师校际换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本期话题:教师校际换岗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教师校际换岗利大于弊★观…  相似文献   

7.
熊鹰 《内蒙古教育》2007,(9S):25-26
从2006年起到2008年,沈阳市将有1.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他们规定,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时间满6年的校长和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据《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11版)。  相似文献   

8.
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必要手段、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均衡视野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了"U-D-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思路,提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形成高校与政府联合培养教师的联动机制、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双促互动运行机制、创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发展机制,实现共同体融合与交流,进而达到共同体内师资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4月13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教育局在为民服务中心召开中小学"3361"师训强教工程启动仪式暨首期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培训能力与素养提升培训会,正式拉响碧江区教育改革冲锋号。"3361"师训强教工程的具体内涵:第一个"3",即是用3年的时间;第二个"3",即是打造30个示范基地学校;"6",即是培育6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1",即是教育质量跃居全市第一名。该项工程主要通过研制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师训模式,建构一套促进教师积极发展的激励机制,研制好科学实效的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潘中原)201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宜丰县校际同盟内60名城乡教师交流、24名初中教师到小学支教、20名中小学校长轮岗等工作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且校长交流面达50%,这是该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宜丰县自2011年秋季在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实施"建立教育同盟,加强教师交流,促进均衡发展"改革实践活动以来,目前该项活动已推广至全县初中学校。宜丰县文教局结合各校的不同特点,将全县城乡小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缩小各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更要缩小各校在教师水平方面的差距。从2006年开始,辽宁沈阳市五城区教师开始进行大范围的、制度性的、"人走关系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出台规定,对中小学教师探索试行"无校籍管理",促进教育资源优化、均衡配置,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每届任期为3~5年,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原则上应予以交流,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  相似文献   

13.
宋亮  涂皓  陈健  张秀红 《教育》2015,(9):24
经验摘要为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干部教师资源,武汉市将淡化教师校籍,加强优质教师和校长的流通。各区每学年度参加交流的教师和校长人要达到总数的10%。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职务)必须要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在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须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1,(15):3
"强教必先强师。"在沈阳,有这样一位教育专家,她提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战略任务",她是"全国十佳高中校长"、"沈阳市优秀校长"、"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各项殊荣的获得者,她成功践行着"幸福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的全新育人办学理念,她就是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关凤艳。  相似文献   

15.
教师轮岗制度,又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是指为实现教师队伍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改革学校、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的师资均衡配置目标,由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其所属的中小学校之间开展的交流任教制度。沈阳市早在1996年就进行了两轮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试行教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江苏省进一步规划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并于2010年5月启动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打造一支优质均衡的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前提。为此,各地推出了集团办学、教师交流等举措,意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均衡配置骨干教师。这些举措给学校的教师发展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校长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2011年9月28日至29日,《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了主题为"优质均衡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与管理"的江苏省第二届学校发展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教师轮岗制度与教师发展与管理"、"绩效工资制度与教师发展与管理"、"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与利用"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现将部分与会代表思考与实践的成果分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新民市胡台学校建于2010年,是由胡台新城原有的13所村小和原胡台镇初级中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8040平方米,拥有体育馆、图书馆、生物标本室、理化实验室、艺术教室、舞蹈教室等完备的硬件设施。现有在职教师212名,承担着中小学58个教学班、3200名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其中,高级教师40人,中级教师130人,沈阳市级名师4人,骨干教师20人,沈阳市级优秀教师8人。学校把"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养有爱国情操和鲜明个性的学生,用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用技能造就学生的人生"作为学校的工作思路;把"引领学生特点,发挥教师特长,创建特色学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当作学校的办学理念。2011年,胡台学校被沈阳市正式命名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示范校",并连续3年获沈阳市教育质量优秀奖。2010年至今,学校承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6项,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8人。学校还连续多年被评为沈阳市艺术教育先进校。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城乡学校师资结构、师资水平差异较大,是制约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2006年,我县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城乡教师岗位交流制度,在人事工资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分期分批,一期三年的方式,让城乡教师的工作岗位流动起来,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由学校垄断变为全县共享。从师资这一源头入手,解决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一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我县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东城区始终致力于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按照中央、北京市统一部署,东城区快速反应、主动作为,成立了由23个部门和17个街道组成的区级"双减"专班,稳步推进"双减"工作,大力促进教育综合质量与队伍建设质量双提升。试点深化,启动新一轮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作为全市首批两个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区之一,东城区遵循"改革先行、试点深化"的原则,力求在原有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队伍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世赋 《云南教育》2011,(22):11-13
记者近日在玉溪市新平县采访时得知该县教育系统在“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城区学校教师到县内薄弱学校交流帮扶;乡镇中小学间结对交流;把城区或条件较好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交流到相对薄弱学校任校长;对主动选择到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待遇上的倾斜等,使城乡教师得到进一步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