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0岁,他在少林寺练"二指禅"。14岁,他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外当饥一顿饱一顿的武术替身。16岁,他偶然被独立电影《盲井》挑为主演,成为金马奖最佳新人。20岁,他借《天下无贼》的"傻根"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 《教师博览》2013,(11):I0008-I0008
<正>《教师博览》20岁了。应该为他举行一个"成人礼"了。当他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孩童,洋溢着勃勃的成长的气息。由于喜欢这种气息,我把自己关于理想教育的一组文章,交给了他首发。那个时候,在文摘性质的期刊发原创文章,还不多见。从《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到《中国教育缺什么》《我心中的理想体育》《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等,《教师博览》连续发表了我十余篇文章,我也因此与他结为忘年交。记得在他10周岁庆生的时候,薛农基兄将10年期间发表  相似文献   

3.
张霞云 《滁州学院学报》2013,(4):130-132,136
杨明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龙学"专家,他的《文心雕龙》校注被誉为"研究《文心雕龙》的小百科全书"。他在《文心雕龙》校注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他切实可行的校勘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端木蕻良与《红楼梦》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反复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成长,有着浓厚的"红楼"情结;他一生都在研究《红楼梦》,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正因此,端木蕻良的创作无论是观念还是技巧,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其晚年所创作但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曹雪芹》则可以看做是他一生"红楼"情缘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五年章依萍在《古庙杂谈(五)》中说:"鲁迅先生自己却明白的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此后,许多研究者也都认为,《野草》"把诗情和哲理织进构思的蓝图",其中包含着"深邃的哲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野草》、的"诗情"进行了许多研究,而对其"哲理"却很少展开论述.其实它是《野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野草》的思想内容的关键.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对《野草》加以探讨,或许更有益于鲁迅作品的研究吧.  相似文献   

6.
上海滩     
"易中天"这个名字现在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如日中天"。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趁热"重版了他10年前的一系列著作:《读城记》《品人录》《闲话中国人》……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其深厚的学养和文化观察力,早在十几年前就大放异彩。原来,"学术超男"并不是一天"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杨宪益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相似文献   

8.
许倩  徐莉敏  王巍 《音乐世界》2007,(8):102-105
对于他,莎朗·斯通曾多次表示:"这个年轻演员是我见过的演员中最有天赋的一个。"当年的 Jack 让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个帅小伙:对于他,马丁·西科塞斯称赞道;"在电影界,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真切的表演了。本届奥斯卡,他主演的《无间道风云》成为大赢家,同时主演的电影《血钻》亦获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他是谁?他是——莱昂纳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认识他,整整10年,他依然 Fantasy。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是近代史学的代表人物,曾被认为是"新史学的开山"。由于经学在近现代不受重视,王国维的经学研究成就在现代人眼中似乎远不如他在文学、哲学、史学等领域的贡献。但是,在王国维东渡日本之后由文学、哲学转向史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学却是他日后取得伟大成就的突破口。在王国维那里,经学既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属于今文学传统,也不是像章太炎那样属于古文学传统。他所做的工作,无疑是晚清民初经今古文学之争中最独具特色的:通过对《史记》中"古文"含义的研究,他弄清楚了汉代初期古文的意义;通过对《汉书》中"古文"含义的研究,他弄清楚了东汉初期古文的意义;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他弄清楚了《说文》中所载古文的意义;通过对魏三体石经的研究,他弄清楚了魏晋六朝时期的"古文说";通过对汉代古文学派的系统研究,王国维弄清楚了"古文"由字体转为学派的意义。总之,王国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充分运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以及新发现的新材料,对经学以及经学史作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1989年,王朔的长篇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在《钟山》杂志第4、5、6期连载发表。200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王朔文集》,收录该作品及《王朔自选集》《随笔集》等共10种。从他的"2004年版集自序"来看,关心"人之为人"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始终是王朔作品中或隐或显的基要命题。近三十年后重读此作,王朔作品中的"痞气"已被这个日益粗鄙的时代稀释殆尽,而他关于人自身、关于中国文化命运的深沉反思,似乎也被其标志性的"痞气"遮罩了。诚然,  相似文献   

