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4,(7C):16-27
马加爵案件的发生距今已过去几个月.案件本身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它留给我们的除了震惊、惋惜、遗憾,更多的则是反思。如果马加爵能有几个好朋友,如果家长老师能早些发现他有心理问题,如果马加爵能早点悟到人生的意义……对马加爵来说,这些“如果”已经没有了意义,但对于我们,特别是对于与马加爵有同样境况的人,反思这些“如果”,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一案已经过去,但案件引发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马加爵为什么会残忍地杀害自己的同窗四人,难道仅仅是因为打牌争吵所致吗?显然没这么简单,这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是他犯罪的一个诱因而已,笔者将对马加爵犯罪动机作一下具体的心理分析,并让人们深深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了解了关于大学生马加爵犯罪一案,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为此,我感到马加爵既可恨又可悲。为了一句话竟杀了4个人,包括他自己,5条人命没了!这值得吗? 据说,是因为在一次打扑克牌中,一位同学看见马加爵作弊,就指责他,而马加爵又说自己没有作弊,就这样,对方说了一句难以入耳的话刺伤了他的心,而使他产生了杀人的念头,把他从此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相似文献   

4.
公安部公开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马加爵终于在海南三亚落网。但这起大学生杀人案给予人们的深思却远远没有结束。马加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昔日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挥起血腥的石锤?法学硕士阿成和茼子对马加爵一案从多个侧面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详尽采访,试图寻找马加爵犯罪的心路历程。本刊特别推出他们的纪实报告,欢迎读者来信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教育界对“马加爵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两个根本弊端,即未从人与人的互动对其进行考察,也缺乏从根源上对“马加爵事件”进行解析。我们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深入探讨“马加爵事件”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2004年初春,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时过两年“,马加爵”案件本应尘埃落定,但青岛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洪峰自拍电视剧《马加爵》,又引起人们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些思考。马加爵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不仅仅只有主观原因,也有大量的客观原因。被马加爵砍杀的四个同学长期看不  相似文献   

7.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终告结束。马加爵被执行死刑。一个年仅23岁的生命在即将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该为家庭为社会尽力尽责的时候,却因为不足道的事伤害了四个家庭,成了罪人,走向了刑场。在马加爵短暂的生命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学校读书,家庭影响对他固然重要,可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学校、老师、同学、社会。如果能够给他多点关爱;如果周围的人与他多些沟通,多些交流,他会怎样呢?本刊这期全文转载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崔丽对马加爵的刑前采访,马加爵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对人生的忏悔醒悟不能不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马加爵杀人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真正关注这个案件的人都知道,马加爵一共杀了四个人,被害人是他的同学邵瑞杰、杨开红、龚博、唐学李。但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却把读者给弄糊涂了。新华社记者王雷鸣、邬焕庆、王英诚撰写的《亡命天涯也枉然》一文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导言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为  相似文献   

10.
《解读马加爵》是在马加爵一案被各种媒体渲染得沸沸扬扬之后,我给学生上的一堂心理活动课。课前,我收集了网上有关马加爵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整节课的安排是以通缉令作为引入,以马加爵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附带地介绍了四名被害人的情况。本来我只是想让学生了解马加爵事件的始末,并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感想。所以在幻灯的最后,我呈现了这样几个问题:你对马加爵杀人事件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1.
“马加爵谋杀案”终以马加爵落网并被判处死刑而告终。但事情并未结束,它留给我们颇多值得思考之处:为什么一个“从小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才会沦落为杀人犯?它究竟给我们敲响了什么警钟?……  相似文献   

12.
马加爵杀人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了。从有关这一事件的陆续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马加爵从高中起就常常有一些反常的行为,到了大学更是行为怪异和性格孤僻。如果说今天的一切都是他的病态心理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在长时间以来就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帮助过他呢?没想如果当时有同学或者老师去帮助他,没有瞧不起他的语言和行为,马加爵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或许他能够成为祖国急需的人才,那四位无辜的同学也不会因此  相似文献   

13.
3月,春意盎然,然而这个春季对于云南大学的师生,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教育来说,却显得有些阴冷:虽然杀害四名同学的云大学生马加爵于15日在海南三亚落网,但这着实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轻松起来的事件。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知道如何给马加爵下个定义——作为一名高中生的马加爵应该算是在通常意义上的“优生”之列吧?但千千万万无缘  相似文献   

14.
马加爵事件发生以来,在广东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些专家、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马加爵毕竟是一个个体,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事件来否定我们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否定当今大学生这个群体,媒体也没必要过分渲染,但这一事件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些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轰动一时的云南大学化学院学生马加爵杀人案最终画上了句号。作为一桩刑事案件虽然已经终结了,但作为案件的主凶马加爵——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屠夫”,带给我们的触动却是强烈的,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马加爵事件已经一锤定音,但是在人们心中,仍然笼罩着种种困惑和疑虑,挥之不去,令人窒息。归结起来,还是那个最关键的问题:马加爵究竟为什么会杀人?  相似文献   

17.
马加爵事件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校园凶杀案已经尘埃落定。但这个案件的发生无疑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留下无尽的思考。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加爵事件的心理分析,找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建设上的一些缺陷,并提出改进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参考性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8,(23)
由头与反思: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四名男大学生,被发现残死在同一宿舍内,其凶手就是作为他们同学的马加爵。马加爵潜逃后被抓,并被执行死刑。五个年轻的生命,五位大学生的青春,就这样结束了。马加爵事件,除给五个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和损失外,也给教育标树起警示。观察与点评:马加爵,出身贫寒家庭,父母含辛茹苦供养他考入大学。被害的四名同学也大多出身农村家庭。就是这个平时老师同学都认为与他们关系不错的马加爵,因为一些生活小事,以残忍的手段结束了同学的性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前途。在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做人对教育远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公安部A级通缉犯—云南大学杀人案凶手马加爵落网后,对于为何杀害4名同学,马加爵回答得很简单:“就是打牌有了摩擦,他们都骂我,说我作弊,我一时冲动就杀了他们。”他说,因为家里穷,那几个同学都瞧不起他,平时总欺负他。马加爵特别提到一名被他杀害的同学:“我平时待邵瑞杰那么好,可他也那样对我,我就杀了他。”至于那几位同学平时与他有怎样的矛盾,马加爵并未详说,但他表示,自己杀人之后就后悔了,越来越后悔。马加爵坦言自己喜欢玩弄刀具,因为玩弄刀具的感觉很刺激。他说自己也喜欢看武打录像,因为武打片也很刺激。而对于以往媒体对于他喜…  相似文献   

20.
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同学们对马加爵杀害同学的行为非常气愤,他们说,马加爵不仅剥夺了同学的生命,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是他们学会做人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