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个系统,可以实现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的功能。此分析仪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发生器模块,滤波器模块和接收器模块。数字信号发生器部分采用FPGA芯片产生伪随机码元序列。用三个截止频率不同的低通滤波器模拟信道的特性,接收端用FPGA从接收到的码元序列中提取出同步时钟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低信噪比信号滤除噪声后在示波器上显示出眼图。经测试整个系统工作稳定,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大,眼图清晰,误码率低。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50-152
设计了"正弦信号PCM编码和PSK调制频带传输"实验。采用通信原理实验箱和20MHz双踪示波器,2kHz的正弦波在8kHz窄脉冲采样信号和64kHz编译码时钟作用下,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选择1MHz正弦波为载波进行PSK调制和解调,调制后的信号能解调出原来的数字信号,在同步时钟作用下,将信号还原为2kHz的正弦波。通过该实验,学生可直观地了解PCM编码和译码、PSK调制和解调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的伪随机序列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随机序列在扩频通信、流密码、信道编码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文通过对伪随机m序列的编码和译码算法进行的MatLab语言仿真,验证了伪随机序列码的编码和译码算法,丰富了伪随机序列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源代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来实现2DPSK信号发生器系统,通过FPGA产生时钟信号,经过分频器产生两路不同频率的信号,一路用于对正弦波信号的采样,一路用于驱动M序列信号发生器产生绝对码,经差分运算、跳变检测变换成绝对码对正弦波信号去调相,而FPGA只处理数字信号,故需再经8位并行DAC器件变换为模拟信号,从而产生2DPSK信号。  相似文献   

5.
曼彻斯特码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FPGA技术,利用VHDL设计完成曼彻斯特编解码器并用软件MAX+plusⅡ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7,(12):42-46
根据Alamouti编译码工作原理,经Quartus II仿真完成了基于ML译码算法的Alamouti译码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RTL电路图,给出了ML算法的复杂度与进制数M的关系,并利用MATLAB完成相同译码算法下Alamouti传输系统的仿真.对比分析MATLAB与Quartus II下译码输出数据,证明基于FPGA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Alamouti译码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减少其受温度的影响,从数字信号处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提高驱动模态驱动相位精确度的方法.通过零偏信号生成的原理,分析出驱动相位的偏差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方式的锁相环闭环控制原理,实现了对驱动相位的精确控制.给出了一种抑制相位误差的解调方法.对比模拟电路,新型数字电路很好地抑制了零偏的漂移,零偏稳定性由60°/h 提高到19°/h.新的数字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对驱动相位的控制精度,达到了增强零偏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Turbo乘积码是一类易于硬件实现高速迭代译码的分组码,本文对单校验码为子码的高维Turbo乘积码的软输入软输出迭代译码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将其与QAM调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便于硬件实现的联合解调译码方案,充分利用了高维Turbo乘积码优越的纠错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简化方案在高斯和衰落信道下的译码性能很好。  相似文献   

9.
提出CVSD编译码技术应用于采用TCM29C14芯片的PCM编码实验系统当中。该技术在无信道传输误码的影响下,提高了系统单次/多次转接时的信噪比,能够实现多路语音信号传输时有较好的编译码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衰落信道下模拟系统性能理论分析较难且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无线衰落信道模拟及传输性能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正交调制方式产生不同模拟调制波形,然后通过基于谐波叠加原理(Sum of Sinusoids,So S)模拟产生的瑞利衰落和高斯噪声信道,最后在接收端正交解调还原信息信号,并比较不同噪声及衰落对各种模拟调制方式的性能影响。实验教学表明,该系统有助于理解无线信道衰落知识以及信道对传输信号的失真影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无线通信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精确测量角度位置电机闭环控制,提出基于FPGA的BISS-C协议寄存器配置与数据读取方法。首先研究BISS-C协议组网方式与帧格式,阐述寄存器读写模式与数据读取模式;然后针对正余弦编码器细分芯片IC-NQC,利用FPGA芯片灵活性及并行运行效率高等特点,通过状态机设计寄存器读写电路与数据传输电路,实现对IC-NQC芯片参数配置与数据读取。采用精密摆动电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数据为MA时钟频率5mHz,数据交换周期100kHz,满足精密摆动电机运动控制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号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而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技术在整个数字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高精准的数据采集卡在实施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特点:时钟频率高、内部延时小、组成形式灵活等,促使其在高速数据采集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将FPGA与具有即插即用、高传输速度、独立供电等特点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总线合用,就会使人们在数据采集中更加方便、快速。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谈谈基于USB接口和FPGA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运用SystemView软件对基带传输系统信道接收输入、滤波输出及抽样判决等模块的时域波形、眼图进行实验仿真,研究了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及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软件的动态模拟分析、可视性和交互性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是通信系统教学、研究和设计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tel2004软件实现调频收音机电路原理图设计及PCB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用CXA1019超外差形式接收电台制作,使用BU2614组成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和环路滤波电路,实现了电台的自动选台.在此基础上,利用CD4046实现电台存储功能,使用串行时钟芯片DS1302并辅以LCD显示模块,可实现实时时钟和闹钟报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FPGA的逻辑分析仪SOPC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PC方法设计了逻辑分析仪,分析了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利用FPGA片内PLL的时钟分相采样法,将系统采样率提高到400 MSa/s.该设计成本较低,可以满足一般数字电路的调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电子设计竞赛电路板,该电路板由美国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 EP1C6、单片机、高速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等芯片组成,另外,还预留了一定的扩展I/O接口,根据设计需要可以扩展电路。该电路板不仅可以完成电子竞赛中涉及的数字示波器、频率计、DDS信号发生器等设计题目,而且还可以用于赛前培训。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可编程SONET OC-192 10 Gbit/s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和比特间插入奇偶校验码BIP-8的误码测试仪.该误码测试仪为并行反馈结构,可生成PRBS序列长度为27-1,210-1,215-1,223-1和231-1,通过SFI-4接口,采用10 Gbit/s收发一体光模块,其工作速率可达10 Gbit/s.在OC-192帧同步调整电路中,采用STM-64/OC192二分查找法的帧同步法,显著提高了帧同步速度并减少了帧同步逻辑的复杂度.该系统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测试仪评估OC-192-设备与器件,以取代昂贵的商用PRBS测试仪.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并行度为2的串/并混合构架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FPGA实现结构。该结构引入一个新的移位累加模块,用于实现2查询表输出的累加运算,采用移位寄存器构建相关控制电路。设计输入精度为8位的FIR滤波器,通过Quartus II 7.1及Modelsim 6.0SE的综合与仿真,以及在EPF10K70RC240-4FPGA目标器件上的实现。结果表明:该结构有效缩减关键路径且简化模块化设计流程,性能获得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Cochlear implants have been very successful in restoring auditory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ho suffer from sensorineural deafness (Rauschecker and Shannon, 2002). A generic cochlear implant usually consists of an external part and an internal part,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n inductive transcutaneous link, as illustrated in Fig.1. The link sends both data and power to an internal circuit. The output data from a speech processor are modulated and amplified suc-cessively so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