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56个民族,有54种语言,分属世界十大语系中的五个语系。一、汉藏语系。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它由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的语言组成。属汉藏语系的民族有32个,占全国民族总数的57.1%。二、阿尔泰语系。是我国的第二大语系,包括突厥、蒙古、通古斯满三个语族。属这个语系的民族有17个,占全国民族总数的30.4%。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前景化理论为框架,从变异和平行的角度,对100则电视广告的语言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运用语域理论对本文所总结的电视广告语言前景化的特点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程环 《新闻世界》2010,(5):211-212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始终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试借助顺应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作为语用策略、交际策略的运用可行性及效用,旨在提出其积极作用,希望对大学英语教学及改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不仅关系到外国友人在中国的吃穿住用行,还关系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本文试述公示语的应用功能、公示语的特点和语言风格,列举了公示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或不规范现象,分析了公示语翻译错误的原因,同时提出公示语翻译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现有的13个主体民族中,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尤以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占多数。新疆电视台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新闻媒体,在汉语卫星频道(XJTV-1)、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2)、哈萨克语新闻  相似文献   

6.
赵卉 《大观周刊》2011,(33):30-30,12
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在二话习得重的地位展开论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回顾了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等相关理论对语言迁移的影响。详细论述了语言迁移的发展阶段和经历的阶段,并展示了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鉴于理论分析,从而引起对语言迁移现象的反思。通过数据分析,从词汇、形态、句法和语篇方面,分析了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不断渗入到汉语词汇中.外来词也称借词,即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外来词的出现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因一语言系统中缺乏指称相应事物、现象的符号或因一方语言特别强大而不得不借用对方语言中的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新闻传媒由于其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对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普遍传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模因理论对汉语新闻传媒中的英语外来词进行探究和解释,以期对此现象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从新的视角对其做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9.
吴德洪 《大观周刊》2013,(2):229-229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通常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两种语言相互干扰,即双语互扰的问题。受双语互扰影响,教师的话语,无论是英语的,还是汉语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语言规则强,出现语言偏误。教师的语言偏误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双语素养”一概念,并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体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问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语素养和汉语素养各自所应包含的内容,并在语言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又拟定出中学英语教师双语素养标准,希望对中学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当下大众的语言应用中出现了不少时尚汉语现象。它们有的属于语言潮流,有的属于语言事实;作为规范汉语的时代变异,有其历史合理性。编辑工作中会遇到不少类型的时尚汉语问题,要依据具体语域来判断它们是正常现象还是病态现象。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语两解,指的是一句话或一组词既能这样解释,又能那样解释,一语而包含两种不同的意义。关于这个问题,李渝同志已经在《要力避歧义》一文(见《新闻战线》1983年第4期)中谈过。这里,我想再作一些补充。一语两解在汉语里是不乏其例的。一般地说,这种现象对于准确表达并没有什么妨碍。因为语句经常是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人们往往能够借助上下文辨别讲话人或笔者所要表达的是哪一种意义,或者从词语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出哪种理解是正确的。不过,有时候虽有上下文还是无法辨别究竟讲话人或笔者用的是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业通道,也是世界占代文明的交织荟萃之地,更是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和多种文化相互接触和影响的一个特殊地区。这些特点决定了新疆的新闻传播媒介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鄂伦春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通古斯——满语族北语支(满族和赫哲族属于南语支),目前他们主要生活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和内蒙古北部大兴安岭山区。根据黑龙江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黑龙江省鄂伦春现有人口为3588人。鄂伦春历史非常悠久,隋唐时期可能属于室韦人的一支(室韦人包括操蒙古语族和满语族的各个部落),  相似文献   

14.
王娟 《大观周刊》2012,(45):47-47,64
“四字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是汉语语言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鲜明体现,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四字语”问题不容小觑。本文试从“四字语”的英译、教学现状、文化几个方面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四字语”问题的良好解决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标示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牌,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示语翻译错误,贻笑大方,特别是一些代表国家形象的场所。本文从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分析这些翻译错误及不得体的地方,并对标示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法和修辞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讲求的是语言科学和语言艺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像报纸新闻一样,讲求语法和修辞规律,并以艺术和修辞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借代、对比、排比等修辞格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语言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报道效果。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艺术和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增色不少,加大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本文通过对《难圆绿色梦》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拟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电视语言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电视语法学和电视修辞学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向衡 《兰台内外》2014,(2):20-20
正所谓"东突",即"东突厥斯坦"的简称。这个名词的来源,是6—8世纪活跃在亚洲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代民族——"突厥"。其初属柔然,6世纪中叶并铁勒部、灭柔然,建突厥汗国。6世纪末,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至8世纪回鹘政权灭后突厥汗国,作为古代民族的"突厥"随即退出历史舞台,不复存在。突厥只是个语言学概念"突厥"虽已消失,但把它的名字留给了亚洲北部草原上那些语言与突厥部众大体接近的其他民族。草原南方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把这些游牧人统统说成"突厥人"。直到今天,突厥依然是个语言学概念,用来表述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  相似文献   

18.
王丽霞 《大观周刊》2013,(12):290-290
一、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特点 (一)科学性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七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科学性的语言表述也是必须有的。首先体现在能够准确地表述课本中概念和生物学规律能,其次能用语苦客观正确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现象。语言的准确性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生物学教师,只是简单的掌握课本知识足不够的,面列新时期的学生,生物课教师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规律,还应进一步把握其本质内容,通过准确的语占把事物现象及本质描述出来。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6日,一项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09"活动中,"被"字被网民票选为"2009年度汉语第一字".这里所说的"被"脱离了我们平常的词语运用,反映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被"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辞书》,18万字,军事经济学院陈高春教授著,长城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本书系作者20年来从事语言研究的论文集,收有《中国语文学及其沿革》等10余篇专论。仲国语文学及其沿革》,不仅科学地界定了中国语文学的概念、性质和范畴,而已准确地勾勒出中国语文学发展的历史,并把语文学分为四个时期:启蒙期。盛行期、中衰期、复兴期,既全面周详又抓住了各期要点,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整个结构源流连贯,脉络分明。淑语上白音研究概述》,就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历史和方法、汉语上古音研究的成绩、汉语上古音的构拟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