11.
乐为 《高中生》2011,(13):16-17
爱读"杂书"10多岁时,毛泽东读了几年私塾后,对"四书""五经"已经不爱读了。一天,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水浒传》,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课时怕老师发现,毛泽东便在《水浒传》上面放一本《论语》,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老师走开后,他便看小说。后来,他又找了几本其他小说来读。  相似文献   

12.
李惇是清代中期扬州学派兴起时期代表人物之一,长于治《诗》,他的《诗经》研究以求是为本,不盲从前人,言而有征,不务虚言,对《诗经》学案中"删《诗》说"、"笙诗说"和"姜嫄说"的精彩辨析是李惇治《诗》的主要成就,体现了他考辨精审,破除迷信,去伪存真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于是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  相似文献   

14.
名师工作坊     
<正>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王树华王树华,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教学总监。他提出教育教学要服务儿童、立根当前、着眼未来的思想。多年来,对小学语文"对话·内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语文教学是基于言语实践的、促进学生内化的高质量多层次对话。他的课堂教学形成独特的风格——自然、朴实、幽默。执教的《金子》《识字8》《螳螂捕蝉》《古诗两首》《装满昆虫的衣袋》《黄鹤楼送别》等课引起广泛关注。近几年,他还在识字和古诗教学研究方面进行研究,主持"小学低年级快速识字"课题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使3000多名儿童用两年的时间轻松  相似文献   

15.
朱成甲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李大钊研究学者。他从1978年开始从事李大钊研究,至今已经40年,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李大钊最有成就、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他的文章《李大钊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与专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李大钊传》(上),被学术界誉为李大钊研究的"三部曲"。本次访谈,回顾了朱成甲先生研究李大钊的过程,阐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反响,揭示了朱成甲先生持续、深入研究李大钊的内心动力,体现了当代学人不忘"先驱者"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近日,被收入"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的陶西平自选集《沉浸于求索之中》新鲜面市;同时,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以及《在反思中创新》也在加紧重印。这三部选集共收录了作者1986年至2012年间写就的255篇文章。陶西平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写"、"有话要说";他写得那么"实"、那么"深"、那么"杂"、那么"广",是因为他的研究与写作从不囿于个人的理论偏好与学术口味;他最兴奋、最纠结、最在意、最关注的主题,全部来源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原问题"与  相似文献   

17.
杜子春是东汉继刘歆之后又一个经学大家,在《周礼》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著作虽已散佚不传,但通过郑玄注《周礼》所引的187条"杜子春云"可以看出,他已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学术范式,并有专门的著作问世,主要体现在他对《周礼》的校勘、训诂及对其他经师观点的处理方面。他的这一套范式严谨规范,不仅推动了《周礼》学研究的发展,也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7,(1):51-55
对比于冰心的《超人》与王统照的《湖畔儿语》,鲁迅《狂人日记》和《故乡》中的"他"指称不明、难以明确断定。这个身份不明的"他"是鲁迅文学世界多义而深刻的显在标志,一条永远无法弥补的裂缝。随"他"而来的是言说与理解的哲学性难题。  相似文献   

19.
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同时代最具才华的天才演员"、"上帝送给蒂姆·波顿的礼物",拥有好莱坞最酷、最百变的张脸,面庞俊美、气质独特,却带有与生俱来的阴暗感。曾经获得过3次奥斯卡奖提名、10次金球奖提名。2008年凭借《理发师陶德》中陶德一角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1990年的《剪刀手爱德华》是他的成名作,被很多人推崇为爱情经典;从2003年开始出演《加勒比海盗》系列,"杰克船长"的角色让他在好莱坞踏入当红影星的行列。代表作品有:<加勒比海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天生爱情狂》(来自地狱》《不一样的天空》<断头谷》<太空异种》《忠奸人》《浓情巧克力》。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在  相似文献   

20.
《快乐阅读》2013,(20):76-77
顾炎武自督读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