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食的反思     
开学有两周了,一唯几乎没有在幼儿园吃过饭菜,每次看到餐桌上的饭莱不是说“我不饿”,就是说“我不想吃”,有时甚至吃一口吐两口。为了能让她把饭吃进去,我们几位老师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想方设法耐心地劝导她,甚至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但是,尽管我们给予了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2.
幼儿进餐环节往往是教师最头疼的时候。有的孩子把饭含在嘴里不肯咽下去,有的孩子任凭怎么劝就是不张口,有的孩子刚吃了一点就说吃不下。尤其是随班的散居儿童,他们的进餐情况更令人担忧。今天,有个随班的小弟弟和我们班孩子共同进餐。吃饭前,我告诉他,如果能自己吃,而且吃得干净,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可他却对五角星一点也不在乎,东看看西瞧瞧,就是不吃。我只好喂他,可他只吃了一点,就转来转去,不肯再吃,我好话说了半天也没用。后来,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我们来玩钻山洞的游戏吧。”他点点头。我把一口饭当作火车“呜呜”地开进了…  相似文献   

3.
侄女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我嫂嫂来接她的,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脸色好多了,也似乎胖了些。未等我嫂嫂开口,孩子便抢着告诉她妈:“我吃饭好。”“那么回家还好好吃饭吗?”小家伙狡黠地眨着双眼,并不回答,却把目光投向我们。“也不知怎么搞的,孩子就是喜欢吃‘隔锅饭’。”我嫂嫂感慨地说道。至于“隔锅饭”为什么香,她就  相似文献   

4.
看我这一招     
我家儿子在幼儿园吃饭经常是最后几名,弄得老师很头痛。在家更糟,连饭都不想吃,每次姐姐叫他:“郭靖,收玩具,洗手吃饭。”他一听就哭:“我不要吃饭,我要玩玩具!”然后,大家又哄又骗,软硬兼施。才把他带到饭桌边,半口眼泪半口饭地吃。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不给饭他吃呢。每餐  相似文献   

5.
情景一:进餐(在园)棋棋用力地握着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往嘴里扒饭。一不小心把饭粒掉在了桌上,她又很仔细地都捡了起来,还时不时地督促同桌的小朋友认真进餐。不一会儿,棋棋就把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了。(在家)“棋棋,快来吃一口饭!”奶奶端着一碗饭菜到处追棋棋却若无其事地边跑边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做的有些事情着实令人费解,可能是生活时代的差异吧。就拿儿子最近的吃饭来说,每次去餐馆吃饭,他总至少要两份饭菜,即便是我们这些“陪吃人员”吃得饱饱的他也不会放过,还得装模作样地吃上几口。我们将这一份多余的饭菜戏称“看饭”。为什么孩子自个儿吃饭的同时还要点一份“看饭”呢?这多浪费啊!可在孩子的眼里,这份“看饭”是对他“面子”的一种维护。  相似文献   

7.
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进餐不定时、不定量;有的孩子零食、甜食、冷饮吃得过多,感到吃不吃饭无所谓;有的孩子喜欢一口汤一口饭,由汤送饭,既影响饭量也影响食欲。不良的进餐气氛:有的家长一到进餐的时候,就开始训孩子,使孩子见到吃饭就精神紧张,从而胃口下降。不良的进餐方式: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边吃边看图书或电视,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影响食欲。家长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当  相似文献   

8.
看我这一招     
我家儿了在幼儿园吃饭经常是最后几名,弄得老师很头痛。在家更糟,连饭都不想吃,每次姐姐叫他:“郭靖,收玩具,洗手吃饭。”他一听就器:“我个要吃饭,我要玩玩具!”然后,大家又哄骗,软硬兼施,才把他带到饭桌边,半口眼泪半口饭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享受吃饭的感觉,而不是把吃饭当成吃药那样痛苦。孩子吃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件快乐的事。说起喂养,很多家长觉得就是给孩子每天做很多顿饭,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或者吃的东西越贵越好。很多父母还特别希望我们医生能给一个特别精确的指导,比如多大的孩子应该吃几次饭,每次吃多少种类,每个种类吃多少……我总是在跟家长说: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  相似文献   

10.
爸爸自己胖胖的,吵着要减肥,饭桌上却总是让我多吃点这个、多吃点那个,弄得我长大以后要和他一起减肥。(赵文和)每次爸爸做完饭,我的胃口就跑走了。(邓洁婕)我希望可以在脑门子上种一棵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不用吃饭也有营养啦!(徐虎)大人喝酒,小孩子喝汤哦。(朱聘玮)爸爸胃口很大,每顿饭都大吃一“斤(惊)”。(郭品超)每次电视里播儿童节目,妈妈就说:“开饭了!”这就像每次玩得正起劲时,老师就让我们午睡一样。(马惠麟)小时候,我爱吃糖葫芦,爱吃巧克力,偏偏就不爱吃饭,每次父母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才能劝下我一口饭,现在想想,觉得自己那…  相似文献   

