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丽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62-63,73
目前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建设主要存在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不能体现理实一体的工学结合特色。对此,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特点,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以此推进建设高职各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目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原因是其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符合暖通空调工作的特点。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适应实际的暖通空调工作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从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对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需要,设计、自制了一套采暖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最终可以构成散热器采暖、地板辐射采暖两大采暖系统,可用于本专业供热方面课程的实践教学,改善了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续)(1997年颁布)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  相似文献   

6.
郭强  任雁秋 《教书育人》2002,(10):26-28
1997—1999年全国专业结构调整时,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改创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有较大的变化,在人才的培养思路上变化更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比照国际上“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技术资格要求,调整专业结构,由过去的“暖”向“水、暖、电、气”过渡;二是由过去单一的“建筑类供暖通风工程设计”向“建筑环境设计、建筑环境设备”过渡,体现人工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早已构建。但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此框架的…  相似文献   

7.
系部简介培养具有建筑类工程技术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校生3500余人。现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房地产经  相似文献   

8.
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特色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职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结合行业特点及职业岗位需求,对该专业全新的特色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以适应行业和企业中相应职业岗位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建环专业是由过去的暖通专业发展而来,现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土建类的传统专业,该专业一直沿袭以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工艺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很难适应安装工程施工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现以长春建筑学院为例,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程实践、适应行业、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工程设计能力强,施工管理能力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横向联合开发新专业的尝试,势在必行。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生源预测,制订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联合开发这一专业的依据是:目前该专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本市人才需求预测结果是,仅旅游、丝绸、棉纺、化工和医药五大系统,该项专业人才基本  相似文献   

11.
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工科学院,和烟台冰轮集团合作办学成立冰轮工程学院,和山东省消防总队金盾公司成立消防安保学院,现设有制冷与空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防火管理专业等,建有专业实训场所7000m^2,其中包括数控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济南商苑机械加工厂”,省级职业技术鉴定中心。  相似文献   

12.
《辽宁高职学报》2007,9(7):F0002-F0002
刘春泽,男,195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沈阳建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建设部高职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指导委员会主任、辽阳市太阳河区人大代表。24年来,一直辛勤工作在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岗位上,尤其是对我省建筑类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汽车系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F0002-F0002,F0003
汽车系成立于2005年8月,现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等四个专业,在校学生559人。汽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3人,双师型教师16人,技师3人;另外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7人,工程师1人。拥有设备齐全的校内实训室,16个校外实训基地。还有汽车维修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汽车培训中心。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根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期为同类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需要,设计并自制了一套冷库实训教学设备。该实训教学设备主要由制冷机组、高低温库体、铜质墙排管、冷风机、风幕机、控制系统、故障设置箱等部分组成,能演示冷库的各种运行工况并进行故障设置。  相似文献   

16.
建筑市场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 《职业技术》2009,(8):94-95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7-14)专题报告之一。本文对部分省内外建筑企业技术现状与人才需求以及国内部分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状况进行调研,针对建筑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建筑类各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7.
夏如杰 《亚太教育》2021,(2):146-147
就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现状而言,现有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我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Makhl.  H 《鄂州大学学报》2000,7(2):16-19
人工神经网络仿真模型代表了HVAC(暖通空调)系统建模和控制的新纪元。文章对供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系统中目前已存在的多种仿真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专业,构建基于学校、企业、社会"三类服务对象、六大资源库、九大功能系统"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所有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共享,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随之提出了该专业新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本文以本校对新培养方案的实践为基础,并结合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名称等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