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短语动词的形态结构、语义组合入手,进行分类分析,从而透视短语动词的语法语义特征。找出其内在语义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3.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广义"被"字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被"字短语的句法功能出发,分析了由"被"字短语构成的几种"被"字结构的句法分布和语义特点,分别描述了"被"字短语及由"被"字短语构成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的"字结构语法特点,探讨了"被"字引进的动词不出现在谓语部分这种广义"被"字句式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红梅 《孩子天地》2016,(5):285-286
本文通过对部分四字格作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考察具有熟语性的四字格短语常见的组合搭配形式,重点探讨"N+V"式和"V+N"式中"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及音节制约关系,从而为四字格熟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1616个宾语为"一+量词+名词"的"把"字句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从语用、语义、语法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把+一+量+名词"句式从语用角度来看,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行为和某一原理进行描写和叙述. "一+量+名词"作为宾语主要出现在表示位移的"把+宾语+动词+介词短语"和"把+宾语+动词+趋向补语"的句式中."一+量+名词"作为"把"字宾语,当名词与所指对象具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或所指对象就存在于交际双方所处的环境之中、受话人可以看到或识别出来时,这一格式为"定指";当"一+量+名词"仅仅虚指该成分所代表的事物,这个事物是否存在于特定语境中,发话人也不清楚时,这一格式为"不定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英汉“V+NP”结构中论元成分的语义和语用差异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汉语NP在“V+NP”中不一定是受事标记.并说明这种结构可能对中国学生正确掌握英语动词短语搭配造成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动词"类重叠"是"动词+同形借用量词"短语,是由"动词+一+同形借用量词"短语省略成的。以往学术界将动词"类重叠"与动词重叠相混淆,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归纳动词"类重叠"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不能合理地解释动词"类重叠"形成的机制,因而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词短语“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表示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给我”动词短语。“给我”动词短语句无论在句法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正确使用介词短语“给我”,有必要对其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和语用类型作分析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元明时期,连词"而"在口语中的用量已大为减少。《水浒传》中共出现364例,其中338例为单音词且全部用作连词,26例与其他词粘合成复音词或固定短语。语法层面上,"而"主要连接动词、动词性短语或介词短语,"而"字结构以四字式为主,具有简洁明快的特征;语义层面上,"而"配合文义,多表示修饰关系和顺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NP"是一个特殊的短语,"NP"是指名词或名词短语。这一短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但它的结构不符合传统的语法规则。本文主要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分析该短语,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程度副词+NP"是一个构式,它有自己独立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并对进入这一构式的名词进行压制,认知转喻是其内在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很”可与“有”字短语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偏正式动词性短语。它是一种常见的含有模糊数量义(或隐或显)的句式,分为若干小类。它们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语法分布的角度,通过对能进入"看(瞧)+把+NP+V+得(的)"句式的动词类型进行分析,进一步从语言的具体使用方面探讨动词类型对整个句式语义方面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略谈了虚化的助词"看"或"瞧"对该句式语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A+倒+B,转折词+C"结构的各个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多是体词性的,"倒"字后面常常带有"是""也""还(是)""并"等附加成分.转折词以"可(是)""只是""就是"为主.然后分析了该结构的"简单式",提出这种格式主要用于口语表达.接着从语义语用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指出该结构前后分句对比的语义重点在于成分B.此外,语气、语体和语言内容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句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古文观止》宋文中"不"字句出现频率较高,"不"字句有三种句式,即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在陈述句中,"不"可放在名词、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助动词之前。在感叹句中,可分为四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V+而+不+ADJ",第二类为"主语+不可+VP+矣",第三类为"可不+ADJ+感叹词(哉或乎)",第四类为"不+者字短语"。在疑问句中,可分为三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不+谓语中心",第二类为"不+动词",第三类为"不有""不为""不容"。"不"既可以否定整个命题,也可以否定某些成分。在否定整个命题时,可分为三类:整体为动词性结构;整体为名词性短语;整体为介宾短语。在否定部分成分时,语义可指向主语、谓语中心词,也可指向整个谓语部分、谓语部分的补语、谓语部分的时间状语。总体上来说,"不"字句的语法功能在宋代已相对成熟。  相似文献   

17.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揭示了其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8.
学界以往的先行研究大多只提及动词完成体"动词+完"或"动词+光"在语法上的某些限制条件,尚未注意到"动词+完"和"动词+光"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点。文章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动词的不同种类入手,分两个层面,分析了二者的异同和原因。首先,分析了"动词+完"和"动词+光"在语义上的异同及其导致此种异同出现的原因;其次,从不同种类动词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动词+完"和"动词+光"产生异同的制约因素。总之,"动词+完"和"动词+光"作为动词的完成体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终止,二者在语义和语用上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学界尤其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语言学界历来看法不同,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简要论述主谓短语的功能分类问题,探讨了其个性特征,判定这种短语的功能是谓词性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四字格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呈现了结构不一、语义凝固性不强、言简意赅的语法特征,这些"与时俱进"的四字短语我们称之为新四字格.新四字格在公文中使用广泛灵活,固定性不强,但衍生能力很强,表现出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