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演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开展演讲活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锻炼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培养现代人必备的交际能力方式之一. 一、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 "立文之道,唯字与义."演讲也同样如此,抓住了与入题、破题、点题相关的"字与义",也就抓住了解题的"牛鼻子",从而取得理想的演讲效果.  相似文献   

2.
今年18岁的杰里米.米尼埃家住美国艾奥瓦州的阿雷戴尔镇,在汉普顿.杜蒙中学读书,他的父母都是极为普通的镇上小商人。杰里米是一位特别有正义感且特别热心的青少年,在这个只有73个常住人口的小镇,他可谓名望颇高。14岁时,他发现镇政府的公费开支公示单上有150美元去向不明,就跑到镇中心的公园里发表演讲,指责镇长"借服务之名为自己谋取私利",否则不可能会在公费支出公示单上"有所遮掩"。他还在演讲中警告镇长"越隐瞒就越说明有问题",结果导致镇长被艾奥瓦州法院请去"喝咖啡",并查明他在一次绿化工程中,曾把150美元用来请几个工人吃饭。这种额外的消费被州政府认定有拉票之  相似文献   

3.
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的老师非常善于赞美,"真棒"、"棒极了"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一节课下来,光"家"就封了几十个,什么"小作家"、"小演讲家"、"小科学家",等等.如此频繁地、廉价地赞美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演讲还没讲完,他变得不耐烦了,只想捐一点钱.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有一篇文章,是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题目说的是记一次"演讲",实则是记叙了梁任公即梁启超先生的一次给清华学校学生上课时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文章给我们呈现的梁启超不是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一个"风神潇洒"、个性十足的学者、老师。梁启超的这堂课,让当时在座听课的梁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通",一个是"巧"."通"是从内容方面来看的,表现为"三通":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诗理;"巧"是从表达方面来说的,表现为"三巧",即比较之巧,比喻之巧和结构之巧. 钱先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对美国人演讲的《谈中国诗》真正做到了居高临远举重若轻.这篇演讲引用的国外资料之多令人赞叹,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印度等,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引用的中国资料是从古到今,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书讯     
正《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著作,生前没有出版。原标题下有一个副题"6篇公开演讲",实际上只写了5篇,1872年1月至3月,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做了这5次公开演讲。在做演讲期间,他在一封信中表示对演讲的效果特别满意,大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专注,并宣布"这将是我的第二本书",可见原来是有出版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正林语堂(1895—1976),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又被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被演讲"趣闻幽默大师林语堂对演讲特别重视。他喜欢演讲,但反对令人措手不及的临时演讲。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这种事。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后,校长临时请他对学生讲几句话。林语堂十分为难,即景生情,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话,  相似文献   

8.
《教育艺术》2002,(12):10-11
赵忠祥"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一个名字--李燕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李燕杰的演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万人空巷.他演讲的现场从来没有人退场,更多的人则守着收音机一遍一遍收听……这个情况当时被称为"李燕杰现象".  相似文献   

9.
回首"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回首高考,它就像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梦,很真实,也很虚幻.有时我会问自己,我们真的走过一段被妖魔化的高三了吗?记得刚进高三时,我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同学面前做了一次演讲.当时,我对高三充满了期待、不安和莫名的兴奋.我在演讲中说:"也许你们会问我,高三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不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演讲     
正2月23日晴人生的第一次总是令人新奇而难忘。每一个第一次就是我们成长足迹中的里程碑。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装点了单调的夜空。一个个"第一次",总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给我启示最大的还是第一次演讲。那是上一个星期的事情,我校举行了"我的梦·方山梦·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在比赛之前,我用了好几天的时间背诵演讲稿,基本上已经胸有成竹了。但在比赛开始时,我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演讲动起来?本文试着从两大方面来阐述.一是怎么样才是好的"讲",一是如何让"演"的作用发挥得恰如其分.只有做到这二者的统一,才是一次成功的演讲.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次,胡适被邀到一所女子中学演讲。讲着讲着,胡适突发奇论:"各位同学,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做一个饭桶,那么我们中国就有希望了……"此言一出,会场一片寂静,学生们都瞪大了双眼,露出惊疑的神色。胡适端起放在讲台上的茶杯,慢慢地呷了口茶水,然后继续开讲:"此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9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一高二学生,悄悄换下老师"把关"后的讲稿,在国旗下"偷换概念"地做了一次不满于当前教育制度和家长管教的演讲,搅动着每一个人的眼睛,触及了关心教育的人的心灵。姑且不论这名学生是如何的"冒天下之大不韪",静静想去,我们是否可以从中细切反思一下事件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而思考如何调整与发展,如此,或可于情可谅,于事有补。  相似文献   

14.
宣妍  甘代军  龙艺 《贵州教育》2021,(21):27-29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其中明确提到了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以教育扶贫",其中"教育"是指发展中的教育,"贫"是指贫困者,这是一个以贫困者和贫困现象为对象,以发展中的教育为手段,以提高贫困者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目标,以贫困者脱贫为旨归的动态过程.所谓教育伦理,其内涵就是"一种关涉人之成长的伦理",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在整个传道授业的过程中.笔者以贵州省为例从伦理角度讨论教育扶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最爱自然,以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之物皆可为友,而自然之物皆可与君子比德。这种"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心灵,也使我们的民族美学充满了天地人的交感共振,以及令人心旌摇荡的云情雨意、花香鸟语。于是,耐寒傲霜的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竹、梅、兰、菊,又被美其名曰"花中四君子"。  相似文献   

16.
一、摒弃对自身的非人性行为 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学校举办了一次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演讲的内容没有限制.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她演讲的内容是歌颂一些教师的先进事迹的.  相似文献   

17.
张晓芳 《现代语文》2006,(2):123-12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口语表达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演讲.而对这一事物的称谓却含混不清,有人称它为"演讲",有人则称它为"讲演".那么,到底是该用"演讲"还是"讲演"呢?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这片生己育己的土地。可爱国之心也应伴着理智而发。近期电视新闻一改平日领导很忙的常态,频频出现外交部记者招待会,这倒让我们不禁调侃新闻发言人才是最辛苦、出镜率最高的职业。的确,2012对于中国是一个多事之年,菲律宾公然挑起黄岩岛事件,美国则幕后观势、蠢蠢欲动;甚至一直维系着睦邻友好关系的朝鲜也无故扣押中国渔船。台上自然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殊不知群众却被外交部一次又一次的"冷静而克制"  相似文献   

19.
Ivy 《新高考》2015,(1):12-17
对美国总统来说,演讲是一门必修课。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之后,他们就要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争取选民的支持,大选前夕,还要在电视上进行公开辩论。因此,对候选人来说,大选也可算是一场"口舌之争"。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自2008年初次当选以来,就以其超凡的演讲魅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英语学习者都将他的演讲稿作为学习素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在美国中小学开学日发表的一个关于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的节选。  相似文献   

20.
日前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安渊老师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感触良多.许多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常常会忽略梁任公先生演讲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分析先生的形象性格特点上;安老师则另辟蹊径,抓住文中"情感"二字,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品味情感、品味情感的传承,并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体会韵文之情、讲者之情、听者之情、记者(记任公演讲之人)之情等四种情感的生成,并把握它们之间的生成关系.这样处理也与本"单元提示"中"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相契合.因此,安老师的课例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也有些不足之处,可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范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