11.
吃冷饭的娘     
<正>饭菜上桌,儿子问:"妈,您怎么不吃?"我回答说等饭晾凉。当了娘后,我渐渐习惯了吃冷饭。孩子小的时候不能独自进食,需要喂养,等一口口喂饱孩子,饭就凉了。尤其是冬天,需要就着热水吃。我的胃曾一度抵不过日复一日地吃冷饭而罢工。母亲都是吃冷饭的。尤其是那些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母亲,不单单是喂养孩子的年月,其它时间也习惯性地这样做。我的童年餐桌,娘总是缺席者。她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炕桌,催促我们趁热吃,自己却在灶旁刷锅,给圈里的猪搅拌饲料。我们小猪一样吃  相似文献   

12.
十、让孩子吃好 每一位当母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口大口地好好吃饭,长得结结实实的。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让那张小嘴巴乖乖地动起来还真困难。这不,我的女儿在未满周岁时,吃饭就开始捣乱了。喂饭时,她手拿勺子到处“侵犯”,还把饭菜往我们嘴里塞,不仅她自己吃不  相似文献   

13.
“老师,我吃饭得就水”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保育员,我们在照顾孩子进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挑食、边吃边玩,甚至有的孩子还不会吃饭。  相似文献   

14.
我女儿其他方面都还可以,就是做事磨蹭。为此,我把“竞争”引入了女儿的生活。一天吃饭时,我说:“今天我们三人比赛,看谁最先吃完得第一。”在我和先生的“谦让”下女儿得了第一,她很高兴。以后吃饭比赛时,为了让女儿高兴,每次都让她得第一,女儿吃饭的速度果然比以前快了许多。见这一招管用,我们又把“竞争”引入了女儿的洗脸、刷牙、穿衣中,女儿自然都是第一名。 好景不长。一天,我急着去上班,女儿却抱着我的腿大哭不放。原来,我一着急吃得太快抢了她的第一。后来我发现,只要她得不到第一就会大闹一场。听到我表扬其他孩子,她也会很生气,专挑别人的不是。  相似文献   

15.
说起吃饭,许多妈妈不禁皱起了眉头:软硬兼施的办法几乎都用尽了,宝宝却总是对吃饭提不起兴趣,不仅弄得妈妈经常吃冷饭,还会影响到饭桌上每个人的食欲。我们今天的话题便是: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父母要让宝宝主动去吃饭场景一:彬彬的妈妈捧着饭碗,站在饭桌旁边。彬彬却沿着房间里有扶手的地方到处乱转——一到吃饭时间,他就要开始到处活动了。妈妈好不容易才把一勺饭喂进他嘴里,但电视里的动画片又吸引了彬彬的注意,他嘴里含着饭站在那儿不动了……场景二“:盈盈,乖,再吃一口。”妈妈“苦口婆心”地哄着拼命摇头的盈盈,“只要你乖乖地吃下这碗…  相似文献   

16.
家长的话 小小入园一年半了。每次问起小小在因的表现情况,老师总是说其他方面都不错,唯独吃饭不好。 小小是早产儿,小时候曾随外公外婆生活,饮食习惯一直不太好。小小吃饭真是让我们伤透了脑筋。每次做饭我们都颇费心机,经常变换花样不说,有时甚至是她点什么饭菜,我们就做什么饭莱端上桌,她兴致好时就吃几口,兴致不好时连看部不看一眼。每次盛饭她都直嚷嚷,叫少盛点。我们也曾想到过孩子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就带她到医院去检查,愣是什么毛病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吃饭没有固定的地方。有的是端着小饭碗东奔西走,边吃边跑;有的孩子厌食,家长端着饭碗左哄右劝地喂,一顿饭吃个把小时。定位进餐能够改变孩子吃饭“漫不经心”的坏习惯,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进食时情绪稳定,专心致志地进食。一般来说,从孩子7个月起即可开始进行训练,让其坐在童车里喝牛奶、吃水果。刚开始训练时,如果孩子不肯坐在童车里,妈妈可以假装不给他吃,  相似文献   

18.
讨论的话题:3岁的伊伊是小班的孩子。一天,老师去家访,看见她正坐在妈妈的怀里,奶奶端着一碗面条在一口一口地喂她。伊伊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在家一口饭都不肯自己吃,非得大人喂,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啊!”老师听了心里很纳闷,伊伊在幼儿园里吃饭非常好,还是小朋友的榜样呢,怎么在家吃饭是这个样子呢?如果您是家长或老师,您会怎么做呢? (江苏赵凤娟)  相似文献   

19.
周末,我与几个要好的同事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去放风筝。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破坏了我的兴致: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儿子不时地跳下座椅,在餐厅里乱跑乱叫,好不容易让他坐下来,可刚吃了几口饭,他又奏起了“交响乐”,把餐具敲得叮当乱响。儿子的行  相似文献   

20.
我吃饭时,爷爷说“:你的下巴穿了个大洞。”可不是吗?我扒(pá)拉一口饭,就掉下几粒。饭粒一掉下去,小鸡们立刻抢着去啄(zhuó),吃得津津有味,一粒不剩。就这样,我的饭一半吃进肚子,一半喂了小鸡。爷爷说:“小鸡比你强!”不行,我要做个棒孩子。后来,我就特认真地吃饭,做到了“颗粒归()uī)嘴”。小鸡们等了半天,仰得脖子都累了,却只能“望饭止饥(jī)”。于是,它们只好说“:你不喂我们,我们只好去捉虫子吃了。”我的下巴穿了个“大洞”!511600$广东省佛冈第三小学一年级@周嘉灵 !511600$广东省佛冈第三小学@朱烟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